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sorflow入门 自定义层

前面讲了自定义损失函数,自定义正则化,自定义评价函数。现在来讲自定义层,其实都差不多,继承重要的组件就可以了。自定义层就是基层keras.layers.Layer

python 复制代码
class MyLayer(keras.layers.Layer):
    def __init__(self, units, activation = None, **kwargs):
        super().__init__(**kwargs)
        self.units = units
        self.activation = keras.activations.get(activation)
        
    def build(self, batch_input_shape):
        self.kernel = self.add_weight(name = 'kernel', shape = [batch_input_shape[-1], self.units], initializer='glorot_normal')
        self.bais = self.add_weight(name = 'bias', shape = self.units, initializer='zeros')
        super().build(batch_input_shape)
        
    def call(self, x):
        return self.activation(X @ self.kernel + self.bias)
        
    def compute_output_shape(self, batch_input_shape):
        return tf.TensorShape(batch_input_shape.as_list()[:-1] + [self.units])
    
    def get_config(self):
        base_config = super().get_config()
        return {**base_config, 'units':self.units, 'activation': keras.activations.serialize(self.activation)}

还是老样子,继承keras已有的组件layers,然后实现几个必要的函数。

(1).构造函数将所有超参数用作参数,kwargs负责把所有的默认参数传递给父类,比如input_shape,trainable,name.

(2).build方法的作用是通过为每个权重调用add_weight()方法来创建层的变量,keras会自动推测输入的维度,也即是batch_input_shape

(3).call方法是每次计算矩阵相乘的时候,被自动调用的方法。

(4).compute_output_shape返回输出的维度,这个函数可有可无,keras会自动推断出输出的维度

(5).get_config是必须的,初始化父类的权重,以及自己的某些参数,当然不仅仅是unit和激活函数,值得注意的是,这里使用了keras.activation.serialize方法保存激活函数的完整配置。

上面创建的层可以直接拿来使用。比如dense = MyLayer(100,'relu')(input)

创建自定义的层也很灵活,可以多输入多输出,只不过需要再call返回的时候,分开返回,比如三个输入,两个输出的自定义层。

class MyLayer(keras.layers,Layer):

def call(self, X):

x1, x2, x3 = X

return [x1+x2, x2+x3]

这里只是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如果再自定义层中需要加入一些操作,比如正则化,也需要再call函数中实现。

相关推荐
新智元7 分钟前
刚刚,GPT-5 Pro 自证全新数学定理!OpenAI 总裁直呼颠覆,大佬们集体转发
人工智能·openai
新智元13 分钟前
28 岁华人执掌 1.85 万亿科技巨头 AI 大权!一觉醒来,图灵奖得主也要向他汇报
人工智能·openai
二闹13 分钟前
Python打印值的两种写法,到底有啥不同?
python
居然JuRan16 分钟前
从LoRA到QLoRA再到全量微调
人工智能
腾讯云开发者19 分钟前
数字化下半场:数智融合如何驱动增长新势能?
人工智能
站大爷IP22 分钟前
Python构建MCP服务器:从工具封装到AI集成的全流程实践
python
机器之心25 分钟前
字节开源Seed-OSS-36B模型,512k上下文
人工智能·openai
北极的树28 分钟前
从源码看Google LangExtract如何应对长文本数据挖掘的挑战
人工智能
coding者在努力29 分钟前
深度学习核心技巧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
掘金一周1 小时前
被老板逼出来的“表格生成器”:一个前端的自救之路| 掘金一周 8.21
前端·人工智能·后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