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曼学习法笔记(包含个人举例)

📘学了很多理论,但是实践的时候低效能

这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在学习中使用传统方法得到的仅仅是由文字和数字拼成的"纸面知识",仅是一种技术效率,没有经过大脑 的深度处理并成功地转化成自己的智慧或技能,缺乏认知效率。就是说,虽然付出了学习的过程,储存了知识,却仍然不具备输出(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费曼学习法的核心

核心是------当你准备学习一门新知识时,必须站在传授者的立场,假设自己要向别人讲解这门知识。那么你一定要用最简洁、清晰和易于理解的语言表达出来,才能让行外的人也能听懂。这里我有一些个人理解,就是你不一定需要对一个人讲出来,你可以用你自己的方式去做出来,比如一种简单的商业模式,你可以把它用你可接受的成本模拟出来,去体验这里面的各种问题和启发性的insight。

费曼说: "最好是几岁的小孩也能明白你在说什么。"为此,他制定了一个简单易行的流程:(薯宝补充:不一定是一定要让几岁小孩明白,而是你在表达的时候需要先尝试确定对方的认知程度,作出判断,规定范围,然后重塑自己知识的表达方式,让对方能最舒服的听懂,比如你和一个接受过高等数学教育的学生沟通就没必要用最简单的加法减法,也可以用他能直接明白的矩阵行列式等,对他来说这种概念是直接概念,能够一下子明白的,不需要推导这个概念的定义,那就不必强行使用再底层的概念了。

  1. 确立学习目标,可以是一门技术,可以是一本书,任意事物
  2. 理解你要学习的对象,筛选相关资料,从多个角度归纳这个对象
  3. 用输出代替输入,模拟一个教学场景,用自己的话让对方听懂
  4. 进行回顾和反思,如果有模糊不清的概念需要着重学习,如有必要重新完整输出一次。
  5. 简化知识并吸收,让你的知识讲出来更通俗易懂,简洁有效也方便自己的内化。

📘大脑这种富有联想力的运转方式塑造了两种根深蒂固的学习模式

  • 越熟悉的概念,大脑对其反应越快,越喜欢,也就是会滚雪球,比如对我来说就是代码里同一功能的函数,如果我以前用过的函数可以完成这一功能,我就不会太主动去想会不会有什么新的函数出来了并且更简洁,可以替代这一旧的函数。
  • 可以在不同的概念间进行联系,由此及彼,从一杯酒可以想到遇见soulmate然后组建了一个幸福的家庭的画面。

我们需要多使用第二种模式,也就是强迫自己站在另一个"自己"的视角去输出,把前一个自己想像成被教授的人,强迫使用创新和联想输出给他听。因为新知识的本质其实是通过大脑的有机联想,使得旧知识构成新知识,然后再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中将其转化成一个富有张力和生命力的系统。 因为你在输出的时候会不自觉的反省自己的思考方式,会不会讲的时候有哪些方面漏了,没有考虑全面,这个过程中你不自觉的强迫自己多方面考虑再慎重的组织语言输出。

费曼认为,输出不仅仅是学习的最佳方式,同时也是学习的终极目的------当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知识时,用最直白的语言去阐述它时,大脑就会从记忆库中提取那些熟悉的信息,在旧的知识和新的概念中产生强大的关联,新的知识便容易得到大脑彻底的理解。最重要的一步是,你要反复地进行这一过程,使大脑多进行创造性的联想,我们对新知识的吸收和应用的能力才会变得更强。

📘传统的学习方法(最简单举例就是高中的时候数学,下面3条我会使用数学举例)

  1. 以输入为主----死记硬背。

    优点是能在短时间内积淀尽可能多的信息,学到大量的知识点。缺点是内容留存率低,今天记住的东西过几天便"十不留三"。

    比如说背公式,你确实需要背很多知识点,如果这些知识点对应的题目你很久没有遇到或者你从来没总结过的话会存在模糊不清的情况,最多应付一下一些章节测试,比如你刚学三角函数的时候,sinx cosx tanx等等的转化你都是需要先去背背的(当然有的人跳过这一层,打开了一个视频或者文章直接去了解原理等等,就不属于死记硬背范畴了)

