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双指针法“的总结

笔者这些天终于达成了只狼的全成就,甚是欢喜。然而乐极生悲,最近做了些算法题,竟没有一道靠自己做出来。

感觉算法题常常用到"双指针法"呢......为什么到现在我还是做不出来这些算法题......

今天就来试着总结一下它的使用场景吧。


快慢指针法

又名为"同向指针",常见于"原地修改数组"的情况。LeetCode.283的移动零就需要通过快慢指针来实现。

题目要求将数组中所有的0移动到末尾。但是我们习惯于数组中数据前移的操作,所以我们将问题转换为"将非零数据前移并在末尾填充0"。

而快慢指针天然适用于这种场景:快指针跳过无用数据快速遍历,慢指针从头到尾依次递增方便数据覆盖。简单来说就是快指针的元素覆盖慢指针的元素。

这样一来,前移时,一个指针存放需要前移的元素(快指针),一个指针存放需要被覆盖的位置(慢指针)。最后快指针到达终点时,慢指针未遍历的元素数量就是快指针跳过的元素数量。

这里以LeetCode.80删除有序数组中的重复项为例。

不同于LeetCode.26的元素只出现一次,这里需要能够存放两个元素。那么对于这种原地修改数组的问题,我们依旧采用前指针覆盖后指针的策略。对于第26题,后指针作为被覆盖的元素,其移动受制于前指针是否发现新的不重复元素。而80题的后指针移动,不光受制于元素的不重复,也受制于后指针的前面是否够两个重复元素,如果有,就覆盖(始终从后指针的角度考虑,那些元素该保留,那些元素该被覆盖)。

cpp 复制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removeDuplicates(vector<int>& nums) {
        int x = 0;
        int y = 0;
        while(y < nums.size()){
          if(y <= 1){
            ++x;
          }
          //因为元素有序,通过x-2判断同时保证了元素成功前移
          else if(y > 1 && nums[x-2] != nums[y]){
            nums[x] = nums[y];
            ++x;
          }
          ++y;
        }
        return x;
    }
};

相向指针法

两指针对向行驶,常见于"反转元素"的情况。LeetCode.345的反转元音字母。如果用while迭代的话,在处理完后记得让指针继续行驶。

相向指针法也常常会与"贪心算法"的思想结合。常常作为条件来判断指针移动的时机。经典的是"盛水体积"问题,每次选择最短的木板移动。因为我们确定,局部的选择短板移动最终促成整体能够找到体积最大的状态(移动长板必定变小)。

这里以LeetCode.680验证回文串为例,题目要求最多删除一个字符,其能够成为回文串。这种对称的结构天然适合对向指针,只要两边一样就让两个指针行驶。

但如果两边字符不一样呢?最多删除一次的限制,我们应该考虑怎样的局部最优解能最终得出回文串。此时,若删除字符后剩余的字符串是回文串即可,那最终就是回文串。

cpp 复制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bool validPalindrome(string s) {
        int left = 0;
        int right = s.size() - 1;
        bool canChange = true;
        while(left < right){
            if(s[left] == s[right]){
                ++left;
                --right;
            }else{
                //两端不一样时,需要查看两种删除的情况
                return check(s, left + 1, right) || check(s, left, right - 1);
            }
        }
        //到最后就是普通回文串的情况
        return true;
    }
    //新建函数判断普通的回文串
    bool check(string s, int left, int right){
        for(int i = left, j = right; i < j; ++i, --j){
            if(s[i] != s[j]){
                return false;
            }
        }
        return true;
    }
};

