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搜索算法4 -遗传算法实战:吊死鬼游戏

相关文章:
启发式搜索算法1 -- 最佳优先搜索算法
启发式搜索算法2 -- A*算法
启发式搜索算法2 -- 遗传算法

有一个小游戏叫吊死鬼游戏(hangman),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大家有可能在课堂上玩过。老师给定一个英文单词,同学们就猜是什么单词,猜错一次老师就画一笔,如果把吊死鬼画出来就没有机会猜了,游戏结束。现在我们不限猜测的次数,让电脑也来玩一下,看它要多久才能猜中。

1 把背景剥离,找出问题核心,简化问题。

对于计算机来说,最简单就是盲目搜索,穷举所有情况,直到猜中为止。这样的穷举算法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尝试用代码实现。这里当然要用刚学习的遗传算法,根据前面的介绍的算法思路,结合实际情况,来设置几个关键要素。

  • 字符从a至z视为基因,由这些字符生成的字符串被认为是染色体(个体),也就是一个解。
  • 适应能力得分就是用个体字符串与目标字符串比较,相同位置有相同字符的个数。
    因此,具有较高适应值的个体(猜中更多字母的解)将获得更多的繁殖权力。
  • 设置种群大小(一代个体的个数),初始种群的数量很重要,如果初始种群数量过多,算法会占用大量系统资源;如果初始种群数量过少,算法很可能忽略掉最优解。这次我们设置种群的数量为100,同一代会有一百个体。
  • 设置下一代组成,适应能力前10%直接进入下一代,这称为精英模式,适应能力前50%的个体拥有繁衍权力,则交配概率为50%,也就是必然产生下一代。一般取较大的交配概率,因为交配操作可以加快解区间收敛,使解达到最有希望的最佳解区域,但交配概率太高也可能导致过早收敛,则称为早熟,只找到局部最优解就停止进化。还有突变概率,这里设置为0.1,也可以说在组合新一代的每一个基因,有45%来自父亲基因,有45%来自母亲基因,有10%发生变异,随机产生一个基因。
  • 终止条件是适应能力值等于单词长度,也就是找到了目标单词,又或者到达最大进化代数(自定义参数配置),也会终止程序。

2.估算数据规模,算法复杂度

如果用穷举算法,可以估算时间复杂度,每一个位置尝试一遍26个字母,所以时间复杂度O(26^n),n为单词的长度。但对于遗传算法来说,由于太多不确定性,遗传算法的精度、可行度、计算复杂性等方面参数还没有有效的定量分析方法,这也算是它的一个缺点。

