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ink RocksDB状态后端优化总结

截至当前,Flink 作业的状态后端仍然只有 Memory、FileSystem 和 RocksDB 三种可选,且 RocksDB 是状态数据量较大(GB 到 TB 级别)时的唯一选择。RocksDB 的性能发挥非常仰赖调优,如果全部采用默认配置,读写性能有可能会很差。

但是,RocksDB 的配置也是极为复杂的,可调整的参数多达百个,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优化方案。如果仅考虑 Flink 状态存储这一方面,我们仍然可以总结出一些相对普适的优化思路。本文先介绍一些基础知识,再列举方法。

**Note:**本文的内容是基于我们在线上运行的 Flink 1.9 版本实践得出的。在1.10版本及以后,由于 TaskManager 内存模型重构,RocksDB 内存默认成为了堆外托管内存的一部分,可以免去一些手动调整的麻烦。如果性能仍然不佳,需要干预,则必须将 state.backend.rocksdb.memory.managed 参数设为 false 来禁用 RocksDB 内存托管。

Stae R/W on RocksDB

RocksDB 作为 Flink 状态后端时的读写逻辑与一般情况略有不同,如下图所示。

Flink 作业中的每一个注册的状态都对应一个列族(column family),即包含自己独立的 memtable 和 sstable 集合。写操作会先将数据写入活动 memtable,写满之后则会转换为不可变 memtable,并 flush 到磁盘中形成 sstable。读操作则会依次在活动 memtable、不可变 memtable、block cache 和 sstable 中寻找目标数据。另外,sstable 也需要通过 compaction 策略进行合并,最终形成分层的 LSM Tree 存储结构,老生常谈了。

特别地,由于 Flink 在每个检查点周期都会将 RocksDB 的数据快照持久化到文件系统,所以自然也就不需要再写预写日志(WAL)了,可以安全地关闭WAL与fsync。

之前笔者已经详细讲解过 RocksDB compaction 策略,并且提到了读放大、写放大和空间放大的概念,对 RocksDB 的调优本质上就是在这三个因子之间取得平衡。而在 Flink 作业这种注重实时性的场合,则要重点考虑读放大和写放大。

Tuning MemTable

memtable 作为 LSM Tree 体系里的读写缓存,对写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值得注意的参数。为方便对比,下文都会将 RocksDB 的原始参数名与 Flink 配置中的参数名一并列出,用竖线分割。

  • write_buffer_size | state.backend.rocksdb.writebuffer.size 单个 memtable 的大小,默认是64MB。当 memtable 大小达到此阈值时,就会被标记为不可变。一般来讲,适当增大这个参数可以减小写放大带来的影响,但同时会增大 flush 后 L0、L1 层的压力,所以还需要配合修改 compaction 参数,后面再提。

  • max_write_buffer_number | state.backend.rocksdb.writebuffer.count memtable 的最大数量(包含活跃的和不可变),默认是2。当全部 memtable 都写满但是 flush 速度较慢时,就会造成写停顿,所以如果内存充足或者使用的是机械硬盘,建议适当调大这个参数,如4。

  • min_write_buffer_number_to_merge | state.backend.rocksdb.writebuffer.number-to-merge 在 flush 发生之前被合并的 memtable 最小数量,默认是1。举个例子,如果此参数设为2,那么当有至少两个不可变 memtable 时,才有可能触发 flush(亦即如果只有一个不可变 memtable,就会等待)。调大这个值的好处是可以使更多的更改在 flush 前就被合并,降低写放大,但同时又可能增加读放大,因为读取数据时要检查的 memtable 变多了。经测试,该参数设为2或3相对较好。

Tuning Block/Block Cache

block 是 sstable 的基本存储单位。block cache 则扮演读缓存的角色,采用 LRU 算法存储最近使用的 block,对读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 block_size | state.backend.rocksdb.block.blocksize block 的大小,默认值为4KB。在生产环境中总是会适当调大一些,一般32KB比较合适,对于机械硬盘可以再增大到128~256KB,充分利用其顺序读取能力。但是需要注意,如果 block 大小增大而 block cache 大小不变,那么缓存的 block 数量会减少,无形中会增加读放大。

  • block_cache_size | state.backend.rocksdb.block.cache-size block cache 的大小,默认为8MB。由上文所述的读写流程可知,较大的 block cache 可以有效避免热数据的读请求落到 sstable 上,所以若内存余量充足,建议设置到128MB甚至256MB,读性能会有非常明显的提升。

Tuning Compaction

compaction 在所有基于 LSM Tree 的存储引擎中都是开销最大的操作,弄不好的话会非常容易阻塞读写。建议看官先读读前面那篇关于 RocksDB compaction 策略的文章,获取一些背景知识,这里不再赘述。

