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Android面试]_15_Android为什么使用Binder?

Android为什么使用Binder?用 Linux原有的IPC不行吗?

本人今年参加了很多面试,也有幸拿到了一些大厂的offer,整理了众多面试资料,后续还会分享众多面试资料。

整理成了面试系列,由于时间有限,每天整理一点,后续会陆续分享出来,感兴趣的朋友可关注+收藏

(1)从性能角度考虑

Binder传输只需要一次拷贝;使用管道、消息队列、Socket需要两次,共享内存方式一次内存拷贝都不需要。从性能角度来说,Binder性能仅次于共享内存,可共享内存使用复杂。

(2)从稳定性角度考虑

Binder是基于C/S架构的,Client端有什么需求,直接发送给Server端去完成,架构清晰明朗,Server端与Client端相对独立,稳定性较好;而共享内存实现方式复杂,没有客户与服务端之别, 需要充分考虑到访问临界资源的并发同步问题,否则可能会出现死锁等问题;从这稳定性角度看,Binder架构优越于共享内存。

(3)从安全性角度考虑

传统Linux IPC的接收方无法获得对方进程可靠的UID/PID,从而无法鉴别对方身份,完全由上层协议来确保。

Android为每个安装好的应用程序分配了自己的UID,故进程的UID是鉴别进程身份的重要标志,前面提到C/S架构,Android系统中对外只暴露Client端,Client端将任务发送给Server端,Server端会根据权限控制策略,判断UID/PID是否满足访问权限,目前权限控制很多时候是通过弹出权限询问对话框,让用户选择是否运行。Android 6.0,也称为Android M,在6.0之前的系统是在App第一次安装时,会将整个App所涉及的所有权限一次询问,只要留意看会发现很多App根本用不上通信录和短信,但在这一次性权限权限时会包含进去,让用户拒绝不得,因为拒绝后App无法正常使用,而一旦授权后,应用便可以胡作非为。

针对这个问题,google在Android M做了调整,不再是安装时一并询问所有权限,而是在App运行过程中,需要哪个权限再弹框询问用户是否给相应的权限,对权限做了更细地控制,让用户有了更多的可控性

传统IPC只能由用户在数据包里填入UID/PID;另外,可靠的身份标记只有由IPC机制本身在内核中添加。其次传统IPC访问接入点是开放的,无法建立私有通道。从安全角度,Binder的安全性更高。

相关推荐
Antonio9158 分钟前
【音视频】Android NDK 与.so库适配
android·音视频
一只乔哇噻22 分钟前
java后端工程师进修ing(研一版‖day44)
java·开发语言·学习·算法
老华带你飞29 分钟前
畅阅读小程序|畅阅读系统|基于java的畅阅读系统小程序设计与实现(源码+数据库+文档)
java·数据库·vue.js·spring boot·小程序·毕设·畅阅读系统小程序
在未来等你1 小时前
Kafka面试精讲 Day 16:生产者性能优化策略
大数据·分布式·面试·kafka·消息队列
卓码软件测评3 小时前
第三方软件测试机构【性能测试工具用LoadRunner还是JMeter?】
java·功能测试·测试工具·jmeter·性能优化
Lionel_SSL7 小时前
《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第三章读书笔记:垃圾回收机制与内存管理
java·开发语言·jvm
记得开心一点嘛7 小时前
手搓Springboot
java·spring boot·spring
老华带你飞7 小时前
租房平台|租房管理平台小程序系统|基于java的租房系统 设计与实现(源码+数据库+文档)
java·数据库·小程序·vue·论文·毕设·租房系统管理平台
独行soc7 小时前
2025年渗透测试面试题总结-66(题目+回答)
java·网络·python·安全·web安全·adb·渗透测试
脑子慢且灵8 小时前
[JavaWeb]模拟一个简易的Tomcat服务(Servlet注解)
java·后端·servlet·tomcat·intellij-idea·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