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PC架构设计简单理解

互联网发展早期,业务场景差异大,试错迭代速度很快。这导致其后台服务使用的语言技术栈、开发框架、通信协议、服务治理系统、运维平台等或多或少存在差异。

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跨业务合作越来越多,组织架构调整也愈发频繁。技术体系差异,特别是开发框架的不统一,给业务互通带来巨大成本,也导致开发和运营的效率难以快速提高。

同时,随着云原生技术的发展,业务越来越多地使用开源技术和云组件。拥抱云原生已经是一种主流趋势。

上述问题在腾讯内部也同样存在,且因为规模大、业务类型多,更加难以解决,更必须解决。tRPC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插件化设计

既要与存量技术体系互联互通,又要适配云原生技术并且快速发展。这就要求开发框架必须具备开放性和可扩展性。为了达到这个目的,tRPC在架构设计上采用插件化设计思想。

tRPC插件化在整体设计上遵循如下的思想:

首先tRPC对框架整体进行分层和模块化,并把核心功能模块抽象封装成一个个独立的插件。然后由框架来负责这些独立插件的串联和拼装,从而实现框架所要支持的功能和特性。

在具体实现上,则采用以下的关键技术

  1. 基于接口机制的插件工厂;
  2. 基于AOP思想的拦截器;

插件工厂

插件工厂的整体实现思路是框架只定义插件的标准接口,并提供注册能力,不做具体实现。与外部服务互通,或者对接某个服务治理系统时,只需要开发对应的具体插件即可。

例如: 框架对多协议的支持,定义了统一的Codec,不同协议只需要按照Codec接口即可实现即可。

例如: 框架对接不同名字服务系统,定义了统一的Registry和Selector抽象接口,对接不同的名字服务系统时只需要按照Registry和Selector接口即可实现即可。

通过插件工厂的设计,可以带来以下的好处:

  • 对于框架侧: 框架只定义标准接口,没有任何插件实现,与具体平台完全解耦;

  • 对于平台侧: 只需要按照框架插件标准接口即可实现插件,即可将平台的能力融入到框架中;

  • 对于用户侧: 业务开发只需要通过配置进行使用,对用户透明;

拦截器

为了使tRPC框架有更强的可扩展性,满足业务个性化的需求(比如:Metrics监控、日志收集、链路跟踪、参数校验、请求回放、故障注入等),tRPC借鉴了java面向切面(AOP)的编程思想,支持了拦截器Filter。

Filter整体实现的思路是在框架处理RPC请求的流程上设置埋点,然后通过在埋点地方插入一系列的Filter。具体实现上,不同语言有所不同,cpp采用数组遍历的方式,go采用递归的方式,java采用链式的方式。

Filter工作流程如下图:

Filter的最终目的是让业务逻辑与框架进行解耦,并允许各自进行内聚性开发,可以在不修改框架代码的情况下,给业务程序动态添加或替换个性化的功能。

插件化架构

有了上面插件化的关键技术支持,接下来我们看看tRPC插件化架构是怎样设计的。

总体架构设计

tRPC多语言的总体架构设计如下:

总体架构由 "框架核心 " 和 "插件" 两部分组成。 其中虚线框内为tRPC,中间的红色实线框为框架核心,蓝色框为插件部分。

框架核心又可以分三层:

  • 通信层: 负责数据的传输和协议的编解码,框架内置支持tcp、udp等通信协议,传输协议采用基于Protocol Buffers的tRPC协议来承载RPC调用,支持通过Codec插件来使用其它传输协议;

  • 服务治理层: 负责将服务治理功能抽象成插件,通过调用插件和外部服务治理系统进行对接,实现服务发现、负载均衡、监控、调用链等功能;

  • 调用层: 封装服务和服务代理实体,提供RPC调用接口,支持业务用同步、异步、单向以及流式调用等方式进行服务间调用;

此外框架还提供了Admin管理接口,方便用户或者运营平台可以通过调用Admin接口对服务进行管理。 管理接口包括更新配置、查看版本、修改日志级别、查看框架运行时信息等功能,同时框架也支持用户自定义管理接口,以满足业务定制化需求。

