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AM基础知识:前端和后端

在SLAM中前端和后端是被经常提到的一个概念。但是对于前端和后端的理解有着不同的看法,我的理解是:

**前端:**前端负责处理传感器数据,特征提取,进行状态估计和地图构建的初步步骤。

**后端:**后端接受不同时刻的里程计信息,以及回环检测信息,对它们进行优化,得到全局一致的轨迹和地图。

也就是说前端 一般是为了得到当前帧 的一个粗糙的位姿估计,而后端 则是一个规模更大(多帧之间的约束、回环、IMU等其他约束)的优化系统。

以LOAM系列为例:

特征提取、匹配、scan-to-map中利用高斯牛顿求解ICP问题进行状态估计,这些都属于前端部分;回环检测、因子图优化部分则属于后端。

以Fast-LIO系列为例:

在基于滤波的SLAM算法中,使用迭代卡尔曼滤波(Iterative Kalman Filtering)来求解当前帧状态量的步骤通常属于SLAM系统的前端部分。

如果我们把后端看做是一个全局优化或者多个时刻的里程计优化的话,那么因为Fast-LIO系列没有回环,则认为没有后端只有前端。

以ORB-SLAM系列为例:

ORB-SLAM2主要有3大线程,分别是跟踪线程,局部建图线程以及回环检测线程。跟踪线程仅优化当前帧位姿,属于前端视觉里程计部分;局部建图线程会一起优化当前帧及其共视关键帧的位姿和地图点,属于后端优化部分;回环检测线程会优化全局位姿也属于后端优化部分。

相关推荐
尤超宇11 分钟前
基于随机森林的红酒分类与特征重要性分析
算法·随机森林·分类
花火|38 分钟前
算法训练营day58 图论⑧ 拓扑排序精讲、dijkstra(朴素版)精讲
算法·图论
AI_RSER1 小时前
遥感&机器学习入门实战教程|Sklearn 案例④ :多分类器对比(SVM / RF / kNN / Logistic...)
python·算法·机器学习·支持向量机·分类·sklearn
初学小刘1 小时前
机器学习中的聚类与集成算法:从基础到应用
算法·机器学习·聚类
杜子不疼.2 小时前
【LeetCode 415】—字符串相加算法详解
算法·leetcode·职场和发展
仙俊红2 小时前
LeetCode每日一题,2025-08-21
算法·leetcode·职场和发展
楽码2 小时前
傻傻分不清:信息和通信复杂度
网络协议·算法·函数式编程
凳子(刘博浩)2 小时前
机器学习两大核心算法:集成学习与 K-Means 聚类详解
算法·机器学习·集成学习
已读不回1433 小时前
设计模式-工厂模式
前端·算法·代码规范
CoovallyAIHub3 小时前
YOLOv8-SMOT:基于切片辅助训练与自适应运动关联的无人机视角小目标实时追踪框架
深度学习·算法·计算机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