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池的实现

概述:本文介绍用户层内存池的实现

Q:为什么需要内存池?

A:在项目中,用户层通过malloc系统调用申请内存的次数可能很多 ,每一次malloc系统调用 ,都会引起用户态------内核态的切换这样的开销对性能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当你为了申请一段很小的空间而调用malloc时,性能的损失达到了最大化

Q:什么是内存池?
解决方案:只调用一次malloc

A:只调用一次malloc申请足够大的内存空间,后续需要使用内存时,从已申请的内存中取出一块,这就是内存池的概念

这样就避免了频繁进行malloc系统调用,大大降低了性能损失

内存池的实现

思路:

1.内存池的空间由一次malloc调用分配

2.此时的内存池是一整块连续的内存空间

3.使用时,每次应该分配出一小块(固定大小或任意大小)

4.用户调用malloc申请内存,应该得到一块空间的起始地址

5.用户free归还一块内存时,这块内存需要能被重复使用

为了简要说明原理,本文介绍分配固定大小的内存池版本

后面使用到的二级指针,不懂的朋友可以先移步博主的 数据结构专栏------二级指针 这篇文章

1.内存池结构体定义:

c 复制代码
typedef struct mempool_s {
    int block_size; // 内存池最小单元大小
    int free_count; // 空余block数量

    char *free_ptr; // 当前空余的块的地址 
    char *mem; // 整个内存池的首地址
} mempool_t;

2.初始化,为内存池申请空间:

c 复制代码
int mp_init(mempool_t *m, int size) { // 初始化内存池,指定大小

    if (!m) return -1;
    if (size < 16) size = 16; // 最小内存池尺寸为 16字节

    m->block_size = size;

    m->mem = (char *)malloc(MEM_PAGE_SIZE); // 为内存池分配空间
    if (!m->mem) return -1;
    m->free_ptr = m->mem;   // 当前空闲的区域指针
    m->free_count = MEM_PAGE_SIZE / size;
    
    // 二级指针
    // 将一整块内存抽象为多块:块大小为size,每一块的首地址的前8个字节保存下一块的首地址
    int i = 0;
    char *ptr = m->free_ptr;
    for (i = 0;i < m->free_count; i++) {
        *(char **)ptr = ptr + size; // 将当前块的首地址的前8个字节保存下一块的首地址
        ptr += size;
    }
    *(char **)ptr = NULL; // 最后一块

    return 0;
}

3.用户层接口:malloc

c 复制代码
void *mp_alloc(mempool_t *m) { // 向内存池申请一块内存
    
    if (!m || m->free_count == 0) return NULL; // 如果内存池不存在或没有剩余空间

    void *ptr = m->free_ptr;

    m->free_ptr = *(char **)ptr; // 更新free指针,指向下一个空余的内存块
    m->free_count --;

    return ptr;
}

4.用户层接口:free

c 复制代码
void mp_free(mempool_t *m, void *ptr) {

    *(char **)ptr = m->free_ptr; // 将即将被回收的块,指向当前空余的块
    m->free_ptr = (char *)ptr; // 将当前空余的块修改为即将回收的块
    // 相当于把回收的块插入空余队列的第一个位置,优先分配回收的块
    m->free_count ++;
}

5.测试函数main

c 复制代码
int  main() { // 测试

    mempool_t m;

    mp_init(&m, 32);

	void *p1 = mp_alloc(&m);
	printf("1: mp_alloc: %p\n", p1);

	void *p2 = mp_alloc(&m);
	printf("2: mp_alloc: %p\n", p2);

	void *p3 = mp_alloc(&m);
	printf("3: mp_alloc: %p\n", p3);

	void *p4 = mp_alloc(&m);
	printf("4: mp_alloc: %p\n", p4);

	mp_free(&m, p2);

	void *p5 = mp_alloc(&m);
	printf("5: mp_alloc: %p\n", p5);

    return 0;
}

推荐学习 https://xxetb.xetslk.com/s/p5Ibb

相关推荐
猪哥帅过吴彦祖20 小时前
从源码到可执行文件:揭秘程序编译与执行的底层魔法
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编译器
SundayBear21 小时前
Autosar Os新手入门
车载系统·操作系统·autosar os
千里镜宵烛1 天前
深入理解 Linux 线程:从概念到虚拟地址空间的全面解析
开发语言·c++·操作系统·线程
OpenAnolis小助手2 天前
朗空量子与 Anolis OS 完成适配,龙蜥获得抗量子安全能力
安全·开源·操作系统·龙蜥社区·龙蜥生态
墨夏3 天前
跨平台开发下的策略模式
设计模式·操作系统
fakerth4 天前
OpenHarmony介绍
操作系统·openharmony
程序员老刘5 天前
操作系统“卡脖子”到底是个啥?
android·开源·操作系统
有信仰5 天前
操作系统——虚拟内存和物理内存
操作系统
望获linux10 天前
【实时Linux实战系列】实时数据流处理框架分析
linux·运维·前端·数据库·chrome·操作系统·wpf
unfetteredman10 天前
Mac查看端口使用信息
操作系统·m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