毕设之--Hlang社区(总览场记)

前言

okey,终于通过这几天的状态调整,我终于从考研状态切换为了开发状态。是的再次重申,哥们不考研了。这个问题的话其实也确实思考纠结了好久,其实主要问题就一个,到底要不要去考研,花三年的时间去笃一个不确定的未来是否值得。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我报考的学校只是一个普通本科,虽然这个学校计算机也不错,但是实际情况是出来之后和本科出来的差距可能没有那么大,并且出来之后已经是三年后了,未来是如何变化的谁也说不清楚。并且实际上,在学校实验室呆的这几年,虽然说没有取得太大的成就,但是最起码,一个普通学校在读研期间将会遇到什么我是很清楚的,学历的提升根本无法带来我技术上的提升。学校里面的某些事情,多多少少自己也看清楚了。研究生的滤镜在我面前基本上是没有了。并且发现一个残酷的事实,那就是基本上我是很难成为一个算法工程师的。这也是我自己最近投简历意识到的,我可以做算法相关,但是很难与我当初考研前想得那样。尽管因为考研,这个学期我错过了很多机会,也投入和很多精力,并且我也有一定的把握去取得一个对得起自己的成绩。但是这一切都是徒劳的,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即使止损,在这里我也想对可能情况和我类似的兄弟说一些话。 先假设,你不是单单为了一纸文凭的情况下,并且你还有一年左右的时间抉择,想要继续干计算机

  1. 如果你有把握冲985,211,其他强一流(深大,杭电)那么你可以坚持自我
  2. 如果你只是为了延迟毕业的话,那么实话是考研更费劲,可能刷个数学的时间,Java基本的技术栈都走完了,当然现在建议如果可以,转golang。
  3. 搞清楚,考研的目的还是为了混口饭吃,如果在备战期间,有不错的offer,建议去。
  4. 不管你是不是考研,如果你有能力,尤其是针对考研党,那么建议你TM别浪费秋招的机会,也许你会立马跳转到我说的第三条。

我本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项目背景

okey,那么废话不多说,我们再来看看我们的一个项目背景。首先,这不是一个普通的社区项目,如果是的话,那我估计你可以看看我其他的文章,你应该能明白我是一个会整活的博主。如果只是一个普通的社区项目的话,那只会在我刚学习的阶段去写

那么这里我直接说,这个社区项目有什么东西:

不同点

  1. 基于Python编写的支持中英文关键字的动态语言-Hlang,这也是为什么这个玩意叫Hlang社区 确实,这个项目还是暑假写的。
  2. 一个简易的任务执行框架:
  3. 一个基于Java的,核心算法采用协同过滤的,推荐算法框架(准备写)。由于在上次吃过一次亏,所以这次打算直接使用Java编写,不再使用Python承担算法相关的开发。未来可能会基于gpt,再上线先前在去年就搞过的网页对话助手。不过这次就算了,等我上班有钱钱搞服务器再说。

特色功能

之后我们回到社区本身,刚刚聊的是技术和非社区功能的东西。那么现在我们来看看到这个社区有什么不同。首先网页助手,这个先砍掉,我们还是来看到正常的。

首先,看到首页,这个还是很正常的:

重点看到,博文这里:

这里主要有两个特殊功能:

  1. fork功能与查看版本,这玩意是干嘛的呢,就是你看了一篇好的文章,发现有什么美中不足的,可以去fork,然后呢,你可以看到你fork的文章,然后直接对文章进行修改。那么在哪里呢? 你可以在你的创作中心看到文章,然后编辑: 也可以,直接在你的个人主页看到: 然后,那么我编辑了之后呢?这个时候,你可以在文章的详情页面当中的,版本当中看到你的修改: 然后呢,你可以点进去看看,这些修改后的版本,是的也可以看到别人的修改。之后的话,你可以点击进去看这些不同的版本,然后去投票。之后票数最高的版本就会成为,文章的默认版本,也就是说,你一进去,那么你看到的就是这个版本。之后的话,在这里可以看到是那个小天才写的版本:
  2. 之后的话就是,这个实时弹幕了,准确的来说是在线聊天室。虽然我们文章一般都有评论区,但是相对来说还是太无聊了,所以这里再加个实时聊天区域。你可以直到,当前真正卷的兄弟有哪些了。这样的好处是啥呢。把实时消息和非实时消息分开。评论区是非实时消息,这里的弹幕是实时消息,互动性更强,当然这里不支持表情哈。没办法,就我一个全干,太难了。

当前进度

首先,这个项目必然是开源的,只不过呢,要等我后面答辩完毕再说。然后当前的话,也确实因为考研浪费了不少时间。这里抽自己几巴掌,所以请兄弟们,一定要好好想清楚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要盲目考研,不然就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 所以的话,当前的进度就是,刚刚写完用户前端,Hlang这个小语言在暑假写好了,小框架也是。至于推荐算法,Python版本的早就写好了,几百行代码轻松搞定(核心)。那么Java的话,我只要重新封装,修改,扩展就好了。恢复记忆这件事对我来说还是非常容易的。然后就是后端服务的搭建,这个的话还是直接用若依Cloud快速搭建一个吧,这么快怎么来。

总结

那么同样的,这边要恢复技术文章更新了,哥们要回来了!

相关推荐
间彧27 分钟前
Kubernetes的Pod与Docker Compose中的服务在概念上有何异同?
后端
间彧30 分钟前
从开发到生产,如何将Docker Compose项目平滑迁移到Kubernetes?
后端
间彧36 分钟前
如何结合CI/CD流水线自动选择正确的Docker Compose配置?
后端
间彧37 分钟前
在多环境(开发、测试、生产)下,如何管理不同的Docker Compose配置?
后端
间彧38 分钟前
如何为Docker Compose中的服务配置健康检查,确保服务真正可用?
后端
间彧42 分钟前
Docker Compose和Kubernetes在编排服务时有哪些核心区别?
后端
间彧1 小时前
如何在实际项目中集成Arthas Tunnel Server实现Kubernetes集群的远程诊断?
后端
brzhang1 小时前
读懂 MiniMax Agent 的设计逻辑,然后我复刻了一个MiniMax Agent
前端·后端·架构
草明2 小时前
Go 的 IO 多路复用
开发语言·后端·golang
蓝-萧2 小时前
Plugin ‘mysql_native_password‘ is not loaded`
java·后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