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和ETCD的产品对比和差异

ZK和ETCD的产品对比和差异

  • [1. 底层实现](#1. 底层实现)
    • [1.1 高可用机制](#1.1 高可用机制)
    • [1.2 数据结构](#1.2 数据结构)
  • [2. 客户端视角](#2. 客户端视角)
    • [2.1 临时数据](#2.1 临时数据)
    • [2.2 监听机制](#2.2 监听机制)

探讨zk和etcd的底层实现以及客户端使用上的差异。

更多关于分布式系统的架构思考请参考文档关于常见分布式组件高可用设计原理的理解和思考


1. 底层实现

1.1 高可用机制

  • 相同点:满足quorum机制(大多数同意原则),数据高度可靠,数据最终一致。
  • 不同点:zk基于ZAB协议(基于paxos协议),etcd基于raft协议

1.2 数据结构

  • zookeeper: 目录结构
  • etcd: k-v结构
    但etcd的key可以是任意字符串同时在存储上实现了key有序排列,所以仍旧可以模拟出父子目录关系,例如:key=/a/b/c、/a/b、/a

2. 客户端视角

2.1 临时数据

  • 相同点:zk、etcd都支持临时数据过期删除机制
  • 不同点:
    zookeeper通过session机制实现,当客户端掉线一段时间,对应的zookeeper session会过期,那么对应的临时节点就会被自动删除。
    etcd中对应的是lease租约机制,通过该机制实现了key的自动删除,可以在set key的同时携带lease ID,当lease过期后所有关联的key都将被自动删除。

2.2 监听机制

  • 相同点:zk、etcd都支持数据变动时,通知客户端
  • 不同点:
    zookeeper的事件模型非常可靠,不会出现发生了更新而客户端不知道的情况,但是特点也很明显:事件不包含数据,仅仅是通知变化。 多次连续的更新,通知会合并成一个;即,客户端收到通知再次拉取数据,会跳过中间的多个版本,只拿到最新数据。 这些特点并不是缺点,因为一般应用只关注最新状态,并不关注中间的连续变化。
    etcd的事件是包含数据的,并且通常情况下连续的更新不会被合并通知,而是逐条通知到客户端。
相关推荐
安当加密40 分钟前
MySQL数据库透明加密(TDE)解决方案:基于国密SM4的合规与性能优化实践
数据库·mysql·性能优化
JH30731 小时前
第七篇:Buffer Pool 与 InnoDB 其他组件的协作
java·数据库·mysql·oracle
板凳坐着晒太阳1 小时前
ClickHouse 配置优化与问题解决
数据库·clickhouse
数据库生产实战1 小时前
解析Oracle 19C中并行INSERT SELECT的工作原理
数据库·oracle
AAA修煤气灶刘哥2 小时前
服务器指标多到“洪水泛滥”?试试InfluxDB?
数据库·后端·面试
阿沁QWQ3 小时前
MySQL服务器配置与管理
服务器·数据库·mysql
程序新视界4 小时前
MySQL“索引失效”的隐形杀手:隐式类型转换,你了解多少?
数据库·mysql·dba
Logintern094 小时前
windows如何设置mongodb的副本集
数据库·windows·mongodb
RestCloud6 小时前
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数据已成为核心生产要素。然而,系统割裂、数据滞后、开发运维成本高等问题,却像顽固的 “数据枷锁”,阻碍着企业发展。ETLCloud与
数据库·postgresql
!chen6 小时前
【Spring Boot】自定义starter
java·数据库·spring b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