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线性系统翻转课堂笔记18——z变换的应用

信号与线性系统翻转课堂笔记18------z变换的应用

The Flipped Classroom18 of Signals and Linear Systems

对应教材:《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吴大正著

一、要点

(1,重点)掌握不同收敛域对应的逆z变换求法:包括幂级数展开法和部分分式法;

(2)利用z变换求解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

(3,重点)离散LTI系统的系统函数,基于系统函数的系统求解;

(4)离散LTI系统的z域框图,各种离散系统模型的转换;

(5)z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之间的联系。

二、问题与解答

(1)

(*2)针对习题6.16(3)所给出的系统差分方程模型和初始条件,求解其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并与习题6.17的求解过程和结果进行比较,说明它们的不同之处。

(*3)求解习题6.24,总结系统函数、z域框图、差分方程、单位 响应等离散系统模型之间相互转换的方法。

(*4)求解习题6.29,总结其求解思路。

(5)

1、收敛域与序列类型


(1)对于因果序列,若 z 变换存在,则收敛域为|z|>ρ1(ρ1为收敛半径)圆的外部。

(2)对于反因果序列,它的双边 z 变换可能存在,其收敛域为|z|<ρ2(ρ2亦称为收敛半径)。

(3)对于双边序列,它的双边 z 变换的收敛域为环状收敛域,而单边 z 变换的收敛域为ρ1圆的外部。存在双边 z 变换的双边序列也一定存在单边 z 变换,而存在单边 z 变换的双边序列却不一定存在双过 z 变换(譬如序列 a^k ,-∞<h<∞)

2、z变换法求解离散系统的响应

针对习题6.16(3)所给出的系统差分方程模型和初始条件,求解其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并与习题6.17的求解过程和结果进行比较,说明它们的不同之处。


6.16(3)

6.17

6.16用到了单边左移位性质,6.17 用到了单边右移位性质。

在求6.16的全解时并没有分别求出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而是直接通过逆z变换给出了全解。而6.17与6.16给出的初始条件有所不同,在求解6.17的全响应时是分开来求的,即求出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后再加和得到全响应。

3、离散系统模型之间的相互转换

求解习题6.24,总结系统函数、z域框图、差分方程、单位响应等离散系统模型之间相互转换的方法。


由z域框图可以写出Y(z)和F(z)之间的关系,由Y(z)/F(z)得到系统函数,然后由系统函数求得差分方程,系统函数进行z域逆变换得到单位序列响应。

4、

求解习题6.29,总结其求解思路。



5、


由上式可以看出:s平面的左半平面(σ<0)映射到z平面的单位圆内部(|z|=ρ<1);s平面的右半平面(σ>0)映射到z平面的单位圆外部(|z|=ρ>1);s平面的虚轴(σ=0)映射到z平面的单位圆上(|z|=ρ=1);s平面的实轴(w=0)映射到z平面的正实轴(θ=0),而原点(σ=0,w=0)映射为z平面上z=1的点(ρ=1,θ=0)。

三、反思总结

暂无

相关推荐
朝新_1 小时前
【SpringBoot】详解Maven的操作与配置
java·spring boot·笔记·后端·spring·maven·javaee
-Excalibur-3 小时前
形象解释关于TCP/IP模型——层层封装MAC数据帧的过程
linux·c语言·网络·笔记·单片机·网络协议·tcp/ip
想唱rap4 小时前
C++ list 类的使用
c语言·开发语言·数据结构·c++·笔记·算法·list
朝新_5 小时前
【EE初阶】JVM
java·开发语言·网络·jvm·笔记·算法·javaee
牛马大师兄6 小时前
STM32实现低功耗管理使用配置知识梳理笔记
笔记·stm32·单片机·嵌入式硬件·物联网·低功耗
chushiyunen8 小时前
neo4j图数据库笔记
数据库·笔记·neo4j
丰锋ff8 小时前
2005 年真题配套词汇单词笔记(考研真相)
笔记
摇滚侠9 小时前
Spring Boot3零基础教程,生命周期启动加载机制,笔记64
spring boot·笔记
摇滚侠9 小时前
Spring Boot3零基础教程,整合 Redis,笔记69
spring boot·redis·笔记
JJJJ_iii9 小时前
【机器学习08】模型评估与选择、偏差与方差、学习曲线
人工智能·笔记·python·深度学习·学习·机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