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域驱动设计(DDD)是什么,有什么用?

领域驱动设计常有听说,但是这具体是个什么呢?有没有小伙伴和我一样,只是听其名,不知其所然的?最近浅浅的研究了一下,稍微入个门。

首先呢领域驱动设计(DDD) 是一种软件开发方法论,旨在解决复杂软件系统中的设计问题。它强调对业务领域的深入理解,并将这种理解反映到软件模型中。DDD 可以帮助团队将业务领域的复杂性分解为可管理的部分,并在软件设计中使用这些部分。

主要概念

那么,说说它的主要概念:

  1. 领域模型:领域模型是对业务领域的抽象描述,它反映了业务领域中的各种概念、规则和过程。这个模型不仅存在于代码中,还存在于开发团队和业务专家之间的共识中。
  2. 限界上下文:限界上下文定义了领域模型的边界,指明了不同模型之间的关系和交互。每个限界上下文都有自己的领域模型,可以与其他上下文中的模型保持分离。
  3. 聚合:聚合是一组相关对象的集合,它们被视为一个单元来进行事务处理。聚合通过聚合根来管理内部对象,对外暴露有限的接口,以维护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4. 实体和值对象:实体是具有唯一标识的对象,而值对象则是根据其属性进行比较的对象。实体和值对象都是领域模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用于表示业务概念和规则。
  5. 领域事件:领域事件是领域中发生的重要事情,它们可以被用来通知其他部分系统关于状态变化的信息。

主要用途

再说说主要用途:

  1. 理清业务复杂性:DDD 帮助团队理解和管理业务领域的复杂性,将其分解为可管理的部分,从而更好地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
  2. 建立通用语言:通过限界上下文和领域模型,DDD 促进开发团队和业务专家之间的沟通,并建立共享的通用语言,从而避免沟通障碍和误解。
  3. 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通过良好的领域建模和设计,DDD 可以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使系统更容易理解、修改和扩展。
  4. 增强软件的业务相关性:DDD 将业务领域置于设计的核心位置,使得软件系统更加贴近业务需求和业务逻辑,从而提高软件的业务相关性和价值。

这样看来,DDD 是一种以业务领域为中心的设计方法,它帮助开发团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业务问题,从而构建出更具灵活性、可维护性和业务相关性的软件系统。

举个栗子

纯概念的话是不是看的云里雾里的,别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示例来详细说明领域驱动设计(DDD)是如何运作的。

假设我们要开发一个在线图书销售系统。我们将使用DDD方法来设计和实现这个系统。

1.定义领域模型

首先,我们需要定义领域模型,来理解业务领域中的关键概念和实体。在这里,关键概念可能包括书籍、作者、订单和客户。每个概念都有其自己的属性和行为。下面详细说说:

  • 图书
    • 属性
      • ISBN(国际标准书号)
      • 标题
      • 作者(可以是多个作者)
      • 出版日期
      • 价格
    • 行为
      • 获取书籍信息
  • 作者
    • 属性
      • 姓名
      • 电子邮件
    • 行为
      • 获取作者信息
  • 订单
    • 属性
      • 订单号
      • 客户信息
      • 订单状态(待处理、已支付、已发货等)
      • 订单创建日期
      • 订单总额
    • 行为
      • 添加商品到订单
      • 从订单中移除商品
      • 更新订单状态
  • 客户
    • 属性
      • 用户ID
      • 姓名
      • 电子邮件
      • 地址
    • 行为
      • 更新个人信息
      • 查看订单历史记录

2.限界上下文划分

接下来,我们将业务领域划分为不同的限界上下文,以便更好地组织和管理领域模型。例如,我们可以有一个限界上下文负责管理书籍和作者信息,另一个限界上下文负责处理订单和客户信息。下面详细说说:

  1. 图书管理上下文
    • 负责管理书籍和作者信息的上下文。在这个上下文中,主要关注书籍和作者的属性、行为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 包含图书和作者两个核心实体,以及与它们相关的属性和行为。
    • 该上下文可以处理图书的添加、编辑、删除,作者的添加、编辑、删除等操作。
  2. 订单管理上下文
    • 负责处理订单和客户信息的上下文。在这个上下文中,主要关注订单、客户以及与订单处理相关的功能。
    • 包含订单和客户两个核心实体,以及与它们相关的属性和行为。
    • 该上下文可以处理订单的创建、更新、取消,客户信息的管理,以及订单状态的更新等操作。
  3. 购物流程上下文
    • 负责处理购物车、支付和配送等与购物流程相关的功能。在这个上下文中,主要关注购物车、支付和配送等实体及其相关功能。
    • 包含购物车、支付、配送等实体,以及与它们相关的属性和行为。
    • 该上下文可以处理购物车商品的添加、移除,支付订单,配送商品等操作。

3.聚合和实体

在每个限界上下文中,我们可以定义聚合和实体。例如,在书籍和作者的上下文中,我们可以将书籍和作者作为聚合根,每本书和每个作者作为实体。这些实体具有唯一的标识和属性,例如书籍可能有标题、作者和价格等属性。

