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之命令模式(上)

命令模式
1)概述
1.定义

命令模式(Command Pattern) 将一个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可以用不同的请求对客户进行参数化;对请求排队或者记录请求日志,以及支持可撤销的操作。

2.作用

命令模式可以将请求发送者和接收者完全解耦,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没有直接引用关系,发送请求的对象只需要知道如何发送请求,而不必知道如何完成请求。

3.结构图

通过命令类来降低发送者和接收者的耦合度,请求发送者只需指定一个命令对象,再通过命令对象来调用请求接收者的处理方法。

4.角色

Command(抽象命令类):抽象命令类一般是抽象类或接口,在其中声明了用于执行请求的execute()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调用请求接收者的相关操作。

ConcreteCommand(具体命令类):具体命令类是抽象命令类的子类,实现了在抽象命令类中声明的方法,它对应具体的接收者对象,将接收者对象的动作绑定其中,在实现execute()方法时,将调用接收者对象的相关操作(Action)。

Invoker(调用者):调用者即请求发送者,它通过命令对象来执行请求,一个调用者并不需要在设计时确定其接收者,因此它只与抽象命令类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在程序运行时可以将一个具体命令对象注入其中,再调用具体命令对象的execute()方法,从而实现间接调用请求接收者的相关操作。

Receiver(接收者):接收者执行与请求相关的操作,它具体实现对请求的业务处理。

5.核心

命令模式的本质是对请求进行封装,一个请求对应于一个命令,将发出命令的责任和执行命令的责任分割开。

命令模式的关键在于引入了抽象命令类,请求发送者针对抽象命令类编程,只有实现了抽象命令类的具体命令才与请求接收者相关联。

6.代码实现

抽象命令类

复制代码
abstract class Command {
	public abstract void execute();
}

具体命令类

复制代码
public class ConcreteCommand extends Command {
  //维持一个对请求接收者对象的引用
	private Receiver receiver; 
 
	public void execute() {
	  //调用请求接收者的业务处理方法action()
		receiver.action(); 
	}
}

请求发送者

复制代码
public class Invoker {
	private Command command;
	
    //构造注入
	public Invoker(Command command) {
		this.command = command;
	}
	
    //设值注入
	public void setCommand(Command command) {
		this.command = command;
	}
	
	//业务方法,用于调用命令类的execute()方法
	public void call() {
		command.execute();
	}
}

请求接收者

复制代码
public class Receiver {
	public void action() {
		//具体操作
	}
}
相关推荐
李广坤1 天前
状态模式(State Pattern)
设计模式
李广坤1 天前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
设计模式
李广坤1 天前
中介者模式(Mediator Pattern)
设计模式
李广坤1 天前
迭代器模式(Iterator Pattern)
设计模式
李广坤1 天前
解释器模式(Interpreter Pattern)
设计模式
阿无,1 天前
java23种设计模式之前言
设计模式
Asort1 天前
JavaScript设计模式(八):组合模式(Composite)——构建灵活可扩展的树形对象结构
前端·javascript·设计模式
数据智能老司机1 天前
数据工程设计模式——数据基础
大数据·设计模式·架构
笨手笨脚の2 天前
设计模式-代理模式
设计模式·代理模式·aop·动态代理·结构型设计模式
Overboom2 天前
[C++] --- 常用设计模式
开发语言·c++·设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