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学HCIA之NAT基本工作原理

1、NAT设计之初的目的是解决IP地址不足的问题,慢慢地其作用发展到隐藏内部地址、实现服务器负载均衡、完成端口地址转换等功能。

2、NAT完成将IP报文报头中的IP地址转换为另一个IP地址的过程,主要用于实现内部网络访问外部网络的功能。

3、NAT功能一般部署在连接内网和外网的网关设备上。

4、在网关上还会创建一个NAT映射表,以便判断从公网收到的报文应该发往的私网目的地址。

5、我们常说的公网是由运营商运维的互联网,在公网上不能路由私网的IP地址,私网IP地址范围包括:

(1)A类 IP地址------10.0.0.0~10.255.255.255;

(2)B类 IP地址------172.16.0.0~172.31.255.255;

(3)C类 IP地址------192.168.0.0~192.168.255.255。

这些地址都不能出现在互联网上,只可以在企业、家庭内部使用。

相关推荐
铭哥的编程日记18 分钟前
【Linux网络】五种IO模型与非阻塞IO
linux·服务器·网络·tcp/ip·udp
minglie11 小时前
Wireshark抓HTTPS协议包
网络·测试工具·wireshark
Macbethad2 小时前
EtherCAT、Ethernet/IP、ModbusTCP等几种工控以太网协议对比
网络·网络协议·tcp/ip
AC是你的谎言4 小时前
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
linux·网络·学习·智能路由器
王道长服务器 | 亚马逊云4 小时前
AWS + 发财CMS:高效采集站的新形态
服务器·网络·云计算·音视频·aws
Miki Makimura4 小时前
KVStore 多行文章型键值扩展解析:切片存储与客户端多行交互
运维·服务器·网络·学习
星释4 小时前
Rust 练习册 :Luhn Trait与Trait实现
网络·算法·rust
爱编程的鱼5 小时前
ESLint 是什么?
开发语言·网络·人工智能·网络协议
njnu@liyong5 小时前
HTTP-大文件传输处理
网络·网络协议·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