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端产品经理面试一般问什么,7个QA,作为面试官我希望你这样回答

前言

年初又到了一轮找工作的黄金期,说实话可能大多数最没底的就是面试了。

短短的30~45分钟,其实是很难判断一个人的能力水平的,面试失败的原因更是五花八门,有时候会因为面试官无休刚睡醒的状态和说话的语调,有时候会因为面试者在面试路上做太多心理建设而导致的心态紧张,也有时候是因为双方第一眼看见所浮现的上辈子的虐缘......

工作多年,做过面试者也做过面试官,其实别说,和面试者聊天面试官也会紧张的。面试就像是相亲,双方把家底亮一下,觉得合适就在一起试试。工作就像是谈恋爱,相处到了一定时间后,如果其中一方没能得到物质或者精神层面的提升,有一方就会选择离开。

那么第一步,该如何进行"相亲"呢?某天,在某书上看到了一些关于B端产品经理的面试问题,刚好突然兴起想做做面试题,以下纯为个人在短时间内做的即兴回答。

如有疑问,以你为主。

1

过去负责的业务中,有哪些项目,你觉得值得分享?

在最近的一份工作中,我主要负责新零售领域、服装行业的产品规划工作,负责过XXX、XXX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项目。其中XXX的项目从21年到23年经历2年多的时间,从最开始的售前的业务沟通,到合作项目的推进,签署合同之后的项目管理、产品设计等等,可以说是一个完整的从0到1的项目全过程。

在项目过程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与业务人员的深入交流,在项目前期我出差了半年多时间,和总部的业务管理的同事、业务执行层的同事、以及IT的同事一起对当前业务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整理,包括产品功能的设计也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这让我们双方的契合度得到很好的提升。

很多时候产品经理不亲临一线,是做不出好的产品的,不去真正了解业务人员的真实情况,不和他们一起了解业务不去真正去做一遍业务,也是打造不出一款优秀的产品的,这是我认为所有的产品人都该学习并且饯行的东西。

2

过去负责的业务中,有哪些是可以体现,你的用户洞察力和产品设计能力?

一是亲临现场的用户调研和分析,并且在每日沟通结束后我们会进行总结,并让项目经理输出调研报告,以保证双方的对需求和业务的理解是一致的。

二是快速的原型展示,在沟通完成后,由于在原型设计方面已经定下标准和规范,因此我们可以在沟通完成后,快速地输出原型图,让业务人员进行同频和测试,并收集用户的实时反馈做快速的迭代。

三是对业务指标的量化,我们会与各部分人员进行沟通和分析,将现有的业务指标从概念转化为可被量化的数据指标,以保证项目的成果可被量化,以及指导我们的项目推进工作。

3

如果站在今天的视角,让你重做业务,会有哪些不一样的动作?为什么?

身处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对原有的业务肯定会有不同的见解。在项目结案时,我召开过团队进行项目的复盘,由于我们团队没有大多没有经历过一个完整的项目,因此在各个环节的把控还是有欠缺的,比如项目阶段的划分,已经关键成果的验收,在之前都没有形成很好的规范化,因此有些时候我们都是走一步看一步的。

复盘之后我们谈到如果再做一次这样的业务或者项目,我们会比较有底了,因为在项目过程的各个阶段的文档、资料我们都有很好的保留下来,因此已经慢慢形成可以被参考的经验了。如果重做业务,那么首先我们会让团队成员了解项目的全过程,让大家都知道当前项目处于什么阶段,下一个阶段是什么,每个环节的验收标准和关键成果是什么。如此在项目过程中,每个部门都可以做好很好的同频。

4

如果你是产品的负责人,会通过什么数据,来观察产品的表现?

最核心的我认为应该是业务指标数据,这是直接影响企业和产品战略的数据。项目都是以目标为导向,业务指标决定着项目的成败,项目不是为了完成而去做的,而是为了实现企业战略规划,以及收益目标而设立的,因此最优先关注的是业务指标的数据。

下一个较为核心的是用户满意度数据,用户使用产品时的满意度,关系到产品是否能持续迭代优化。只有用户认可了这款产品,持续使用这款产品,才能通过产品这个工具来完成业务目标。

其次我认为技术指标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稳定程度、系统的响应速度,交互反馈等,直接影响了用户的满意度,以及产品的口碑。

5

在用户体验和商业化上,你会怎么平衡?

