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正反向运动学(FK和IK)

绕第一个顶点可以沿Z轴转动,角度用alpha表示

绕第二个点沿X轴转动,角度为Beta

第三个点沿X轴转动,记作gama

这三个点构成姿态(pose)

我们记第一个点为P0,画出它的本地坐标系,和世界坐标系一样红绿蓝分布代表XYZ

P0坐标系相当于绕Z轴旋转了alpha角度。因此,从世界坐标到此的变化可以写成齐次矩阵M0

其中Rz(alpha)表示绕z轴旋转alpha角所对应的旋转矩阵。

T描述的是腿部的整体平移

P1相对于P0是在Y方向上平移了L1长度,沿X轴旋转Beta角,所以世界坐标到P1的变换矩阵可以写作M1.

同理,P1到P2是x轴旋转gamma,y轴移动L2,P2到P3是y轴移动L3

这种已知alpha、beta、gamma三个角度来求解p3的过程,我们称之为正向运动学(forward kinematics)

反过来,如果我们知道P0和P3的位置,来求解这三个角度。这个过程就叫做反向运动学或逆运动学(inverse kinematics)

逆运动学

在实际应用中,逆运动学往往更加重要。我们经常已知tip尖端的位置,需要求得是角度。因为这个角度就是需要让舵机打到的角度。

比如,作为机器人的腿,尖端TIP就是与地面接触的,我们希望它可以抬起来往前走一步。于是我们规划尖端的运动轨迹,来反求角度对舵机进行控制。

另外,这其实也可以看成是一个机械臂,那么尖端就是手或者类似的抓取机构

我们通常能够结算目标的位置,通过舵机打角让机械臂的尖端到达目标位置。

下面我们来具体求解

首先,运动过程中腿是在一个平面内的,alpha角度会使这个平面绕Z轴旋转。

我们连接P0和P3,并记从P0到P3在XY平面上的投影向量为u

可得alpha角度就是向量u与y轴向量的夹角

我们从二维来看

为了求belta和gamma,我们引入两个辅助角theta和phi

于是在三角形P1P2P3中,根据余弦定理可求theta

而phi是向量P1P3和向量u的夹角

所以,易得beta是phi与theta的差

知道beta后可求P2的坐标。

就是P1的坐标在u方向上偏移L2乘以cosbeta的长度,在Z方向上偏移L2乘以sinbeta长度。

P2得到后就可求gamma,它是向量P1P2和向量P2P3的夹角

不过,这样计算还有个问题,就是如果P1P2P3攻线不能组成三角形的话。gamma等于多少呢?

那么gamma就一定为0,beta就是P1P3和u的夹角,这样连P2的坐标都不需要求了。

到这里还没完,因为beta、theta、phi并不是始终是这样的关系。

你会发现,其实只有两种情况,只要P3在u向量的上方,那么beta等于phi减去theta,否则beta等于theta减去phi

相关推荐
EQ-雪梨蛋花汤8 小时前
【讨论】VR + 具身智能 + 人形机器人:通往现实世界的智能接口
机器人·vr·具身智能·ai agent·通用人工智能·虚实融合
Yangy_Jiaojiao9 小时前
开源视觉-语言-动作(VLA)机器人项目全景图(截至 2025 年)
人工智能·机器人
鲁邦通物联网19 小时前
开发者实践:机器人梯控的 EC6200 功能与多品牌兼容解耦
机器人·机器人梯控·agv梯控·非侵入式采集
月下倩影时1 天前
ROS1基础入门:从零搭建机器人通信系统(Python/C++)
c++·python·机器人
心无旁骛~1 天前
ROS2 Action 通信详解:从自定义消息到 Server/Client 实现(附 MoveIt! 联动示例)
机器人
脑极体1 天前
从电网守护到全运接力,5G-A机器人的破壁之旅
5g·机器人
鲁邦通物联网1 天前
开发者实践:电梯梯控的 非侵入式 与安全模块的电气解耦
机器人·机器人梯控·agv梯控·非侵入式采集·电梯梯控
xwz小王子2 天前
PerAct2:机器人双臂操作任务的基准测试和学习
学习·机器人
机器人行业研究员2 天前
当机器人学会了“知轻重”:六维力传感器和关节力传感器如何重塑餐饮体验
机器人·人机交互·六维力传感器·关节力传感器
yongshao82 天前
KUKA机械臂使用EthernetKRL配置与C#上位机实现TCP通讯
tcp/ip·机器人·c#·信息与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