  2. 教条主义----老师/书上说什么就是什么。

    优点是节省接受知识 的时间,不加以怀疑地全盘接收一种理论或知识点。缺点是屏蔽了其他的可能性,缩小了自己的视野。

    比如说高中考试的有些题目会给你限定一些条件,让这个理论在这个条件中完全成立,但是如果你只记得这个理论,不记得相应的条件,没有去抛开这个条件重新推理这个理论,下次换了一个条件你就不好理解了。

  3. 标准化应用----生搬硬套

    优点是快速和高效地将学到的知识落地,前提是必须碰到一个与所学理论彼此匹配的场景。缺点是因为缺乏变通而导致的水土不服,一旦与所知所学条件有异,或场景变换,知识就无法落地。

    比方说有些数学题目会给你总结题型,就拿带图的题来说,如果说你总结了这个考点可能出现的几张二维图,下次这个图大变特变,你脑子里全都是你之前记住的"形",而不是真正理解了这个图是怎么分析的,图的结构蕴含了哪些信息,这也是费曼学习法强调的一点,去提升思维方式,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知识量。

📘与真实的世界建立有效的联系

你的中学班主任会站在讲台上谆谆教导:"你们学习是给我学的吗?不是!是给父母学的吗?也不是,是给你们自己学的!今天少背一个单词,少做一道习题,明天就差别人一个阶级!"你的父母恨铁不成钢:"假期过一半了,你还在划水!看看邻居家的小周,读书比你刻苦,成绩比你好,现在还能和你称兄道弟,等大学毕业找个好工作,他还知道你是谁?今天不认真学,明天就要去 搬砖!"

久而久之,你的大脑中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式:学习是要改变将来的命运,是为了出人头地。潜台词则是:学习改变不了今天。在这种思维的主导下,学习成了一种沉重的使命。把学习看得越严肃,掌握知识就越难。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Absolutely not

真正高质量的学习,一定能够让人融入真实的世界。学习最重要的是"真实",它必须让人可以与时代同步,理解身边正在发生的一切,促进我们对知识的运用和创新。换言之,通过学习,我们要与真实的世界建立有效的联系。这些年来,我所见过的优秀人才,他们在学习一门知识时从来不会用它构画一个虚无的将来,而是专注地将知识与现实场景紧密地结合。读懂这句话,对理解费曼技巧会有很大的帮助。

从对知识的学习中获取竞争优势固然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永远不能否认这一点,但是,当你掌握一门知识的目的只是要在某些方面超越别人时------这种想法越强烈,你的起跑线就越远,学习的难度就越大。只有将学习从功利性的导向中收回来,专注于如何吃透一门知识,怎样让这些知识在今天就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好,你才能真正地提高学习能力。

提高学习的能力,比学到一门知识更重要。

📘远见 · 穿透力 · 智慧

  1. 远见

    通过解读知识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判断未来的趋势,而不是仅仅是记住这些信息。

  2. 穿透力

    通过费曼分析技巧,从碎片化的知识中看清事物的本质,快速解决问题,掌握事物的规律。

  3. 智慧

    通过以输出的方式浓缩、重演知识,汲取精华,使知识为我所用,和环境相匹配,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学习根本上是思维方式的比拼

大部分人都处在社会金字塔的中下层,无论你是否同意,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只有获取更强大的学习能力,我们才能更好地开发自我,在社会的金字塔结构中争取一个有利的位置,否则就会滑向社会的底层。这不是由你学到的知识量决定的,而是由你学习、掌握、理解并运用知识的能力决定的。因此,学习不单单和知识有关,还与我们的思维方式息息相关。

📘四个方面极大改善你的思维方式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无意识学习:老师父母让你学什么就学什么的服从式学习,就业培训让你学什么就学什么的工具式学习。这种状态中你很难去真正探索和理解知识的深度。

  1. 开放性思维

    能够接受新的观点,即使不认同,也会努力抛弃自己的预先立场,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上看他考虑的前提条件是什么,以及这种观点的有效性和弊端在哪,不要觉得这种观点的碰撞是冲突,反而要觉得这是一种机会给你去思考,这样才能成长的更快。

  2. 批判性思维

    难道权威人士说的就是对的?全是好评的商品你就屁颠屁颠的直接下单了吗?这个人写的博客即使99%是实话,你也要去辩证的思考那100%东西去析出最后那1%。你过去持有的观点现在仍然坚定的使用吗?也许需要批判后的refresh了。但是同学请你不要陷入无尽的怀疑主义当中去,科学的辩证思考,是批判的前提条件,也不能因为去刁难别人的心态让自己处在批判的境地中。

