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和ETCD的产品对比和差异

ZK和ETCD的产品对比和差异

  • [1. 底层实现](#1. 底层实现)
    • [1.1 高可用机制](#1.1 高可用机制)
    • [1.2 数据结构](#1.2 数据结构)
  • [2. 客户端视角](#2. 客户端视角)
    • [2.1 临时数据](#2.1 临时数据)
    • [2.2 监听机制](#2.2 监听机制)

探讨zk和etcd的底层实现以及客户端使用上的差异。

更多关于分布式系统的架构思考请参考文档关于常见分布式组件高可用设计原理的理解和思考


1. 底层实现

1.1 高可用机制

  • 相同点:满足quorum机制(大多数同意原则),数据高度可靠,数据最终一致。
  • 不同点:zk基于ZAB协议(基于paxos协议),etcd基于raft协议

1.2 数据结构

  • zookeeper: 目录结构
  • etcd: k-v结构
    但etcd的key可以是任意字符串同时在存储上实现了key有序排列,所以仍旧可以模拟出父子目录关系,例如:key=/a/b/c、/a/b、/a

2. 客户端视角

2.1 临时数据

  • 相同点:zk、etcd都支持临时数据过期删除机制
  • 不同点:
    zookeeper通过session机制实现,当客户端掉线一段时间,对应的zookeeper session会过期,那么对应的临时节点就会被自动删除。
    etcd中对应的是lease租约机制,通过该机制实现了key的自动删除,可以在set key的同时携带lease ID,当lease过期后所有关联的key都将被自动删除。

2.2 监听机制

  • 相同点:zk、etcd都支持数据变动时,通知客户端
  • 不同点:
    zookeeper的事件模型非常可靠,不会出现发生了更新而客户端不知道的情况,但是特点也很明显:事件不包含数据,仅仅是通知变化。 多次连续的更新,通知会合并成一个;即,客户端收到通知再次拉取数据,会跳过中间的多个版本,只拿到最新数据。 这些特点并不是缺点,因为一般应用只关注最新状态,并不关注中间的连续变化。
    etcd的事件是包含数据的,并且通常情况下连续的更新不会被合并通知,而是逐条通知到客户端。
相关推荐
黄焖鸡能干四碗5 分钟前
智慧教育,智慧校园,智慧安防学校建设解决方案(PPT+WORD)
java·大数据·开发语言·数据库·人工智能
敲上瘾9 分钟前
Docker 存储卷(Volume)核心概念、类型与操作指南
linux·服务器·数据库·docker·容器·架构
DemonAvenger18 分钟前
MySQL内存优化:缓冲池与查询缓存调优实战指南
数据库·mysql·性能优化
RationalDysaniaer22 分钟前
了解etcd
数据库·etcd
正在走向自律35 分钟前
国产时序数据库选型指南-从大数据视角看透的价值
大数据·数据库·清华大学·时序数据库·iotdb·国产数据库
Pocker_Spades_A36 分钟前
Python快速入门专业版(十五):数据类型实战:用户信息录入程序(整合变量、输入与类型转换)
数据库·python
禁默1 小时前
已知 inode 号,如何操作文件?Ext 文件系统增删查改底层逻辑拆解
linux·服务器·数据库
云飞云共享云桌面1 小时前
工厂办公环境如何实现一台服务器多人共享办公
运维·服务器·网络·数据库·3d
weixin_456904271 小时前
MySQL高级特性详解
数据库·mysql
Elastic 中国社区官方博客1 小时前
使用 cloud-native Elasticsearch 与 ECK 运行
大数据·数据库·elasticsearch·搜索引擎·kubernetes·k8s·全文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