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加大北斗、无人机等安全监测新技术的应用推广
近日,水利部召开2023年水库安全管理情况新闻发布会。会上,副部长刘伟平介绍有关情况,并与水利工程建设司、运行管理司、水旱灾害防御司负责人回答记者提问。
为了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水利部选择安徽、江西等7个省开展监测能力提升试点工作,加大北斗、无人机等安全监测新技术的应用推广,积极推进小型水库安全监测的智能巡检、智能识别、智能监测预警,为落实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措施提供了基础支撑。
"截至目前,已完成部级小型水库雨水情和大坝安全监测平台的建设,以及11个省级水库的安全监测平台建设。"水利部运行管理司司长张文洁介绍。
(图片来源于网络)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均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定位精度高、稳定性强、信号覆盖全球,为多行业提供了定位、导航、授时等服务。尤其在水库安全监测中,北斗卫星的高定位精度可以用来精确测绘水库的地形地貌,实现对水库周边环境的实时监控和预警,并辅助进行灾害应急处置。
而无人机,作为一种小型、高效、可远距离遥控的空中设备,已经在农业、环境监测、灾害救援等多个领域显示出了其独特的优势。在小型水库安全监测中,无人机能够快速飞至难以到达的区域,拍摄高清晰度的地面图像,及时捕捉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如水库堤坝的渗漏、裂缝等。
结合北斗卫星,无人机能够在广域范围内进行精确的飞行路径规划,实现对水库监测点的精确定位,甚至在北斗导航的帮助下完成自主飞行,极大地提升了数据采集的效率和质量。
对于小型水库的监测而言,传统的人工巡查方法费时费力,且无法做到全天候、全方位的监测。北斗卫星和无人机的结合,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无人机不受地形限制,可在北斗卫星的指引下进行高效的巡查活动,覆盖水库的每一个角落。而且,无人机还可以携带多种传感器,比如红外线传感器、高清摄像头等,这使得无人机不仅可以在白天进行监测,在夜间或者恶劣天气下也同样能够进行有效监控。
高科技设备的运用不仅提高了监测效率,也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此外,在水库巡查中收集的数据,可以通过北斗卫星实时传回指挥中心,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和共享,为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