  3. 逻辑性思维

    这一点我觉得拿情绪说最合适,情绪的喷发是感性的,但是情绪的原因主要是理性构成的。譬如有些情侣中一人会莫名其妙发火,然后另一方不知所措,殊不知发火的人并不是因为伴侣身上的问题感到烦恼,而是生活里其他方面收到的委屈没有及时归因,所以模糊的把情绪推到的面前这个人身上,这也是情绪主导,没有强逻辑的体现,有逻辑的人会尽可能的要求自己复盘,做到认识原因,正确认识问题。

  4. 凝练清晰的表达力

    输出的时候需要主动浓缩自己的表达,简化语言,节省了你和对方的交流成本和时间成本,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prefer简单却有效的沟通。

📘聚焦目标

好的目标应该是动态的,以前我特别喜欢列出to-do list,但发现自己什么都无法完成,因为我每天都有新的想法,考虑太多却没有快速专注的实践,这些目标显得很高大上,但实际上我无法专注于任何一个目标。厉害的人会先选定一个正确的目标,然后使用大部分精力去实现它。这样做的好处是,你可以排除大部分干扰,仅仅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这个目标上,你的行为更有针对性,你的脑海里也都是这个目标相关的画面,可以创造出滚雪球效应,加深对目标的理解和认知。

目标的可行性也很重要。例如,如果你的目标是"今天我要读完一本书",每次看到那本厚厚的书都会有压力,会拖延实现目标,因为你会觉得这是一个很宏大的目标,需要很多时间去完成,所以你会默默告诉自己,明天开始也不迟,毕竟也就一天。如果换一种描述方式,比如改成"今天我要翻开这本书"或者是"今天我要看xx章节",这样行动力就会增加,因为对你来说这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情。完成目标后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成就感,这种正向反馈会反过来增强你的动力,然后你就可以升级你的目标,完成更大的目标。

其次是我们不能将时间规划的太为细致,要给自己的任务更多的灵活性,每一件事不是依靠预先规划的时间长短去做完,而是靠当时的专注力和意志力去完成。如果你规划每天必须读 50 页书,但是当天你其实没有那么多时间或者精力去读,那么你可能会感到压力和挫败感,从而放弃规划。相反,如果你规划每天至少读 10 分钟,那么即使当天你很忙,也可以轻松完成这个规划,同时也能够保持阅读的习惯。当你每天读 10 分钟后,如果你感到有 energey 和兴趣,你可以继续读下去,而不是因为时间规划而感到压力。这种方式可以让你更加灵活地规划时间,同时也能够保持阅读的习惯,从而长期提高你的阅读能力。当你规划任务时,如果因为某些突发事件导致原本规划的任务无法按时完成,这可能会导致你感到压力和挫败感,从而影响你的工作效率和心理状态。例如,如果你规划每天早上 8 点到 9 点写一篇文章,但是突然有一个紧急的会议安排在 8 点半,那么你就无法按时开始写文章,这可能会让你感到压力和焦虑,从而影响你的工作效率。此外,如果你规划的任务时间过于细致,那么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你可能需要重新规划任务时间,这可能会导致你感到困惑和不确定,从而影响你的工作效率。

📘判断目标的可行性

当你要确定一个目标时,需要先强迫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评价该目标是否可行,收集所有信息辅助你去判断,这期间你容易受到误导,尤其是旁人的一家之言,有的人愿意给你分享真实的经验,有的人从来没做过却有底气告诉你这不可行/或可行,所以你需要保持清晰的判断力。尤其是现在信息时代,大部分人只愿意在互联网上分享光鲜的一面,你需要辩证思考这些表面现象背后的原因,比如说有的人卖课,你知道他为什么说他教的这个领域会火形势会很好吗?因为他卖课收你钱赚钱的是他。

📘确保目标是正确的方法:SMART 原则

S:(Specific)明确和具体的。------目标必须清晰和可以形容。

M:(Measurable)可以衡量/量化的。------目标必须量化和能够 评估。

A:(Achievable)自身能力可以达到的。------目标必须在能力范 围内。

R:(Rewarding)能产生满足感/成就感的。------目标必须有积极 的意义。

T:(Time-bound)有时间限制的。------目标必须有实现的期限。

📘在samrt原则基础上可以增加的几种原则:

