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n框架使用系列之六——自定义中间件

一、gin中间件概述

gin中将很多需要拓展的功能都归纳到中间件中,比如说上篇我们用到的国际化的转换器,就是一个中间件。在大多数情况下,中间件可以理解为一个拦截器,gin中将中间件组成一个链,在调用的过程中依次执行中间件,就可以实现拦截的目的。

gin中的中间件实现其实很简单,其实就是一个func(*Context)的函数类型,并在使用的时候在router.use()中注入即可。尤其是因为有routeGroup功能,gin还可以支持给不同的group添加不同的中间件

在中间件中,调用c.Next()方法可以让直行链继续,调用c.Abort()方法阻断链的继续执行

注意:在gin的中间件中,直接return不能阻断链条的执行,必须调用c.Abort()方法才行

二、自定义token校验中间件示例

我们自定一个token校验的中间件,来掩饰中间件的使用方法

自定义中间件的核心代码如下:

go 复制代码
func checkToken(c *gin.Context) {
	var token string
	// 找到token数据
	for key, value := range c.Request.Header {
		if strings.ToLower(key) == "x-token" {
			token = value[0]
		}
	}
	// 校验token
	if token != "hong" {
		c.JSON(http.StatusBadRequest, gin.H{
			"msg": "token错误",
		})
		c.Abort()
	}
	c.Next()
}

整体示例代码如下:

go 复制代码
package main

import (
	"github.com/gin-gonic/gin"
	"net/http"
	"strings"
)

func checkToken(c *gin.Context) {
	var token string
	// 找到token数据
	for key, value := range c.Request.Header {
		if strings.ToLower(key) == "x-token" {
			token = value[0]
		}
	}
	// 校验token
	if token != "hong" {
		c.JSON(http.StatusBadRequest, gin.H{
			"msg": "token错误",
		})
		c.Abort()
	}
	c.Next()
}

func main() {
	router := gin.Default()
	// 添加token校验的中间件
	router.Use(checkToken)
	router.GET("/ping", func(c *gin.Context) {
		c.JSON(http.StatusOK, gin.H{
			"message": "pong",
		})
	})
	router.Run() // listen and serve on 0.0.0.0:8080
}

运行程序,添加错误token的访问结果


添加正确token的访问结果

后记

个人总结,欢迎转载、评论、批评指正

相关推荐
Joker-01116 小时前
牛客周赛Round 99(Go语言)
go·牛客周赛
Code季风12 小时前
Gin Web 层集成 Viper 配置文件和 Zap 日志文件指南(下)
前端·微服务·架构·go·gin
Code季风13 小时前
Gin Web 服务集成 Consul:从服务注册到服务发现实践指南(下)
java·前端·微服务·架构·go·gin·consul
struggleupwards13 小时前
golang中defer的小坑
后端·go
ん贤14 小时前
RESTful风格
后端·go·restful
ac.char1 天前
Golang读取ZIP压缩包并显示Gin静态html网站
golang·html·gin
风飘百里1 天前
分组加密核心原理与实践解析(AES/SM4)
go
岁忧1 天前
(LeetCode 每日一题) 1865. 找出和为指定值的下标对 (哈希表)
java·c++·算法·leetcode·go·散列表
Wo3Shi4七2 天前
哈希冲突
数据结构·算法·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