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明
它将应用程序分为三个核心部分:模型(Model)、视图(View)和控制器(Controller)。每个部分都有不同的责任,协同工作以实现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逻辑的分离。
- 模型(Model):模型负责管理应用程序的数据和业务逻辑。它封装了数据结构和对数据的操作方法,通常与数据库或其他数据存储交互以获取或保存数据。
- 视图(View):视图负责将模型的数据呈现给用户,通常是用户界面的一部分。视图是模型的抽象表示,它负责将数据格式化为用户可以理解的形式。
- 控制器(Controller):控制器负责处理用户输入和交互逻辑。它从视图接收用户输入,调用模型中的方法来处理数据,并将处理结果返回给视图以更新用户界面。
(一) 解决问题
将应用程序的数据(模型)、用户界面(视图)和应用程序逻辑(控制器)分离
(二) 使用场景
- Web应用程序
- 目前大多Web框架都采用MVC模式,如:Django、Flask、Tornado
二、结构
- Model(模型):模型代表一个存取数据的对象或 JAVA POJO。它也可以带有逻辑,在数据变化时更新控制器。
- View(视图):视图代表模型包含的数据的可视化。
- Controller(控制器):控制器作用于模型和视图上。它控制数据流向模型对象,并在数据变化时更新视图。它使视图与模型分离开。
三、伪代码
python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__doc__ = """
MVC模式
例:学生管理系统,实现学生的注册和查询
"""
class StudentModel:
"""模型(Model)"""
def __init__(self):
self.students = {}
def add_student(self, id, name):
self.students[id] = (id, name)
def get_student(self, id):
return self.students.get(id)
class StudentView:
"""视图(View)"""
def display_student(self, student):
if student:
print(f"ID: {student[0]}, 姓名: {student[1]}")
else:
print("查无此人")
def display_all_students(self, students):
for key, values in students.items():
print(f"ID: {values[0]}, 姓名: {values[1]}")
class StudentController:
"""控制器(Controller)"""
def __init__(self):
self.model = StudentModel()
self.view = StudentView()
def add_student(self, id, name):
self.model.add_student(id, name)
def get_student(self, id):
student = self.model.get_student(id)
self.view.display_student(student)
def get_all_students(self):
students = self.model.students
self.view.display_all_students(students)
if __name__ == "__main__":
"""
ID: 1, 姓名: 张三
查无此人
ID: 1, 姓名: 张三
ID: 2, 姓名: 李四
"""
controller = StudentController()
controller.add_student(1, "张三")
controller.add_student(2, "李四")
controller.get_student(1)
controller.get_student(3)
controller.get_all_students()
四、优缺点
优点
- 重用性:由于模型、视图和控制器各自独立,因此可以重用它们来构建不同的应用程序,提高了代码的重用性。
- 可测试性:每个部分都可以独立进行单元测试,易于测试和调试,提高了代码的质量和可靠性。
- 易于维护和扩展:由于代码的组织结构清晰,因此易于理解、维护和扩展,即使应用程序变得更复杂也能轻松应对。
缺点
- 增加复杂性:将应用程序分为模型、视图和控制器三个部分可能会增加一定的复杂性,特别是在小型应用程序中可能显得过于繁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