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联调交付(Integrated Joint Debugging and Delivery)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主要涉及将不同的软件模块或组件整合在一起,并进行联合调试和测试,以确保它们能够作为一个整体正常工作。这个过程通常发生在开发周期的后期,目的是识别和修复在模块或组件之间交互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这个阶段,开发团队会将所有开发的独立模块或功能集成到一起,然后执行系统级的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安全性测试等,以确保整个系统能够按照预期那样运行。这有助于发现和解决那些可能在单独测试各个模块时未被发现的问题。
交付是指在成功完成集成联调测试后,将软件产品交付给客户或发布到生产环境的过程。这通常涉及到最终的用户验收测试(UAT),确保软件满足客户的需求和预期。
集成联调交付是确保软件质量和功能性满足最终用户需求的关键步骤。通过这一过程,可以提高软件的稳定性、性能和安全性,为用户提供更加可靠和高效的软件产品。
对python的fastapi来说怎么做集成联调
对于使用Python的FastAPI框架,进行集成联调的方法包括几个关键步骤,旨在确保应用的各个部分能够协同工作,以及与外部服务或数据库正确交互。以下是进行集成联调时可以遵循的步骤:
1. 设计RESTful API接口
- 确保你的FastAPI应用遵循REST原则,定义清晰的资源端点和HTTP动作(GET, POST, PUT, DELETE等)。
- 使用FastAPI的路由装饰器来创建API路由。
2. 使用依赖注入
- 利用FastAPI的依赖注入系统来管理资源,如数据库连接和配置信息。这有助于在测试时替换实际依赖项,例如使用内存数据库代替实际数据库。
3. 单元测试和模拟
- 为应用的独立组件编写单元测试,使用
pytest
和fastapi.testclient
来模拟API请求和响应。 - 使用
unittest.mock
或pytest-mock
来模拟外部服务和数据库的交互,确保在不依赖于外部资源的情况下测试逻辑。
4. 集成测试
- 编写集成测试以验证应用各部分的集成和交互,包括路由、数据库操作和第三方服务调用。
- 可以使用
Docker
容器来运行应用和所有依赖的服务,确保测试环境与生产环境尽可能一致。
5. 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
- 利用GitHub Actions、GitLab CI/CD或Jenkins等工具自动化测试和部署流程。
- 在每次提交代码时自动运行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确保代码改动不会破坏现有功能。
6. 监控和日志
- 在开发和测试环境中使用和生产环境相同的监控和日志记录工具,以便于跟踪问题和性能瓶颈。
- FastAPI应用可以配置中间件来记录请求和响应日志,以及使用像Prometheus这样的工具来监控应用性能。
7. 用户验收测试(UAT)
- 在集成联调成功后,进行用户验收测试以确保应用满足最终用户的需求和预期。
- 可以使用Swagger UI(FastAPI自动生成的API文档)来帮助非技术用户理解和测试API接口。
集成联调是确保FastAPI应用在真实环境中能够正确运行的重要步骤。遵循上述步骤可以帮助你有效地集成和测试你的FastAPI应用,确保高质量的软件交付。
CASE STUDY
举个例子,我这安排了四个人,甲做模块A前端,乙做模块A后端,丙做模块B前端,丁做模块B后端。前端都用uniapp,后端都用FASTAPI,我要怎么让他们在各自电脑上编程完成之后做模块组合
在这种情况下,你有四个开发人员分别负责不同模块的前后端开发。为了确保他们在各自电脑上编程完成之后能顺利进行模块组合,你可以采取以下步骤来促进团队协作和集成联调:
1. 版本控制和代码共享
- 使用Git作为版本控制系统,并在GitHub、GitLab或Bitbucket等平台上创建一个共享的代码仓库。每个模块可以有自己的分支,合并到主分支之前进行代码审查。
- 确保所有开发人员都遵循相同的代码提交和合并规范,以便于代码的集成和版本控制。
2. 定义接口规范
- 在开发开始前,前后端开发者需要协商确定API的接口规范,包括请求和响应的数据格式。这可以通过OpenAPI规范(Swagger)来完成,FastAPI自带对Swagger的支持,可以自动生成API文档。
- 确保前后端开发人员对接口有共同的理解,减少因误解造成的重工。
3. 使用Docker进行本地环境模拟
- 使用Docker来容器化前端和后端的开发环境,确保每个人在本地运行的环境与生产环境尽可能一致。
- 通过Docker Compose,可以定义和运行多个容器的应用服务,便于开发人员在本地测试模块间的交互。
4. 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
- 设置CI/CD流程,当代码推送到远程仓库时自动运行测试,包括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
- 使用Git Hooks或CI/CD工具(如GitHub Actions、GitLab CI/CD)自动化部署到测试环境,便于团队成员查看最新的集成状态。
5. 定期代码审查和同步会议
- 定期进行代码审查,确保代码质量,并且团队成员之间有机会学习彼此的代码风格和最佳实践。
- 定期组织同步会议(如每日站会),讨论进度、遇到的问题和下一步计划,保持团队协作的同步性。
6. 使用API Mocking工具
- 在后端API未开发完成时,前端可以使用API Mocking工具(如Mockoon或Swagger自带的Mock功能)来模拟后端API的响应。
- 这样前端开发不需要等待后端完全完成即可开始工作,有助于并行开发和提高开发效率。
7. 测试和反馈
- 开发过程中,前后端应定期进行集成测试,确保模块之间能够正确交互。
- 使用Postman、Swagger UI等工具测试API接口,确保实现的功能符合预期。
- 快速反馈和修复在集成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GITHUB FOR Desktop分支管理实战



commit 并publish

删除代码然后创建新分支

我这里选了带到新模块


看一看仓库
两个分支的代码都没有影响到main
现在看看怎么合并,合并会怎么样

分支上面是有的

这个保护看样子很有必要

看样子可以设置规则,下次探究
先把注册拉取请求提交了

我先同意了注册

但是这下登录模块里没有注册模块
看看怎么处理
忘记打#了。不过懂了,当然复杂情况还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