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根问底:Handler.postDelay(1L)和MainScope.launch { delay(1L) } 有什么不同

其实基本原理相同,对于Android来说,MainScope里挂起的回调也是通过handler到主线程looper中去执行。

这里提供一个demo程序实现,将会看到还是略有不同。

程序很简单,就是在屏幕中间位置显示一个"Hello World!"字符串,其y轴的位置会实时变化。

这里,我们用两种方式来实现y轴位置的变化,分别是Handler.postDelay和MainScope.launch { delay() }

可以自行写一下试试效果,这里将会直接给出日志情况进行分析。

这里代码有两处日志打印,分别在onDraw和move里。

  • onDraw里打印y轴的位置
  • move里打印距上一次移动/绘制的时间间隔

Handler.postDelay

逻辑就是要每隔1ms令文字移动1px。

运行后的结果如下:

可以发现实际每次打印的时间间隔是11ms左右(测试机屏幕是90hz刷新率,约11ms),并且每次都在onDraw之后,也就是一帧才移动/绘制一次。

这里也有个问题,为什么设置的延迟1ms再次执行,实际却每11ms才再次执行?

因为在move方法中有个invalidate(),这里会加入一个屏障消息(老八股),那么只有等下一帧信号来的时候,会执行view的绘制,并且才会移除屏障消息,所以,这里的消息每隔一帧才会执行一次。

MainScope.launch { delay() }

直接在mainScope中启动协程,并且move()后delay(1ms),看看效果。

这里多打印了一个日志,判断当前执行是否在主线程,很明显,是的。

另外可以看到,这里执行间隔基本是在1ms(除去中间一些计算逻辑),所以每一帧会绘制7次左右,在实际展示效果中,文字移动的速度会比Handler.postDelay的方式快7倍。

两个问题:

  1. delay是如何延迟消息并回到主线程执行的?
  2. 为什么这里就是每隔1ms执行一次

直接上源码:

可以看到,其实也是通过hander进行消息分发。

而这个HandlerContext就是Android里的Dispatcher.Main。

其实例如下:

这里MainDispatcherLoader.dispatcher将会一步步走到这:

注意这里async = true

其实这里是创建了一个异步Handler

而这个异步Handler会把每个消息都当成异步消息

所以在MainScope.launch中delay()时,会向主线程looper发送一个延迟的异步消息,那么遇到屏障消息后,此异步消息也能够照常执行。

修改测试

知道了MainScope的原理,那么对于Handler.postDelay我们也来进行修改下,将每次post的消息也改成异步消息。

运行后如图:

可以看到,此消息执行间隔也变成了1ms,说明此消息也不受屏障消息的影响了。

思考

课后思考(真心求问):

为什么Dispatcher.Main的Handler要设计成异步Handler呢?

相关推荐
用户2018792831672 分钟前
智能广播系统(RemoteCallbackList)的诞生
android
用户2018792831671 小时前
Binder 同应用内(本地)通信是否存在 1MB 大小限制?
android
一条上岸小咸鱼1 小时前
Kotlin 基本数据类型(四):String
android·前端·kotlin
Onion_992 小时前
学习下Github上的Android CICD吧
android·github
来来走走3 小时前
Flutter Form组件的基本使用
android·flutter
顾林海3 小时前
Android MMKV 深度解析:原理、实践与源码剖析
android·面试·源码阅读
雨白4 小时前
TCP/IP 核心概念详解:从网络分层到连接管理
android
Wgllss5 小时前
雷电雨效果:Kotlin+Compose+协程+Flow 实现天气UI
android·架构·android jetpack
用户207038619497 小时前
Compose 可点击文本:ClickableText Compose 中的 ClickableSpan
android
常利兵7 小时前
Kotlin作用域函数全解:run/with/apply/let/also与this/it的魔法对决
android·开发语言·kot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