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有垃圾回收?
在编程中,动态分配内存是一种常见的操作。当程序动态分配内存后,如果不再需要这部分内存,应该将其释放以便其他程序使用。然而,在手动管理内存的情况下,程序员需要显式地跟踪内存的分配和释放,容易出现内存泄漏(分配的内存未被释放)或者野指针(指向已释放内存的指针)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内存管理问题,引入了垃圾回收机制。
垃圾回收主要回收哪个内存区域?
垃圾回收主要回收堆内存中不再使用的对象。堆内存是用来存储动态分配的内存对象的区域,而栈内存则用来存储局部变量和函数调用信息。
标记的过程:
标记阶段是垃圾回收的一部分,用于标记所有活动对象。这个过程通过从根对象开始,递归遍历对象图,标记所有可以访问到的活动对象,而无法访问到的对象则被标记为垃圾等待回收。
回收的过程:
回收阶段是垃圾回收的另一个关键步骤,目的是将已经标记为垃圾的对象进行回收,并释放它们所占用的内存空间。回收过程可以采用不同的算法,例如标记-清除、复制、标记-整理等。
垃圾回收器有哪些典型实现?
垃圾回收器有多种典型实现,常见的包括:
-
标记-清除(Mark and Sweep):标记出所有活动对象,然后清除未标记的垃圾对象。
-
复制(Copying):将存活的对象复制到另一个空间,清除未复制的对象。
-
标记-整理(Mark and Compact):标记出所有活动对象,然后将它们整理到一端,清除另一端的垃圾对象。
-
分代(Generational):根据对象的存活时间将内存分为不同代,针对不同代采用不同的回收策略。
这些是常见的垃圾回收器实现方式,不同的实现方式在性能和内存利用率上有各自的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