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架构-服务端缓存

为系统引入缓存之前,第一件事情是确认系统是否真的需要缓 存。从开发角度来说,引入缓存会提 高系统复杂度,因为你要考虑缓存的失效、更新、一致性等问题;从运维角度来说,缓存会掩盖一些缺 陷,让问题在更久的时间以后,出现在距离发生现场更远的位置上; 从安全角度来说,缓存可能会泄漏某些保密数据,也是容易受到攻击 的薄弱点。冒着上述种种风险,仍能说服你引入缓存的理由,总结起 来无外乎以下两种。

  • 为缓解CPU压力而引入缓存:譬如把方法运行结果存储起来、 把原本要实时计算的内容提前算好、对一些公用的数据进行复用,这 可以节省CPU算力,顺带提升响应性能。
  • 为缓解I/O压力而引入缓存:譬如把原本对网络、磁盘等较慢 介质的读写访问变为对内存等较快介质的访问,将原本对单点部件 (如数据库)的读写访问变为对可扩缩部件(如缓存中间件)的访 问,顺带提升响应性能。

请注意,缓存虽然是典型以空间换时间来提升性能的手段,但它 的出发点是缓解CPU和I/O资源在峰值流量下的压力,"顺带"而非 "专门"地提升响应性能。这里的言外之意是如果可以通过增强CPU、 I/O本身的性能(譬如扩展服务器的数量)来满足需要的话,那升级硬 件往往是更好的解决方案,即使需要一些额外的投入成本,也通常要 优于引入缓存后可能带来的风险。

缓存属性

有不少软件系统最初的缓存功能是以HashMap或者 ConcurrentHashMap为起点演进的。当开发人员发现系统中某些资源的 构建成本比较高,而这些资源又有被重复使用的可能时,会很自然地 产生"循环再利用"的想法,将它们放到Map容器中,待下次需要时取 出重用,避免重新构建,这种原始朴素的复用就是最基本的缓存。不 过,一旦我们专门把"缓存"看作一项技术基础设施,一旦它有了通 用、高效、可统计、可管理等方面的需求,其中要考虑的因素就变得 复杂起来。通常,我们设计或者选择缓存至少会考虑以下四个维度的 属性。

  • 吞吐量:缓存的吞吐量使用OPS值(每秒操作数,Operation per Second,ops/s)来衡量,反映了对缓存进行并发读、写操作的效率, 即缓存本身的工作效率高低。
  • 命中率:缓存的命中率即成功从缓存中返回结果次数与总请求 次数的比值,反映了引入缓存的价值高低,命中率越低,引入缓存的 收益越小,价值越低。
  • 扩展功能:即缓存除了基本读写功能外,还提供哪些额外的管 理功能,譬如最大容量、失效时间、失效事件、命中率统计,等等。
  • 分布式缓存:缓存可分为"进程内缓存"和"分布式缓存"两 大类,前者只为节点本身提供服务,无网络访问操作,速度快但缓存 的数据不能在各服务节点中共享,后者则相反。

吞吐量

缓存的吞吐量只在并发场景中才有统计的意义,因为若不考虑并 发,即使是最原始的、以HashMap实现的缓存,访问效率也已经是常量 时间复杂度(即O(1)),其中涉及碰撞、扩容等场景的处理属于数据 结构基础,这里不再展开。但HashMap并不是线程安全的容器,如果要 让它在多线程并发下正确地工作,就要用 Collections.synchronizedMap进行包装,这相当于给Map接口的所有 访问方法都自动加全局锁;或者改用ConcurrentHashMap来实现,这相 当于给Map的访问分段加锁(从JDK 8起已取消分段加锁,改为 CAS+Synchronized锁单个元素)。无论采用怎样的实现方法,这些线 程安全措施都会带来一定的吞吐量损失。

