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提:
希尔排序(Shell Sort)是插入排序的一种。是直接插入排序算法的Plus版。该方法又称缩小增量排序,是D.L.Shell于1959年提出。要想学好希尔排序,直接插入排序一定要学好,没学过的,建议一定要先学一学直接插入排序再学希尔
希尔排序算法分析:
我们在学习了直接插入排序后,知道直接插入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最好的情况下为O(n),即当序列越接近有序,效率越高。就此,希尔大佬提出的思想是这样的:
我们选定一个整数为增量,将待排序的所有数据按该增量等序分组,然后对每一组进行排序。排好序后,增量减小,继续分组排序,重复上述动作,每次排序让数组接近有序的过程叫做预排序,直到增量缩小为1时,这次排序就是直接插入排序,因为此时基本有序,所以这次的直接插入排序效率极高。
举个例子:假设这个整数gap=3:
1、整组数据会被分为间距为3的几组,

2、分别对每个分组进行插入排序:


因此这次预排序排完后的序列是这样的:

这样这次预排序后,每组都变得有序,且大的基本放到了后面
3、一次预排后gap-1=2;

4、gap=1,直接插入排序:

代码的实现
这里我们先理解单趟排序:
底层的逻辑实际上就是直接插入排序,但是与直接插入排序算法不同的一点是:其i每次的变化量是gap而不是1。并且,结束条件也应该是最短组的最后一个数,否则有很大的可能要越界。
如果理解了单趟排序,多趟排序就很简单了:
因为单趟排序是排了一组的数据,这里就是控制将所有组进行排序。
那么这次gap=3的排序就结束了。但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达到完全有序。所以gap需要逐次减少直到gap=1;
关于希尔排序增量的取值:
我们一直假设gap=3,这是因为上面的举例是10个数,这时是合适的。但是如果有10000个数呢?如果是100000000000个数呢?我们的gap到底定为多少合适呢?
从上面的过程来看,如果gap越大,能够将大的数更加快速地挪动到后面,gap越小,挪动的更加频繁,但是更有序。
增量gap的取法有各种方案。最初shell提出取gap=n/2,后来Knuth提出取gap=n/3+1.目的都是为了最终呢够让gap=1.所以我们的最终代码应该是:
希尔排序的时间复杂度:
希尔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不好计算,因为gap的取值方法很多,导致很难去计算,因此在好些书中给出的希尔排序的时间复杂度都不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