python 复制代码
import random
GENES =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 基因
class Individual(object): 
    '''此类代表种群中的个体'''
    def __init__(self, target, chromosome=None):
        self.target = target
        if chromosome: # 个体染色体,也就是所猜的单词解
            self.chromosome = chromosome
        else: # 若没有,创建一个随机的染色体
            self.chromosome = self.create_gnome()
        self.fitness = self.cal_fitness()  # 此个体的适用能力值
    @classmethod # 修饰符对应的函数不需要实例化,不需要 self 参数,但第一个参数需要是表示自身类的 cls 参数
    def mutated_genes(cls):
        # 基因突变,也就是从a-z中随机挑选一个字母
        global GENES 
        gene = random.choice(GENES) 
        return gene
    def create_gnome(self):
        # 初始化个体基因
        gnome_len = len(self.target) # 根据目标单词长度随机构建一个字符串
        return [self.mutated_genes() for _ in range(gnome_len)]
    def mate(self, parent, mutation=0.1):
        # 进行繁衍,产生新一代
        child_chromosome = [] # 后代染色体
        p1_proba = (1 - mutation) / 2 # 取得父母基因概率是一样
        for p1, p2 in zip(self.chromosome, parent.chromosome):
            # 遍历父母每一个基因,通过一定概率随机获取父母其中一方的基因,还有0.1概率发生变异
            prob = random.random() #获取一个0-1的随机数
            if prob < p1_proba: # 一半概率选择选择p1
                child_chromosome.append(p1) 
            elif prob < p1_proba*2: # 一半概率选择选择p2
                child_chromosome.append(p2) 
            else: # 剩下1-probability概率发生基因突变
                child_chromosome.append(self.mutated_genes()) 
        # 创建一个新个体,并返回
        return Individual(self.target, chromosome=child_chromosome) 
    def cal_fitness(self): 
        # 计算适应能力值,记录正确的字符数量
        fitness = 0
        for gs, gt in zip(self.chromosome, self.target): 
            if gs == gt: fitness+= 1
        return fitness
class GeneticAlgorithm(object):
    '''遗传算法'''
    def __init__(self, target, population_size=100,
                 proba_elitism=10, proba_crossover=50,
                 mutation=0.1, max_generation=100):
        self.population_size = population_size  # 种群大小
        self.target = target  # 目标单词
        self.proba_elitism = proba_elitism  # 精英模式的比例
        self.proba_crossover = proba_crossover  # 交配概率
        self.mutation = mutation  # 突变概率
        self.max_generation = max_generation  # 最大进化代数,也就是循环最多次数
        self.found = False  # 初始化时没有找到最优解
        self.generation = 1  # 当前进化的世代,创世纪是1
        self.population = []  # 种群,初始化为空
    def init_population(self):
        # 初始化第一代个体
        for _ in range(self.population_size):
            self.population.append(Individual(self.target))
    def main(self):
        # 主函数
        self.init_population() # 产生第一代个体
        # 若没有找到答案,并且没有达到最大进化代数,继续下一代演化
        while not self.found and self.generation < self.max_generation: 
            # 按照适应能力排序-内置排序法
            self.population = sorted(self.population, key = lambda x:x.fitness, reverse=True)
            # 一旦发现有适应值和目标长度一样,说明我们找到这个单词
            if self.population[0].fitness == len(self.target): 
                self.found = True
                break
            # 记录下一代个体
            new_generation = []
            # 精英模式,选择前10%的个体进入下一代
            s = int((self.proba_elitism*self.population_size)/100) 
            new_generation.extend(self.population[:s]) 
            # 90%的个体是通过上一代的交配得到
            s = int(((100 - self.proba_elitism)*self.population_size)/100)
            # 前50%有繁衍下一代的个体数量
            num_crossover =  int(self.proba_crossover * self.population_size / 100)
            for _ in range(s):
                # 前50%的个体可以有繁衍权力,在这些个体中随机挑选两个
                parent1 = random.choice(self.population[:num_crossover])  
                parent2 = random.choice(self.population[:num_crossover])
                child = parent1.mate(parent2, mutation=self.mutation) # 进行繁衍
                new_generation.append(child) # 得到新的一代个体
            self.population = new_generation # 新一代的个体代替上一代的
            print("第{}代\t单词: {}\t适应值: {}".format(
                self.generation, 
                "".join(self.population[0].chromosome), 
                self.population[0].fitness)) 
            self.generation += 1 # 记录进化的代数
        print("第{}代\t单词: {}\t适应值: {}".format(
            self.generation, 
            "".join(self.population[0].chromosome),
            self.population[0].fitness))

这里有两个类【Individual】是代表个体,【GeneticAlgorithm】是代表遗传算法。【Individual】个体在实例化的时候会先判断是否有染色体,如果没有就通过create_gnome()函数随机生成一个染色体,然后马上通过cal_fitness()函数计算它的适应能力值。mate()函数负责繁衍下一代新个体和mutated_genes()函数负责模拟基因突变。【GeneticAlgorithm】在实例化的时候就要设定遗传算法的各种配置,其中目标单词【target】是必要参数,其他参数是可选参数,都已经设定了默认值。然后通过调用main()函数来启动算法运行,在运算过程中把每一代适应能力值最大的个体打印出来,一起观察种群的进化过程。现在通过一些例子来验证代码是否可行。

shell 复制代码
ga = GeneticAlgorithm('generation')
ga.main()
# ---------结果-----------
ga = GeneticAlgorithm('generation')
第1代     单词: eikehaviro  适应值: 3
第2代     单词: eikehaviro  适应值: 3
第3代     单词: toneibxinn  适应值: 4
第4代     单词: binagavion  适应值: 5
第5代     单词: binagavion  适应值: 5
第6代     单词: emnenahion  适应值: 6
第7代     单词: emnenahion  适应值: 6
第8代     单词: emnenahion  适应值: 6
第9代     单词: ltneratton  适应值: 7
第10代    单词: eenaration  适应值: 8
第11代    单词: eeneration  适应值: 9
第12代    单词: eeneration  适应值: 9
第13代    单词: generation  适应值: 10