插件则是框架核心和外部服务治理组件串联起来的桥梁,按功能大致分为下面几类插件:

  • Codec: 提供协议编解码相关的接口,允许通过插件的方式来扩展业务协议、序列化方式、数据压缩方式等协议处理;
  • Naming:提供了服务注册(Registry)、服务发现(Selector)、负载均衡(LoadBalance)、熔断(CircuitBreaker)等能力封装,用于对接各种名字服务系统;
  • Config:提供了配置读取相关的接口,支持读取本地配置文件、远程配置中心配置等,允许插件式扩展支持不同格式的配置文件、不同的配置中心,支持reload、watch配置更新;
  • Metrics:提供了监控上报的能力,支持常见的单维上报,如Counter、Gauge等,也支持多维上报,允许通过扩展对接不同的监控系统;
  • Logging:提供了通用的日志采集接口,允许通过插件的方式来扩展日志实现,输出到远程;
  • Tracing:提供了分布式跟踪能力,允许通过插件的方式上报到调用链系统;
  • Telemetry:提供了采集和上报遥测数据的能力,是一个集成了链路追踪(Tracing)、监控上报(Metrics)、日志采集(Logging)三大功能的插件;

具体插件实现时,一边需要按框架标准接口实现插件,注册到框架核心,并完成插件实例化;另一边具体插件还需要使用外部服务治理服务的SDK或API,实现如服务发现、负载均衡、监控、调用链等功能。

具体架构设计

在讲具体架构设计之前,我们先看看RPC的过程是怎样的。从开发者角度来说,它可以让你像本地函数调用一样进行跨节点的函数调用,通常一个完整的RPC过程如下图:

上图描述了一个RPC调用必须要经过的环节。基于此共性,我们把框架在横向上分为服务端和客户端,在纵向进行分层。其中,纵向上的服务端大致分为Transport、Codec、Service和Filter层,客户端分为Transport、Codec、ServiceProxy、Filter层,具体设计如下图:

在这张图中,我们新增了一层Filter层(拦截器),其主要目的是采用AOP的思想,把业务个性化的需求(比如:校验校验、请求回放、故障注入等)、以及服务治理的大部分功能(比如:监控指标上报,调用链跟踪,远程日志,鉴权等)以横切关注点的方式,插入到请求/响应处理的流程中,通过这样的设计来增强框架的可扩展性。

同时系统对每一层进行模块化拆分,采用插件化的实现,框架通过基于接口编程的思想,串联RPC的全流程。对于一些模块,框架也采用了更细粒度的模块拆分。比如:Selector模块被细分为服务发现、服务路由、负载均衡和熔断等子模块,Codec层也被细分为编解码、序列化、压缩三个子模块。

通过上面整体的分层设计,具体模块的插件化实现和细粒度的模块拆分,使框架具备很强的扩展性和开放性。业务可以灵活替换插件,实现与不同系统的对接,也可以进行业务个性化定制能力实现。

相关推荐
夜月行者15 分钟前
如何使用ssm实现民族大学创新学分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vue
java·后端·ssm
艾伦~耶格尔30 分钟前
IDEA 配置 Git 详解
java·ide·git·后端·intellij-idea
customer0843 分钟前
【开源免费】基于SpringBoot+Vue.JS洗衣店订单管理系统(JAVA毕业设计)
java·vue.js·spring boot·后端·开源
星浩前进中1 小时前
基于Springboot+VUE的二手奢侈品商城的设计与实现
vue.js·spring boot·后端
沓沓7811 小时前
java解决跨域问题时的403报错
java·后端
赐你岁月如歌1 小时前
如何使用ssm实现政务大厅管理系统+vue
java·后端·ssm
Muroidea5 小时前
spring boot jar 分离自动部署脚本
spring boot·后端·jar
小帅吖10 小时前
浅析Golang的Context
开发语言·后端·golang
2401_8574396911 小时前
春潮涌动:构建“衣依”服装销售平台的Spring Boot之旅
java·spring boot·后端
2401_8543910811 小时前
Spring Boot与足球青训后台系统的协同
java·spring boot·后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