  • 目标的全面性原则

    这个目标需要是符合你行业所必须的知识,不是为了学而学,以及目标需要匹配你的阅历经验和过去的知识积累,不然就是没有底层建筑却想建高楼,根本无法完成。

  • 目标的重点性原则

    目标需要有侧重性,比如说学习英语可以是着重加强口语;学习健身需要着重加强腰部力量。

  • 制定的目标要有挑战性,适当迈出自己的舒适圈可以激发自己的潜能,让自己感受挑战中进步的成就感,如果太难就会容易主动降低难度,从而养成浅尝辄止的坏习惯。

📘输入的种类

  • 应付考试等的纯功利性输入(你不关心知识是否过时或者不正确你只想机械的记住答案)
  • 强化自己立场的指向性输入(你会忽视那些对你不利的信息 简单点说就是喜欢看和自己观点一致的爽文)
  • 内卷和排他的偏执性输入(忽视相反的观点,背离学习的初衷,越来越狭隘)

📘怎么正确的输入?

  1. 明白自己学习是为了什么。

    可以单纯的希望:我就是想掌握这些知识,了解他们然后创造出自己的理解,学习他们是如何使用的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转的,不可能一下子给我带来利益,我不奢求突然爆发的利益,这不可能。

  2. 拥有一个足够宽阔的视野

    "一个很有趣的事实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学习视野往往在 变小。具体体现在,成人在学习上"问问题"的能力有时远不如小 孩。看到一本书,小孩会问:"作者为什么写这本书?作者想告诉我 们什么?这本书为什么定价100元?封面有何特殊意义?他是怎么总结 出这些知识的?"大人呢?可能仅有寥寥几句:"这本书我读了有什么用?还有比它便宜一点的书吗?"听起来老气横秋,没有活力。这体现了一个人视野的局限性,它受到阅历、生活工作的实际需要和世 界观的多重影响。?人要尽量保持童真,因为童真的心态可以扩大你的视野,让你愿意并且能够在这个世界中看到更多的可能性(确实如此,如果你保持好奇的心态而不是一些社会经验的功利性去思考问题,你会有很多特殊的想法, 比如例子中的大人说这本书我读了有什么用,其实就是太抽象的去想问题了,小孩子会好奇的问题组成了"有什么用"这个大问题,有没有用都是需要自己去那些细节的问题里自己探索的,用自己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把知识连接起来的,而不是非黑即白非0即1,是辩证着学习的。

  3. 建立尽可能客观的逻辑

    科学的逻辑让知识能够系统化,例如你需要先设计好自己的工作流程图才能更方便的开始工作,也知道工作中每个部分的分支内容需要归类到哪个流程图的哪个分支中去,再去调用那个分支的知识去解决这个分支问题。(问题和知识相对应,更有逻辑,而不是直接慌不择路的开始头脑风暴)

📘筛选知识

要学会判断知识是否可靠,比如说一本公认权威的书籍,即使大部分内容是经得起验证的,但是你仍然要去判断那一小部分不正确的东西,不能全部不经判断的吸收,另外完全相信权威有点蠢,(正是那些所谓"权威"的人或事物最容易割你韭菜,相信你也看过那些讲了半天感情最后卖书的吧)如果你做的到就把希望全部放在自己身上,你可以假意迎合,但是记得客观合理的评价事实,然后终于自己的判断,这样大概率不会让你自己出错。

📘建立长时记忆

你刚刚学到的任何知识,可以是视频可以是图片,用放电影的形式对自己复述一遍,有必要的话边回忆嘴上可以边说,大脑将这些知识从短时记忆中调出,然后加深强化这些信息,大部分转化成长时记忆。在复述知识时,相当于你沿着自己的学习思路和知识的逻辑又走了一遍,对知识的要点、立论和逻辑体系的认知更加明确,理解也更加深入,还可以发现很多学习时被忽视的细节。

📘复述的三步骤

  1. 凭印象复述

    描绘一下那些你自己记得最清楚的内容,把印象深刻的部分讲述出来。比如特别的观点、有趣的案例和别出心裁的论证等。说的不对的或者模糊的可以记录下来结束了回去检验重新学习。