从打印在屏幕的信息中看到刚开始的适应能力值非常低,通过不断进化,适应值也逐步上升,到第十三代就找到答案,粗略估算每次100个个体,那么一共尝试了13*100=13000次就找到结果,效果还是不错的。因为遗传算法是具有不定性,当然不可能每次都是在第十三代就能得到结果,大家可以多尝试就会知道。同时可以尝试调整其他默认参数,观察参与变化对结果有什么影响。比如下面改变种群的个体数量,结果会发生什么变化。

shell 复制代码
target = 'announcement'
for p in range(100, 1000, 100): # 种群大小,每次增加100
    generate = 0
    for _ in range(10): # 每一种种群经过10次运算
        ga = GeneticAlgorithm(target, population_size=p)
        ga.main()
        generate += ga.generation # 统计总共经过多少次进化
    print('种群数量为%d, 总进化代数为%d, 平均每次通过%.1f进化得到结果' % (p, generate, generate/10))
# ---------结果-----------
种群数量为100, 总进化代数为199, 平均每次通过19.9进化得到结果
种群数量为200, 总进化代数为144, 平均每次通过14.4进化得到结果
种群数量为300, 总进化代数为132, 平均每次通过13.2进化得到结果
种群数量为400, 总进化代数为128, 平均每次通过12.8进化得到结果
种群数量为500, 总进化代数为131, 平均每次通过13.1进化得到结果
种群数量为600, 总进化代数为121, 平均每次通过12.1进化得到结果
种群数量为700, 总进化代数为115, 平均每次通过11.5进化得到结果
种群数量为800, 总进化代数为118, 平均每次通过11.8进化得到结果
种群数量为900, 总进化代数为118, 平均每次通过11.8进化得到结果

从结果我们看到,适当增加种群的个体数量,可以更快地获得结果。对于其他参数,大家也可以通过同样的方法进行测试,以下是其他参数的测试结果汇总到表,每一次只改变一个参数的值,其他参数按默认值。

从结果中知道,突变概率确实不能太大,越大需要更多次进化,并且在大于0.35就不能求出结果,因为程序设置了最大迭代次数就100。再查看繁衍权力这个参数,当它在40时候,也就是种群前40%的个体能够有机会繁衍下一代,得到进化代数结果是最小的。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大家也可以通过这样的调试方式,找到合适的参数值。此时再用调试过的参数,种群数是400,突变概率是0.15,繁衍权力是40,重新测试一下,观察程序是否真的能提高效率。

shell 复制代码
ga = GeneticAlgorithm('generation', population_size=400,
    proba_crossover=40, mutation=0.15)
ga.main()
# ---------结果-----------
第1代 单词: uedpwxdkon  适应值: 3
第2代 单词: uedpwxdkon  适应值: 3
第3代 单词: gefzrbvbin  适应值: 4
第4代 单词: gexewgticx  适应值: 5
第5代 单词: oeteravign  适应值: 6
第6代 单词: xeneratijn  适应值: 8
第7代 单词: xeneratijn  适应值: 8
第8代 单词: xeneratijn  适应值: 8
第9代 单词: generation  适应值: 10

看到调优过的参数起作用了,比刚才少了4代,在第九代就找到答案了。也许这只是一个意外,那么再来做一个更严谨的测试,同样运行10次,验证是否真实提高效率。

shell 复制代码
generate1 = 0
generate2 = 0
for _ in range(10): # 经过10次运算
    ga = GeneticAlgorithm(target)
    ga.main()
    generate1 += ga.generation
    ga = GeneticAlgorithm(target, population_size=400,
        proba_crossover=40, mutation=0.15)
    ga.main()
    generate2 += ga.generation
print('默认参数:总进化代数为%d, 平均每次通过%.1f进化得到结果' % (
    generate1, generate1/10))
print('调优参数:总进化代数为%d, 平均每次通过%.1f进化得到结果' % (
    generate2, generate2 / 10))
# ---------结果-----------
默认参数:总进化代数为148, 平均每次通过14.8进化得到结果
调优参数:总进化代数为101, 平均每次通过10.1进化得到结果

完整代码可以查看:打开

相关推荐
夜雨飘零13 分钟前
基于Pytorch实现的说话人日志(说话人分离)
人工智能·pytorch·python·声纹识别·说话人分离·说话人日志
404NooFound10 分钟前
Python轻量级NoSQL数据库TinyDB
开发语言·python·nosql
天天要nx22 分钟前
D102【python 接口自动化学习】- pytest进阶之fixture用法
python·pytest
minstbe22 分钟前
AI开发:使用支持向量机(SVM)进行文本情感分析训练 - Python
人工智能·python·支持向量机
落魄实习生39 分钟前
AI应用-本地模型实现AI生成PPT(简易版)
python·ai·vue·ppt
苏言の狗41 分钟前
Pytorch中关于Tensor的操作
人工智能·pytorch·python·深度学习·机器学习
用余生去守护1 小时前
python报错系列(16)--pyinstaller ????????
开发语言·python
数据小爬虫@1 小时前
利用Python爬虫快速获取商品历史价格信息
开发语言·爬虫·python
是Dream呀1 小时前
Python从0到100(七十八):神经网络--从0开始搭建全连接网络和CNN网络
网络·python·神经网络
菜狗woc2 小时前
opencv-python的简单练习
人工智能·python·openc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