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Android面试]_15_Android为什么使用Binder?

Android为什么使用Binder?用 Linux原有的IPC不行吗?

本人今年参加了很多面试,也有幸拿到了一些大厂的offer,整理了众多面试资料,后续还会分享众多面试资料。

整理成了面试系列,由于时间有限,每天整理一点,后续会陆续分享出来,感兴趣的朋友可关注+收藏

(1)从性能角度考虑

Binder传输只需要一次拷贝;使用管道、消息队列、Socket需要两次,共享内存方式一次内存拷贝都不需要。从性能角度来说,Binder性能仅次于共享内存,可共享内存使用复杂。

(2)从稳定性角度考虑

Binder是基于C/S架构的,Client端有什么需求,直接发送给Server端去完成,架构清晰明朗,Server端与Client端相对独立,稳定性较好;而共享内存实现方式复杂,没有客户与服务端之别, 需要充分考虑到访问临界资源的并发同步问题,否则可能会出现死锁等问题;从这稳定性角度看,Binder架构优越于共享内存。

(3)从安全性角度考虑

传统Linux IPC的接收方无法获得对方进程可靠的UID/PID,从而无法鉴别对方身份,完全由上层协议来确保。

Android为每个安装好的应用程序分配了自己的UID,故进程的UID是鉴别进程身份的重要标志,前面提到C/S架构,Android系统中对外只暴露Client端,Client端将任务发送给Server端,Server端会根据权限控制策略,判断UID/PID是否满足访问权限,目前权限控制很多时候是通过弹出权限询问对话框,让用户选择是否运行。Android 6.0,也称为Android M,在6.0之前的系统是在App第一次安装时,会将整个App所涉及的所有权限一次询问,只要留意看会发现很多App根本用不上通信录和短信,但在这一次性权限权限时会包含进去,让用户拒绝不得,因为拒绝后App无法正常使用,而一旦授权后,应用便可以胡作非为。

针对这个问题,google在Android M做了调整,不再是安装时一并询问所有权限,而是在App运行过程中,需要哪个权限再弹框询问用户是否给相应的权限,对权限做了更细地控制,让用户有了更多的可控性

传统IPC只能由用户在数据包里填入UID/PID;另外,可靠的身份标记只有由IPC机制本身在内核中添加。其次传统IPC访问接入点是开放的,无法建立私有通道。从安全角度,Binder的安全性更高。

相关推荐
这里是小悦同学呀!9 分钟前
python学习day2
java·python·学习
ShineSpark2 小时前
C++面试3——const关键字的核心概念、典型场景和易错陷阱
c++·算法·面试
鸿蒙布道师2 小时前
鸿蒙NEXT开发动画案例9
android·ios·华为·harmonyos·鸿蒙系统·arkui·huawei
菠萝崽.2 小时前
RabbitMQ高级篇-MQ的可靠性
java·分布式·后端·消息队列·rabbitmq·异步编程
万叶学编程3 小时前
@RequestParam 和 @RequestBody、HttpServletrequest 与HttpServletResponse
java
zfj3213 小时前
H2数据库源码学习+debug, 数据库 sql、数据库引擎、数据库存储从此不再神秘
java·数据库·sql·学习·数据库底层原理
爱吃涮毛肚的肥肥(暂时吃不了版)4 小时前
仿腾讯会议——音频服务器部分
c++·qt·面试·职场和发展·音视频·腾讯会议
编程、小哥哥4 小时前
Java面试实战:从Spring Boot到分布式缓存的深度探索
java·spring boot·redis·微服务·grpc·缓存技术·面试技巧
在未来等你4 小时前
互联网大厂Java求职面试:Spring AI与大模型交互的高级模式与自定义开发
java·微服务·云原生·大模型·spring ai
奔跑吧 android4 小时前
【android bluetooth 协议分析 01】【HCI 层介绍 8】【ReadLocalVersionInformation命令介绍】
android·bluetooth·hci·bt·hcicmd·readlocalver·bt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