​​​​​​​但还有一种情况是需要我们先转化之后再使用对向指针的类型。比如经典的三数之和。

如果是两数之和的话,可以直接使用双指针解开。按照这个思路,三数之和的话,固定一个数,那么剩余就是两数之和等于这个数的负数的问题。就这样继续用双指针。

cpp 复制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vector<int>> threeSum(vector<int>& nums) {
        vector<vector<int>> vec;
        sort(nums.begin(), nums.end());
        for(int i = 0; i < nums.size() - 2 && nums[i] <= 0; i++){
            if(i > 0 && nums[i] == nums[i - 1]){
                continue;
            }
            int left = i + 1;
            int right = nums.size() - 1;
            int target = -nums[i];
            while(left < right){
                //去重
                if(left > i + 1 && nums[left] == nums[left - 1]){
                    ++left;
                    continue;
                }
                int sum = nums[left] + nums[right];
                if(sum == target){
                    vec.push_back({nums[i], nums[left], nums[right]});
                    ++left;
                    --right;
                }else if(sum < target){
                    ++left;
                }else{
                    --right;
                }
            }
        }
        return vec;
    }
};

​​​​​​​还有LeetCode.42的接雨水问题,这类问题的输出总是与两端元素的变化有关系,就需要考虑使用相向指针法解决。

滑动窗口

滑动窗口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同向指针,它通过两个指针来维护一个窗口,这个"窗口"通常是具有某种性质的连续元素或子串。

比较经典的就是无重复字符串的最长子串。前后指针从起点出发,前指针用于扩展窗口,并每次检测窗口"无重复字符"的性质是否改变。后指针用于收缩窗口,当字符开始出现重复,则进行收缩,当性质满足时,继续前指针扩展。这样一来,便可以遍历所有无重复字符的子串。

cpp 复制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lengthOfLongestSubstring(string s) {
        int left = 0;
        int right = 0;
        int length = 0;
        int maxLength = 0;
        vector<char> chars;
        bool skip = false;
        while(right < s.size()){
            char cur = s[right];
            for(auto c : chars){
                if(c == cur){
                    //删除第一个元素
                    chars.erase(chars.begin());
                    ++left;
                    length = right - left;
                    skip = true;
                    //这里的continue对for起作用,不对while起作用
                    break;
                }
            }
            if(skip){
                skip = false;
                continue;
            }
            chars.push_back(cur);
            ++right;
            length = right - left;
            if(length > maxLength){
                maxLength = length;
            }
        }
        return maxLength;
    }
    
};

​​​​​​​需要注意的是,for中的continue不对外部的while起作用。

现在以这道简单题为例,写一下滑动窗口的解法。

cpp 复制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double findMaxAverage(vector<int>& nums, int k) {
        int left = 0;
        int right = k - 1;
        int sum = 0;
        for(int i = 0; i < k; i++){
            sum += nums[i];
        }
        int maxSum = sum;
        while(right + 1 < nums.size()){
            int newSum = sum - nums[left] + nums[right + 1];
            if(newSum > maxSum){
                maxSum = newSum;
            }            
            sum = newSum;
            ++left;
            ++right;
        }
        return (double)maxSum/k;
    }
};

小结

这便是双指针的3种常见使用方式。

如有补充交流欢迎留言,我们下次再见~

相关推荐
2501_9411119940 分钟前
C++中的装饰器模式变体
开发语言·c++·算法
怕什么真理无穷1 小时前
C++_面试15_零拷贝
c++·面试·职场和发展
Espresso Macchiato1 小时前
Leetcode 3748. Count Stable Subarrays
算法·leetcode·职场和发展·leetcode hard·leetcode 3748·leetcode周赛476·区间求和
AA陈超1 小时前
ASC学习笔记0007:用于与GameplayAbilities系统交互的核心ActorComponent
c++·笔记·学习·ue5·虚幻引擎
大袁同学1 小时前
【哈希hash】:程序的“魔法索引”,实现数据瞬移
数据结构·c++·算法·哈希算法·散列表
一水鉴天1 小时前
整体设计 全面梳理复盘 之39 生态工具链 到顶级表征及其完全公理化
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
Moonbit1 小时前
入围名单公布|2025 MGPIC 决赛即将拉开帷幕!
后端·算法
沐怡旸2 小时前
【穿越Effective C++】条款21:必须返回对象时,别妄想返回其reference——对象返回的语义与效率平衡
c++·面试
2501_941112612 小时前
C++与Docker集成开发
开发语言·c++·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