  • compaction_style | state.backend.rocksdb.compaction.style compaction 算法,使用默认的 LEVEL(即 leveled compaction)即可,下面的参数也是基于此。

  • target_file_size_base | state.backend.rocksdb.compaction.level.target-file-size-baseL1层单个 sstable 文件的大小阈值,默认值为64MB。每向上提升一级,阈值会乘以因子 target_file_size_multiplier(但默认为1,即每级sstable最大都是相同的)。显然,增大此值可以降低 compaction 的频率,减少写放大,但是也会造成旧数据无法及时清理,从而增加读放大。此参数不太容易调整,一般不建议设为256MB以上。

  • max_bytes_for_level_base | state.backend.rocksdb.compaction.level.max-size-level-base L1层的数据总大小阈值,默认值为256MB。每向上提升一级,阈值会乘以因子 max_bytes_for_level_multiplier(默认值为10)。由于上层的大小阈值都是以它为基础推算出来的,所以要小心调整。建议设为 target_file_size_base 的倍数,且不能太小,例如5~10倍。

  • level_compaction_dynamic_level_bytes | state.backend.rocksdb.compaction.level.use-dynamic-size 这个参数之前讲过。当开启之后,上述阈值的乘法因子会变成除法因子,能够动态调整每层的数据量阈值,使得较多的数据可以落在最高一层,能够减少空间放大,整个 LSM Tree 的结构也会更稳定。对于机械硬盘的环境,强烈建议开启。

Generic Parameters

  • max_open_files | state.backend.rocksdb.files.open 顾名思义,是 RocksDB 实例能够打开的最大文件数,默认为-1,表示不限制。由于sstable的索引和布隆过滤器默认都会驻留内存,并占用文件描述符,所以如果此值太小,索引和布隆过滤器无法正常加载,就会严重拖累读取性能。

  • max_background_compactions/max_background_flushes | state.backend.rocksdb.thread.num 后台负责 flush 和 compaction 的最大并发线程数,默认为1。注意 Flink 将这两个参数合二为一处理(对应 DBOptions.setIncreaseParallelism() 方法),鉴于 flush 和 compaction 都是相对重的操作,如果 CPU 余量比较充足,建议调大,在我们的实践中一般设为4。

除了上述设置参数的方法之外,用户还可以通过实现 ConfigurableRocksDBOptionsFactory 接口,创建 DBOptions 和 ColumnFamilyOptions 实例来传入自定义参数,更加灵活一些。看官可参考 Flink 预先定义好的几个 RocksDB 参数集(位于 PredefinedOptions 枚举中)获取更多信息。

RocksDB使用场景和特性

存储和访问数百PB的数据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开源的RocksDB就是FaceBook开放的一种嵌入式、持久化存储、KV型且非常适用于fast storage的存储引擎。   传统的数据访问都是RPC,但是这样的话访问速度会很慢,不适用于面向用户的实时访问的场景。随着fast storage的流行,越来越多的应用可以通过在flash中管理数据并快速直接的访问数据。这些应用就需要使用到一种嵌入式的database。   使用嵌入式的database的原因有很多。当数据请求频繁访问内存或者fast storage时,网路延时会增加响应时间,比如:访问数据中心网络耗时可能就耗费50ms,跟访问数据的耗时一样多,甚至更多。这意味着,通过RPC访问数据有可能是本地直接访问耗时的两倍。另外,机器的core数越来越多,storage-IOPS的访问频率也达到了每秒百万次,传统数据库的锁竞争和context 切换会成为提高storage-IOPS的瓶颈。所以需要一种容易扩展和针对未来硬件趋势可以定制化的database,RocksDB就是一种选择。   RocksDB是基于Google的开源key value存储库LevelDB,主要满足以下目标:

1、适用于多cpu场景

商业服务器一般会有很多cpu核,要开发一个随着CPU 核数吞吐量也随之增大的数据库是很困难的,更别提是线性的递增关系。但是,RocksDB是可以高效地运行在多核服务器上。一个优点是RocksDB提供的语义比传统的DBMS更简单。例如:RocksDB支持MVCC,但是仅限于只读的transaction。另一个优点是数据库在逻辑上分片为read-only path和read-write path。这两种方法可以降低锁竞争,而降低锁竞争是支持高并发负载的前提条件。

2、高校利用storage(更高的IOPS、高效的压缩、更少的写磨损)

