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管道技术

Redis 作为一种高性能的键值存储数据库,被广泛应用于缓存、会话存储、消息队列等场景。在处理大量请求时,性能是 Redis 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为了提高 Redis 的性能,我们可以借助一些高效的技术,其中管道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比如技术派社区的pv/uv的计数更新,存在较多次的计数交互,redis管道技术,可以在服务端未响应时,客户端可以继续向服务端发送请求,并最终一次性读取所有服务端的响应,从而实现批量操作

在具体的实现中,借助函数方法,实现redis pipeline使用姿势的封装,简化调用,强烈推荐给各位小伙伴,在实际的业务编码过程中,这类的封装写法可以为使用者提供极佳的用户体验

什么是管道技术?

管道技术是一种优化 Redis 性能的方法,它允许客户端在一次网络往返中发送多个命令,而不是每个命令都进行一次网络通信。这种批量发送的方式可以减少网络延迟和通信开销,从而显著提高 Redis 的吞吐量和响应速度。

如何使用管道技术?

在 Redis 中,我们可以使用管道技术通过一次网络往返发送多个命令。具体步骤如下:

  1. 创建管道:首先,客户端需要创建一个管道对象,并将要执行的命令添加到管道中。

  2. 执行命令:一旦命令被添加到管道中,客户端可以通过一次网络通信将管道中的所有命令一起发送到 Redis 服务器。

  3. 获取结果:Redis 服务器会依次执行管道中的命令,并将每个命令的执行结果返回给客户端。客户端可以根据需要获取这些结果。

管道技术在技术社区的应用

具体的实现策略可以参看源码,这里重点看一下这个redis的pipeline方式

java 复制代码
/**
     * redis 管道执行的封装链路
     */
    public static class PipelineAction {
        private List<Runnable> run = new ArrayList<>();

        private RedisConnection connection;

        public PipelineAction add(String key, BiConsumer<RedisConnection, byte[]> conn) {
            run.add(() -> conn.accept(connection, RedisClient.keyBytes(key)));
            return this;
        }

        public PipelineAction add(String key, String field, ThreeConsumer<RedisConnection, byte[], byte[]> conn) {
            run.add(() -> conn.accept(connection, RedisClient.keyBytes(key), valBytes(field)));
            return this;
        }

        public void execute() {
            template.executePipelined((RedisCallback<Object>) connection -> {
                PipelineAction.this.connection = connection;
                run.forEach(Runnable::run);
                return null;
            });
        }
    }

    @FunctionalInterface
    public interface ThreeConsumer<T, U, P> {
        void accept(T t, U u, P p);
    }
管道技术带来的性能提升

使用管道技术可以带来以下几方面的性能提升:

  1. 减少网络开销:通过一次网络往返发送多个命令,减少了网络通信的次数,降低了网络延迟和通信开销。

  2. 提高吞吐量:批量发送命令可以减少服务器端的处理时间,从而提高了 Redis 的吞吐量,特别是在处理大量请求时效果更为显著。

  3. 加速响应速度:由于减少了网络延迟和服务器处理时间,客户端可以更快地获得命令的执行结果,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用户体验。

注意事项

尽管管道技术可以显著提高 Redis 的性能,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注意以下几点:

  1. 管道大小限制:管道中的命令数量应适度控制,避免一次发送过多命令导致网络负载过重或服务器资源不足。

  2. 原子性操作:虽然管道可以一次性发送多个命令,但每个命令仍然是原子性执行的,需要根据业务需求保证命令的原子性。

  3. 异常处理:在使用管道技术时,需要考虑异常情况的处理,例如网络异常、命令执行失败等,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关推荐
DashVector2 小时前
向量检索服务 DashVector产品计费
数据库·数据仓库·人工智能·算法·向量检索
KYGALYX3 小时前
在Linux中备份msyql数据库和表的详细操作
linux·运维·数据库
檀越剑指大厂3 小时前
金仓KReplay:定义数据库平滑迁移新标准
数据库
努力成为一个程序猿.4 小时前
【Flink】FlinkSQL-动态表和持续查询概念
大数据·数据库·flink
JJCar4 小时前
【Cache缓存】cache的刷新
缓存·cache·多核数据一致性
毕设十刻4 小时前
基于Vue的学分预警系统98k51(程序 + 源码 + 数据库 + 调试部署 + 开发环境配置),配套论文文档字数达万字以上,文末可获取,系统界面展示置于文末
前端·数据库·vue.js
陈果然DeepVersion4 小时前
Java大厂面试真题:Spring Boot+微服务+AI智能客服三轮技术拷问实录(六)
java·spring boot·redis·微服务·面试题·rag·ai智能客服
liliangcsdn5 小时前
如何利用约束提示优化LLM在问题转sql的一致性
数据库·sql
Java爱好狂.6 小时前
分布式ID|从源码角度深度解析美团Leaf双Buffer优化方案
java·数据库·分布式·分布式id·es·java面试·java程序员
Elastic 中国社区官方博客6 小时前
通过混合搜索重排序提升多语言嵌入模型的相关性
大数据·数据库·人工智能·elasticsearch·搜索引擎·ai·全文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