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设计模式简介

设计模式是在软件设计中常见问题的通用可重用解决方案。它们分为三大类:创建型模式、结构型模式和行为型模式。下面是这三类中一些常用设计模式的概述:

创建型模式

  1. 单例模式(Singleton)

    • 保证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
    • 通常用于日志记录、配置管理等场景。
  2. 工厂模式(Factory)

    • 提供创建对象的接口,但隐藏具体创建逻辑,让代码对类的实例化过程解耦。
    • 分为简单工厂、工厂方法和抽象工厂等变体。
  3. 建造者模式(Builder)

    • 分步骤构建复杂对象,允许用户通过不同的具体建造者来定制对象的创建过程。
  4. 原型模式(Prototype)

    • 通过克隆已有对象来创建新对象,适用于创建成本高或结构复杂的对象。

结构型模式

  1. 适配器模式(Adapter)

    • 让原本不兼容的接口可以协同工作,通过适配器将一个接口转换为客户期望的另一个接口。
  2. 装饰器模式(Decorator)

    • 动态地给一个对象添加额外的职责,而不改变其原有的结构。
    • 常用于功能的灵活扩展,如日志记录、权限控制等。
  3. 代理模式(Proxy)

    • 为其他对象提供一个替身或占位符,以控制对真实对象的访问。
    • 分为远程代理、虚拟代理等多种类型。
  4. 桥接模式(Bridge)

    • 将抽象部分与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可以独立变化。
    • 适用于希望将抽象和实现解耦,两者可以独立扩展的情况。

行为型模式

  1.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 定义对象间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会得到通知并自动更新。
  2. 策略模式(Strategy)

    • 定义一系列算法,将每个算法封装起来,并使它们可以相互替换。
    • 允许算法的变化独立于使用算法的客户。
  3. 模板方法模式(Template Method)

    • 定义一个操作中的算法骨架,而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实现。
    • 使得子类可以在不改变算法结构的情况下重定义算法中的某些步骤。
  4. 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 使多个对象有机会处理请求,从而避免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耦合。
    • 每个对象都持有下一个对象的引用,形成一条链。

这些模式在实际开发中广泛应用,能够帮助开发者编写更加灵活、可维护和易于扩展的代码。如果您对某个具体模式有更深入的兴趣,或者需要了解如何在代码中应用它们,请提供更具体的问题或情境。

相关推荐
将编程培养成爱好7 分钟前
C++ 设计模式《账本事故:当备份被删光那天》
开发语言·c++·设计模式·备忘录模式
FogLetter2 小时前
设计模式奇幻漂流:从单例孤岛到工厂流水线
前端·设计模式
guangzan6 小时前
常用设计模式:代理模式
设计模式
西幻凌云8 小时前
认识设计模式——单例模式
c++·单例模式·设计模式·线程安全·饿汉和懒汉
爱吃烤鸡翅的酸菜鱼9 小时前
【Java】基于策略模式 + 工厂模式多设计模式下:重构租房系统核心之城市房源列表缓存与高性能筛选
java·redis·后端·缓存·设计模式·重构·策略模式
在未来等你17 小时前
AI Agent设计模式 Day 5:Reflexion模式:自我反思与持续改进
设计模式·llm·react·ai agent·plan-and-execute
程序员三藏17 小时前
快速弄懂POM设计模式
自动化测试·软件测试·python·selenium·测试工具·设计模式·职场和发展
Lei_33596717 小时前
[設計模式]設計模式的作用
设计模式
将编程培养成爱好19 小时前
C++ 设计模式《统计辅助功能》
开发语言·c++·设计模式·访问者模式
乙己4071 天前
设计模式——桥接模式(bridge)
设计模式·桥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