现在的存储设备都可以支持到每秒10w的随机读,如果有10块存储卡的话就可以支持每秒100w的随机读。RocksDB可以在这种快速存储上高效运行且不会成为性能瓶颈。   和实时更新的B-tree相比,RocksDB有更好的压缩和更小的写放大。RocksDB由于压缩更优,所以占用更少的storage;由于更小的写放大,flash 设备可以更持久。

3、弹性架构,支持扩展

RocksDB支持扩展。比如,我们可以新增一个merge operator,这样就可以使用write-only来替代read-modify-write。然而,read和Write是会增加存储的读写IOPS。在写频繁的负载下,这种措施可以降低IOPS。

4、支持IO-bound、in-memory、write-once

IO-bound workload是指数据库大小远大于内存且频繁地访问storage。in-memory workload是指数据库数据都在内存中且仍然使用storage来持久化存储DB。write-once workload是指大部分的key都只会写入一次或者insert且没有更新操作。现在RocksDB很好支持IO-bound,要想更好地支持in-memory,需要做一些工作。支持write-once的话,还有很多遗留问题待解决。

RocksDB不是一个分布式的DB,而是一个高效、高性能、单点的数据库引擎。RocksDB是一个持久化存储keys和values的c++ library。keys 和values可以是任意的字节流,且按照keys有序存储。后台的compaction会消除重复的和已删除的key。RocksDB的data以log-structured merge tree的形式存储。RocksDB支持原子的批量写入操作以及前向和后向遍历。   RocksDB采用"可插拔式"的架构,所以很容易替换其中的组件,允许用户很容易在不同的负载和硬件设备上进行调优。

1441593_10151976018697200_1580274673_n.png

比如,用户可以添加不同的压缩模块(snappy, zlib, bzip, etc),且使用不同模块时不用修改源码。这可用于在不同负载下通过配置使用不同的压缩算法。同理,用户可以在compaction时加载个性化的compaction filter来处理keys,例如,可以实现DB的key的"expire-time"功能。RocksDB有可插拔式的API,所以应用可以设计个性化的数据结构来cache DB的写数据,典型应用就是prefix-hash,其中一部分key使用hash存储,剩下的key存储在B-tree。storage file的实现也可以定制开发,所以用户可以实现自己的storage file格式。   RocksDB支持两种compaction style(level style和universal style)。这两种style可做读放大、写放大、空间放大之间做tradeoff。compaction也支持多线程,所以打的DB可以支持高性能的compaction。   RocksDB也提供在线的增量备份接口,也支持bloom filters,这可以在range-scan时降低IOPS。   RocksDB可以充分挖掘使用flash的IOPS,在随机读、随机写和bulk load时性能优于LevelDB。在随机写和bulk load时,性能优于LevelDB 10倍,在随机读时性能优于LevelDB 30%。   LevelDB是单线程执行compaction,在特定的server workload下表现堪忧,但是RocksDB在IO-bound workload下性能明显优于LevelDB。在测试中发现,LevelDB发生频繁的write-stall,这严重影响了DB的99%延迟,另外也发现,把文件mmap到OS cache会引入读性能瓶颈。测试表明,应用不能充分使用flash的高性能,这是因为数据的带宽瓶颈引起了LevelDB的写放大。通过提高写速率和降低写放大,可以避免很多问题,同时提高RocksDB性能。 RocksDB的典型场景(低延时访问): 1、需要存储用户的查阅历史记录和网站用户的应用 2、需要快速访问数据的垃圾检测应用 3、需要实时scan数据集的图搜索query 4、需要实时请求Hadoop的应用 5、支持大量写和删除操作的消息队列

相关推荐
Data跳动3 小时前
Spark内存都消耗在哪里了?
大数据·分布式·spark
woshiabc1114 小时前
windows安装Elasticsearch及增删改查操作
大数据·elasticsearch·搜索引擎
lucky_syq5 小时前
Saprk和Flink的区别
大数据·flink
lucky_syq5 小时前
流式处理,为什么Flink比Spark Streaming好?
大数据·flink·spark
袋鼠云数栈5 小时前
深入浅出Flink CEP丨如何通过Flink SQL作业动态更新Flink CEP作业
大数据
小白学大数据6 小时前
如何使用Selenium处理JavaScript动态加载的内容?
大数据·javascript·爬虫·selenium·测试工具
15年网络推广青哥6 小时前
国际抖音TikTok矩阵运营的关键要素有哪些?
大数据·人工智能·矩阵
节点。csn7 小时前
Hadoop yarn安装
大数据·hadoop·分布式
arnold667 小时前
探索 ElasticSearch:性能优化之道
大数据·elasticsearch·性能优化
NiNg_1_2348 小时前
基于Hadoop的数据清洗
大数据·hadoop·分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