  2. 复述中提出问题

    对你刚才讲述的内容进行提问,问为什么,知道原因才能更好的了解本质,尝试能否将这些内容和过去的知识相结合。

  3. 复述中加入自己的观点

    对所学内容的复述中将自己的观点加入进去,比如说你今天学习了操作系统,那么你结合以前编写代码的时候的知识,你了解了原来每一行代码执行后影响的硬件都不一样,于是你对如何编写代码有了更深的理解,你在写代码的时候会考虑到发生在操作系统里的一切。

📘人类的三种思维

  1. 水平:归类对比

    我们要尝试从完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比如逆向思维,如果说一个人在台前说他是为了人民,那你可以想想他这么做是不是为了赚百姓的钱,或者打造人设引流等等。这样可以帮助你跳出逻辑陷阱,辨别里面的水分。

  2. 发散:思维导图

    对知识进行四处的发散、联想和分析它们的关系,在知识与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特别是让它们与不同的知识发生关系,看看有什么新的东西出现。

  3. 收敛:知识结构

    将学到的零散的知识点和信息聚集起来这是一个把知识结构化、系统化的过程,简化你了解到的知识,同时改善或者构建一个属于你自己的知识框架。

📘场景和思维模拟

逼真的场景让我们身临其境,可以有效刺激大脑的学习功能。

  • 模拟解说者:假设你正向人们介绍一门对他们很重要而且迫切需要了解的知识,务必取得他们的认同。例如演讲。
  • 模拟受询者:假设你正接受质询和考核,必须回答问题和 阐述你对于某个话题/知识的看法。例如面试。
  • 模拟传授者:模拟老师或其他传授者的思维去阐述你对知识的认知,不要把自己当成学习者。例如讲课。
  • 模拟质疑者:模拟怀疑/否定/质疑者的思考方式,想想他 们会提出怎样的疑问,然后逐一解答。例如辩论。

" 因为在主动地输出知识时你会不停地思考:"我怎样才能让对方听懂?如果要让对方听懂,我得使他明白最重要的知识点是什么,我得用他能听懂的语言。不过对这个知识点我好像也不太明白,这是为什么?"这是一种无法推卸的压力,是大脑承接的一项重大任务,它认可并主动地告诉你去查阅资料,温习知识,有针对性地理解学习的内容。向别人讲述的过程中你一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讲到一半时忽然发现自己的大脑一片空白,不是说不下去了,就是只能重复某些内容,好像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迷航,只得在应急车道上原地转圈。这恰恰是在提醒你------你所学到的知识中有的内容你尚未掌握,必须回头重新理解。"

📘什么是中肯的评价

什么是中肯的评价?第一,评价的质量高。听完你的复述后,对方经过认真的思考,说出他自己的真实看法 ,评价里面有干货,有他自己的逻辑,这能激发我们在沟通交流中的二次思考。第二,评价客观。对方在做出反馈时不带倾向性 ,既不有意地示好,也不故意地找碴,本着实事求是 的态度给出他的见解,这能与你形成良性的互动。异议的标准也是如此,对方的反对和批评意见可以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帮助你弥补自己在思考方面的软肋。没有人能事事面面俱到。

📘逻辑闭环

知识-解构-论证-怀疑-反思-知识

这是一个正确的逻辑闭环,告诉我们别相信任何一种学术结论,哪怕是最权威的声音,也不能奉为至宝或捧上神坛。在上面的循环结构中,知识是动态变化的 ,一方面我们不断地解构它,理解它,另一方面也通过论证、怀疑和反思更新它的内容,使知识保持常新,尽可能地真实而客观。

相关推荐
肖哥弹架构1 天前
Spring 全家桶使用教程
java·后端·程序员
IT杨秀才4 天前
自己动手写了一个协程池
后端·程序员·go
程序员麻辣烫6 天前
像AI一样思考
程序员
一颗苹果OMG7 天前
关于进游戏公司实习的第一周
前端·程序员
万少8 天前
你会了吗 HarmonyOS Next 项目级别的注释规范
前端·程序员·harmonyos
楽码8 天前
彻底理解时间?在编程中使用原子钟
后端·算法·程序员
江南一点雨9 天前
又一家培训机构即将倒闭!打工人讨薪无果,想报名的小伙伴擦亮眼睛~
java·程序员
用户86178277365189 天前
ELK 搭建 & 日志集成
java·后端·程序员
河北小田9 天前
局部变量成员变量、引用类型、this、static
java·后端·程序员
文心快码 Baidu Comate9 天前
新一代的程序员如何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一)
人工智能·程序员·ai编程·文心快码·智能编程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