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针数组
什么是指针数组,他是一个数组,数组的元素是指针。但是指针也有多种数据类型,有数组指针、函数指针、整形指针、字符串指针。
现在我就使用函数指针来写代码,也就是函数指针数组的应用代码:
c
#include <stdio.h>
int add(int a, int b){
return a+b;
}
int sub(int a,int b){
return a - b;
}
int mul(int a,int b){
return a * b;
}
int main(){
// 函数指针数组的声明定义
int (*funPointerArr[3])(int a,int b) = {
add,
sub,
mul
};
int index = 0;
int num1,num2,result=0;
while(1){
printf("please input a number you want to calculator according to below tip:\r\n");
printf("---------------------------\r\n");
printf("--------add:0--------------\r\n");
printf("--------sub:1--------------\r\n");
printf("--------mul:2--------------\r\n");
printf("---------------------------\r\n");
scanf("%d",&index);
printf("please two number you want to operation:\r\n");
scanf("%d %d",&num1,&num2);
result = funPointerArr[index](num1,num2);
printf("result is %d\r\n",result);
}
}
数组指针
在理解数组指针之前,我们需要知道一些基本知识,那就是指针的概念是什么?
指针本质是地址,地址唯一标识一块内存空间,存储的是不同数据类型的变量的地址
[ int , double ] , 当然也可以是函数,或者数组,结构体等等。
在本文中,我只介绍,数组指针。
数组指针,顾名思义,这个指针存储的是指向数组的指针,也就是整块数组的首地址。如果对数组指针 + 1/ -1 则会自动指向下一个数组。
指针的大小是固定的 4 / 8 个字节 【 32位平台,64位平台 】
现在开始,首先我们引入二维数组的定义:二维数组在概念上是二维的,有行有列,但在内存中所有的元素都是连续排列的,以下面的二维数组为例:
拓展 :
C语言指针可以加减运算,这里
+ / - N 运算
的操作是,按照C语言指向数据类型的Sizeof( type ) * N
的内存空间,-
减法也一样
举例说明:
cunsigned char numArr[4] = { 1,2,3,4 }; unsigned char *byte1 = &numArr[0]; // 输出2 , 因为byte1 是指向unsigned char (1字节)数据类型的指针,所以+1,就指向 ( 1 * 1字节 ) printf("%d\r\n",*(byte1+1));
例子2:
c
int main (){
int myArr[3][4] = {
{ 1,2,3,4 },
{ 5,6,7,8 },
{ 9,10,11,12 },
};
printf(" myArr sizeof is : %d\r\n",sizeof(myArr)); // 48 byte ( 对数组名取sizeof大小是特殊情况,因为他是二维数组名,使用sizeof表示整个数组的内存大小 )
printf(" myArr[0] sizeof is : %d\r\n",sizeof(myArr[0])); // 16 byte
printf(" myArr[0] + 1 sizeof is : %d\r\n",sizeof(myArr[0] + 1)); // 8 ,这里8是指针的大小,因为我的电脑是64bit
printf("value: %d\r\n",*(myArr[0] + 1)); // 这里输出的是myArr[0] 后面的元素的数据: 2
printf("value: %d\r\n",sizeof(myArr[0][1])); // 4
printf("value: %d\r\n",sizeof(myArr[0][0])); // 4
printf(" myArr[1] sizeof is : %d\r\n",sizeof(myArr[1])); // 16
printf(" myArr[2] sizeof is : %d\r\n",sizeof(myArr[2])); // 16
printf("myArr: %p\r\n",myArr); // DF0
printf("myArr + 1: %p\r\n",myArr+1); // E00 ( E00 - DF0 = 10h = 16 = 4 * 4 )
return 0;
}
c
int a[3][4]={
{1,2,3,4},
{5,6,7,8},
{9,10,11,12}
};
从概念上理解,a的分布就像一个矩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从内存上理解,整个数组占用一块连续的内存

C语言中的二维数组是按行排列的,也就是先存放 a[0] 行,再存放 a[1] 行,最后存放 a[2] 行;每行中的 4 个元素也是依次存放。数组 a 为 int 类型,每个元素占用 4 个字节,整个数组共占用 4×(3×4) = 48 个字节。
C语言允许把一个二维数组分解成多个一维数组来处理。对于数组 a,它可以分解成三个一维数组,即 a[0]、a[1]、a[2]。每一个一维数组又包含了 4 个元素,例如 arr[0] 包含 a[0][0]、a[0][1]、a[0][2]、a[0][3]。
假设数组a中第0个元素的地址为1000,那么每个一维数组的首地址如下图所示
这是 指针 a
的指向位置
这是指针a[ 0 ] / a[ 1 ] / a[ 2 ]
指针的指向(他们的数据类型为 int *p
【指向整型的指针】)
为了更好的理解指针和二维数组的关系,我们先来定义一个指向 a 的指针变量 p:
int (*p)[4] = a ;
括号中的*表明 p 是一个指针,它指向一个数组,数组的类型为int [4],这正是 a 所包含的每个一维数组的类型。
\]的优先级高于\*,()是必须要加的,如果赤裸裸地写作int \*p\[4\],那么应该理解为int \*(p\[4\]),p 就成了一个指针数组,而不是二维数组指针。
**对指针进行加法(减法)运算时,它前进(后退)的步长与它指向的数据类型有关** ,p 指向的数据类型是int \[4\],那么p+1就前进 4×4 = 16 个字节,p-1就后退 16 个字节,这正好是数组 a 所包含的每个一维数组的长度。也就是说,p+1会使得指针指向二维数组的下一行,p-1会使得指针指向数组的上一行。**数组名 a 在表达式中也会被转换为和 p 等价的指针!**
概念图如以下所示:

下面我们就来探索一下如何使用指针 p 来访问二维数组中的每个元素。按照上面的定义
1. p指向数组 a 的开头,也即第 0 行;p+1前进一行,指向第 1 行。
2. \*(p+1)表示取地址上的数据,也就是整个第 1 行数据。注意是一行数据,是多个数据,不是第 1 行中的第 0 个元素,下面的运行结果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c
#inclu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