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驱动层】iTOP-RK3568学习之路(七):IOCTAL

记住API,不要管API内部实现。以前我一直疑惑怎么关于cmd,怎么网上说的不一样,应该是随着Linux内核版本更新,实现不一样了,但接口还一样。

一、应用层

c 复制代码
int ioctl(int fd, unsigned int cmd, unsigned long args);

参数含义:

fd :是用户程序打开设备时返回的文件描述符

cmd :是用户程序对设备的控制命令,

args:应用程序向驱动程序下发的参数,如果传递的参数为指针类型,则可以接收驱动向用户空间传递的数据

定义一个命令,但是不需要参数:

c 复制代码
#define _IO(type,nr) _IOC(_IOC_NONE,(type),(nr),0)

定义一个命令,应用程序从驱动程序读参数:

c 复制代码
#define _IOR(type,nr,size)  _IOC(_IOC_READ,(type),(nr),(_IOC_TYPECHECK(size)))

定义一个命令,应用程序向驱动程序写参数:

c 复制代码
#define _IOW(type,nr,size) _IOC(_IOC_WRITE,(type),(nr),(_IOC_TYPECHECK(size)))

定义一个命令,参数是双向传递的:

c 复制代码
#define _IOWR(type,nr,size) _IOC(_IOC_READ|_IOC_WRITE,(type),(nr),(_IOC_TYPECHECK(size)))

type:命令的类型,一般为一个 ASCII 码值,一个驱动程序一般使用一个 type

nr:该命令下序号。一个驱动有多个命令,一般他们的 type,序号不同

size:args 的类型

c 复制代码
#define CMD_TEST0 _IO('L',0)

#define CMD_TEST1 _IOW('L',1,int)

#define CMD_TEST2 _IOR('L',2,int)

实例代码:

c 复制代码
#define CMD_TEST0 _IO('L', 0)
#define CMD_TEST1 _IOW('L', 1, int)
#define CMD_TEST2 _IOR('L', 2, int)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fd;                         // 定义 int 类型的文件描述符 fd
    int val;                        // 定义 int 类型的传递参数 val
    fd = open("/dev/test", O_RDWR); // 打开 test 设备节点
    if (fd < 0)
    {
        printf("file open fail\n");
    }
    if (!strcmp(argv[1], "write"))
    {
        ioctl(fd, CMD_TEST1, 1); // 如果第二个参数为 write,向内核空间写入 1
    }
    else if (!strcmp(argv[1], "read"))
    {
        ioctl(fd, CMD_TEST2, &val); // 如果第二个参数为 read,则读取内核空间传递向用户空间传递的值
        printf("val is %d\n", val);
    }
    close(fd);
}

二、驱动层

c 复制代码
long (*unlocked_ioctl) (struct file *file , unsigned int cmd, unsigned long arg);

file:文件描述符。

cmd:与应用程序的 cmd 参数对应,在驱动程序中对传递来的 cmd 参数进行判断从而做出不同的动作。

arg:与应用程序的 arg 参数对应,从而实现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参数的传递。

实例代码:

c 复制代码
static long cdev_test_ioctl(struct file *file, unsigned int cmd, unsigned long arg)
{
    int val; // 定义 int 类型向应用空间传递的变量 val
    switch (cmd)
    {
    case CMD_TEST0:
        printk("this is CMD_TEST0\n");
        break;
    case CMD_TEST1:
        printk("this is CMD_TEST1\n");
        printk("arg is %ld\n", arg); // 打印应用空间传递来的 arg 参数
        break;
    case CMD_TEST2:
        val = 1; // 将要传递的变量 val 赋值为 1
        printk("this is CMD_TEST2\n");
        if (copy_to_user((int *)arg, &val, sizeof(val)) != 0)
        { // 通过 copy_to_user 向用户空间传递数据
            printk("copy_to_user error \n");
        }
        break;
    default:
        break;
    }
    return 0;
}
相关推荐
慕y27418 分钟前
Java学习第十六部分——JUnit框架
java·开发语言·学习
peace..1 小时前
温湿度变送器与电脑进行485通讯连接并显示在触摸屏中(mcgs)
经验分享·学习·其他
张人玉1 小时前
C# 常量与变量
java·算法·c#
tan77º1 小时前
【Linux网络编程】Socket - UDP
linux·服务器·网络·c++·udp
czhc11400756631 小时前
Linux 76 rsync
linux·运维·python
weixin_446122462 小时前
LinkedList剖析
算法
软件黑马王子2 小时前
C#系统学习第八章——字符串
开发语言·学习·c#
蓝易云2 小时前
Qt框架中connect()方法的ConnectionType参数使用说明 点击改变文章字体大小
linux·前端·后端
百年孤独_3 小时前
LeetCode 算法题解:链表与二叉树相关问题 打打卡
算法·leetcode·链表
花落已飘3 小时前
多线程 vs 异步
linux·网络·系统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