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Android面试]_15_Android为什么使用Binder?

Android为什么使用Binder?用 Linux原有的IPC不行吗?

本人今年参加了很多面试,也有幸拿到了一些大厂的offer,整理了众多面试资料,后续还会分享众多面试资料。

整理成了面试系列,由于时间有限,每天整理一点,后续会陆续分享出来,感兴趣的朋友可关注+收藏

(1)从性能角度考虑

Binder传输只需要一次拷贝;使用管道、消息队列、Socket需要两次,共享内存方式一次内存拷贝都不需要。从性能角度来说,Binder性能仅次于共享内存,可共享内存使用复杂。

(2)从稳定性角度考虑

Binder是基于C/S架构的,Client端有什么需求,直接发送给Server端去完成,架构清晰明朗,Server端与Client端相对独立,稳定性较好;而共享内存实现方式复杂,没有客户与服务端之别, 需要充分考虑到访问临界资源的并发同步问题,否则可能会出现死锁等问题;从这稳定性角度看,Binder架构优越于共享内存。

(3)从安全性角度考虑

传统Linux IPC的接收方无法获得对方进程可靠的UID/PID,从而无法鉴别对方身份,完全由上层协议来确保。

Android为每个安装好的应用程序分配了自己的UID,故进程的UID是鉴别进程身份的重要标志,前面提到C/S架构,Android系统中对外只暴露Client端,Client端将任务发送给Server端,Server端会根据权限控制策略,判断UID/PID是否满足访问权限,目前权限控制很多时候是通过弹出权限询问对话框,让用户选择是否运行。Android 6.0,也称为Android M,在6.0之前的系统是在App第一次安装时,会将整个App所涉及的所有权限一次询问,只要留意看会发现很多App根本用不上通信录和短信,但在这一次性权限权限时会包含进去,让用户拒绝不得,因为拒绝后App无法正常使用,而一旦授权后,应用便可以胡作非为。

针对这个问题,google在Android M做了调整,不再是安装时一并询问所有权限,而是在App运行过程中,需要哪个权限再弹框询问用户是否给相应的权限,对权限做了更细地控制,让用户有了更多的可控性

传统IPC只能由用户在数据包里填入UID/PID;另外,可靠的身份标记只有由IPC机制本身在内核中添加。其次传统IPC访问接入点是开放的,无法建立私有通道。从安全角度,Binder的安全性更高。

相关推荐
程序猿_极客14 分钟前
【2025】16届蓝桥杯 Java 组全题详解(省赛真题 + 思路 + 代码)
java·开发语言·职场和发展·蓝桥杯
毕设源码-邱学长17 分钟前
【开题答辩全过程】以 “万家电器”仓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为例,包含答辩的问题和答案
java·eclipse
摇滚侠19 分钟前
Spring Boot3零基础教程,响应式编程的模型,笔记109
java·spring boot·笔记
wfsm1 小时前
flowable使用01
java·前端·servlet
员大头硬花生1 小时前
七、InnoDB引擎-架构-后台线程
java·数据库·mysql
拾荒的小海螺1 小时前
JAVA:Spring Boot3 新特性解析的技术指南
java·开发语言·spring boot
椰羊sqrt1 小时前
CVE-2025-4334 深度分析:WordPress wp-registration 插件权限提升漏洞
android·开发语言·okhttp·网络安全
2501_916008892 小时前
金融类 App 加密加固方法,多工具组合的工程化实践(金融级别/IPA 加固/无源码落地/Ipa Guard + 流水线)
android·ios·金融·小程序·uni-app·iphone·webview
暹罗软件开发2 小时前
快速搭建分布式链路追踪系统:SkyWalking全攻略
java·skywalking
.格子衫.2 小时前
Maven中的配置
java·mav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