  1. 图书管理上下文
    • 聚合根: 在图书管理上下文中,我们可以将"书籍"作为聚合根。书籍聚合根负责管理书籍的生命周期,并包含与书籍相关的所有信息和行为。例如,书籍聚合根可以包含书籍的标题、作者、出版日期、价格等属性,以及对书籍的添加、编辑、删除等操作。
    • 实体: 在这个上下文中,每本书和每个作者都可以作为一个实体。每本书和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的唯一标识和属性。例如,书籍实体可以包含标题、作者、价格等属性,而作者实体可以包含姓名、国籍等属性。
  2. 订单管理上下文
    • 聚合根: 在订单管理上下文中,我们可以将"订单"作为聚合根。订单聚合根负责管理订单的生命周期,并包含与订单相关的所有信息和行为。例如,订单聚合根可以包含订单号、客户信息、订单状态、订单项等属性,以及对订单的创建、更新、取消等操作。
    • 实体: 在这个上下文中,每个订单和每个客户都可以作为一个实体。每个订单和每个客户都有自己的唯一标识和属性。例如,订单实体可以包含订单号、订单状态、订单项等属性,而客户实体可以包含客户ID、姓名、地址等属性。
  3. 购物流程上下文
    • 聚合根: 在购物流程上下文中,我们可以将"购物车"作为聚合根。购物车聚合根负责管理购物车的生命周期,并包含与购物车相关的所有信息和行为。例如,购物车聚合根可以包含购物车ID、购物车项等属性,以及对购物车商品的添加、移除等操作。
    • 实体: 在这个上下文中,购物车项、支付、配送等可以作为实体。每个购物车项、支付、配送都有自己的唯一标识和属性。例如,购物车项实体可以包含商品ID、数量等属性,支付实体可以包含支付方式、金额等属性,配送实体可以包含配送地址、配送状态等属性。

4.值对象

在我们的示例中,可能存在一些值对象,例如书籍的ISBN号码或订单中的邮寄地址。这些值对象通常是不可变的,可以作为实体的属性或独立对象使用。下面详细说说:

  1. ISBN号码: 在图书管理上下文中,书籍的ISBN号码可以作为一个值对象。ISBN号码是书籍的唯一标识符,它通常由数字和短划线组成,具有特定的格式规范。ISBN号码一旦分配,就不会改变,因此它适合作为值对象。
  2. 邮寄地址: 在订单管理上下文中,订单中的邮寄地址可以作为一个值对象。邮寄地址包含收件人姓名、街道地址、城市、州/省、邮政编码等信息,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地址对象。邮寄地址通常在订单创建时确定,并且在订单生命周期内保持不变,因此它适合作为值对象。
  3. 购物车项: 在购物流程上下文中,购物车项也可以被视为值对象。购物车项包含商品ID和数量等信息,它们共同确定了购物车中的每个商品。购物车项在被添加到购物车后通常不会被修改,因此可以看作是不可变的值对象。

这些值对象具有以下特点:

  • 不可变性: 一旦创建,其值不可更改。
  • 标识: 通常由其属性值来唯一确定。
  • 值语义: 它们的相等性通常基于其属性值而不是对象的身份。

5.领域服务和领域事件

我们可以定义一些领域服务来处理领域内的复杂业务逻辑,例如计算书籍的库存或处理订单的支付过程。此外,我们可以识别领域事件,如订单被确认或库存不足,以便通知系统中的其他部分。

  1. 计算书籍的库存:可以定义一个名为InventoryService的领域服务,用于处理书籍库存的增减和查询操作。该服务可以接收书籍实体作为参数,并根据具体的业务规则来更新库存数量。
  2. 处理订单的支付过程:可以定义一个名为PaymentService的领域服务,用于处理订单的支付过程。该服务可以接收订单实体作为参数,并根据不同的支付方式和状态来执行支付逻辑。

此外,还可以识别领域事件来通知系统中的其他部分发生了特定的业务事件。例如,当订单被确认时,可以触发一个名为OrderConfirmedEvent的领域事件,以便通知系统中其他相关组件进行后续处理。类似地,当库存不足时,可以触发一个名为InventoryShortageEvent的领域事件,以便通知相关组件进行库存补充或其他操作。通过使用领域事件,可以更好地实现领域模型中的业务流程和交互逻辑。

6.应用层和基础设施层

最后,我们可以将领域模型集成到应用程序的不同层中。应用层负责协调领域对象之间的交互,并将其映射到持久化存储中。基础设施层负责与外部系统交互,如数据库或第三方服务。

领域驱动设计(DDD)是一种软件开发方法,它的核心思想是:把我们要做的软件看成是一个小世界,这个小世界里有它自己的规则、概念和行为。在这个方法里,我们不只是简单地写代码,而是先搞清楚这个小世界里的规则和关系,然后再把这些规则和关系用代码表达出来。

总的来说,DDD就是一种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软件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把这些问题用代码表达出来的方法。

相关推荐
一只叫煤球的猫1 小时前
写代码很6,面试秒变菜鸟?不卖课,面试官视角走心探讨
前端·后端·面试
bobz9652 小时前
tcp/ip 中的多路复用
后端
bobz9652 小时前
tls ingress 简单记录
后端
皮皮林5513 小时前
IDEA 源码阅读利器,你居然还不会?
java·intellij idea
你的人类朋友3 小时前
什么是OpenSSL
后端·安全·程序员
bobz9653 小时前
mcp 直接操作浏览器
后端
前端小张同学6 小时前
服务器部署 gitlab 占用空间太大怎么办,优化思路。
后端
databook6 小时前
Manim实现闪光轨迹特效
后端·python·动效
武子康7 小时前
大数据-98 Spark 从 DStream 到 Structured Streaming:Spark 实时计算的演进
大数据·后端·spark
该用户已不存在7 小时前
6个值得收藏的.NET ORM 框架
前端·后端·.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