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往往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有所取舍。用户体验决定了产品的格调的用户满意度,而商业化是一个企业赖以存活的根本。

首先我们会把用户体验放在首位,通过数据分析和工作流程,建立一套标准化的用户体验的体系,并在产品进程中不断完善这套体系,以保证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能够获得很好的用户体验反馈。

然后是商业化策略与产品的有效融合,短期、中长期、长期的商业化方向,在每个阶段适时地调整产品的侧重点,以保证产品的良性发展。

用户体验和商业化都是产品定位的一环,清晰的产品定位能够很好的规划产品的进程和方向,并且明确的定位同频到所有的干系人。

6

你觉得在传统制造行业,在近5/10年内,用户的认知或行为发生了什么变化?

有一句话我和朋友们经常谈起,在过去的20年里,软件改变了原本的行业格局,而现在AI又开始重塑软件市场。

我们知道Saas软件的全称是软件即服务,我们通过软件为业务赋能,建立流程和标准来提高效率,让原本需要人工话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来做的事情,通过软件的方式来辅助。因此在未来5/10年中,用户的认知会从传统的业务思维,转变转换为管理思维,他们会使用系统软件来对自己的工作进行管理,进而提供效率。

第二个是会有更多个性化需求的出现,传统Saas软件的弊端在于,它建立了一套流程来使得流程标准化,这同时也存在弊端。随着用户认知水平的提高,以及新型技术的提高,用户会希望软件能实现更多的事情,对于产品或者服务本身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产品或者服务能够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迭代,来满足用户或者市场的变化。

7

你觉得制造业行业的现状是什么样?现在还有什么机会?

从经济上来说,由于全球环境的关系,发达国家寻求低廉的经济成本,将制造工厂迁移至发展中国家,原本主要是在亚洲地区,比如中国。后面开始慢慢像人口基数较大的印度等地区,这是一种全球化的手段。对国内的冲击是制造业面临着更大的低成本的竞争,面临着更大的压力。这是其一。

然后是数字化转型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制造行业在拥抱智能制造、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来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再是生产流程变革,随着竞争的加剧和技术的革新,原本的生产制造流程在不断迭代,以适应时代的变化。

最后是人才的需求量增加,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上述的现状,导致着各方人才的增加。原本可能只需要生产制造和管理方面的人才,现在会有更多的工种的人才的需求。

对此所产生的机会也很多,首先是智能制造的技术研发,拥抱新兴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质量。其次迎合国家政策的转型,比如碳中和来说,会让更多的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绿色发展。同时数字化服务、数据分析、自研系统等互联网技术,也会让企业存在很大的市场机会。

说在最后

可能会有很多人会觉得,产品经理面试真的很水。首先,我在一定程度上肯定这个观点,因为比起真正能够"制造"出可以被用户使用的产品的人并不是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在工作划分上更像是"爸爸"的角色,提供数以万计的"想法",并且赋予这些想法"活力",管理想法到落地的整个过程,照顾"妈妈"的情绪感受,并为后续"孩子"的成长付出一生的努力。PS:突然想到的,也不知道比喻对不对......

作为一名技术型产品经理,我比较庆幸的是自己掌握了一门编程语言,并且能够独立完成从想法到实现全过程。随着AI时代所带来的竞争加剧,所有产品经理都需要切实掌握一门编程语言,了解产品开发的全流程。

就像前几个问题所说的,如果你自己真正去写代码,你怎么做到知行合一,又如何能理解他人的感受呢?

相关推荐
拉不动的猪3 小时前
# 关于初学者对于JS异步编程十大误区
前端·javascript·面试
熊猫钓鱼>_>5 小时前
Java面向对象核心面试技术考点深度解析
java·开发语言·面试·面向对象··class·oop
进击的野人7 小时前
CSS选择器与层叠机制
css·面试
T___T9 小时前
全方位解释 JavaScript 执行机制(从底层到实战)
前端·面试
9号达人9 小时前
普通公司对账系统的现实困境与解决方案
java·后端·面试
勤劳打代码10 小时前
条分缕析 —— 通过 Demo 深入浅出 Provider 原理
flutter·面试·dart
努力学算法的蒟蒻10 小时前
day10(11.7)——leetcode面试经典150
面试
进击的野人11 小时前
JavaScript 中的数组映射方法与面向对象特性深度解析
javascript·面试
南山安11 小时前
以腾讯面试题深度剖析JavaScript:从数组map方法到面向对象本质
javascript·面试
橘颂TA12 小时前
【剑斩OFFER】算法的暴力美学——二分查找
算法·leetcode·面试·职场和发展·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