命中率与淘汰策略

有限的物理存储决定了任何缓存的容量都不可能是无限的,所以 缓存需要在消耗空间与节约时间之间取得平衡,这要求缓存必须能够 自动或者人工淘汰掉缓存中的低价值数据。考虑到由人工管理的缓存 淘汰主要取决于开发者如何编码,不能一概而论,这里只讨论由缓存 自动进行淘汰的情况。笔者所说的"缓存如何自动地实现淘汰低价值 目标",现在被称为缓存的淘汰策略。

在了解缓存如何实现自动淘汰低价值数据之前,首先要定义怎样 的数据才算是"低价值"。由于缓存的通用性,这个问题的答案必须 是与具体业务逻辑无关的,只能从缓存工作过程收集到的统计结果来 确定数据是否有价值,通用的统计结果包括但不限于数据何时进入缓 存、被使用过多少次、最近什么时候被使用,等等。一旦确定选择何 种统计数据,就决定了如何通用地、自动地判定缓存中每个数据的价 值高低,也相当于决定了缓存的淘汰策略是如何实现的。目前,最基 础的淘汰策略实现方案有以下三种。

  • FIFO(First In First Out):优先淘汰最早进入被缓存的数据。 FIFO的实现十分简单,但一般来说它并不是优秀的淘汰策略,越是频 繁被用到的数据,往往会越早存入缓存之中。如果采用这种淘汰策 略,很可能会大幅降低缓存的命中率。
  • LRU(Least Recent Used):优先淘汰最久未被访问过的数据。 LRU通常会采用HashMap加LinkedList的双重结构(如LinkedHashMap) 来实现,以HashMap来提供访问接口,保证常量时间复杂度的读取性 能,以LinkedList的链表元素顺序来表示数据的时间顺序,每次缓存命 中时把返回对象调整到LinkedList开头,每次缓存淘汰时从链表末端开 始清理数据。对大多数的缓存场景来说,LRU明显要比FIFO策略合 理,尤其适合用来处理短时间内频繁访问的热点对象。但是如果一些 热点数据在系统中被频繁访问,只是最近一段时间因为某种原因未被 访问过,那么这些热点数据此时就会有被LRU淘汰的风险,换句话 说,LRU依然可能错误淘汰价值更高的数据。
  • LFU(Least Frequently Used):优先淘汰最不经常使用的数据。 LFU会给每个数据添加一个访问计数器,每访问一次就加1,需要淘汰 时就清理计数器数值最小的那批数据。LFU可以解决上面LRU中热点数 据间隔一段时间不访问就被淘汰的问题,但同时它又引入了两个新的 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需要对每个缓存的数据专门维护一个计数器,每 次访问都要更新,但这样做会带来高昂的维护开销;另一个问题是不 便于处理随时间变化的热度变化,譬如某个曾经频繁访问的数据现在 不需要了,但很难自动将它清理出缓存。

缓存的淘汰策略直接影响缓存的命中率,没有一种策略是完美 的、能够满足系统全部需求的。不过,随着淘汰算法的不断发展,近 年来的确出现了许多相对性能更好、也更复杂的新算法。以LFU为例, 针对它存在的两个问题,近年来提出的TinyLFU和W-TinyLFU算法就会 有更好的效果。

相关推荐
煎饼小狗29 分钟前
Redis五大基本类型——Zset有序集合命令详解(命令用法详解+思维导图详解)
数据库·redis·缓存
雯0609~3 小时前
网页F12:缓存的使用(设值、取值、删除)
前端·缓存
天天扭码3 小时前
五天SpringCloud计划——DAY2之单体架构和微服务架构的选择和转换原则
java·spring cloud·微服务·架构
余生H3 小时前
transformer.js(三):底层架构及性能优化指南
javascript·深度学习·架构·transformer
凡人的AI工具箱3 小时前
15分钟学 Go 第 60 天 :综合项目展示 - 构建微服务电商平台(完整示例25000字)
开发语言·后端·微服务·架构·golang
运维&陈同学4 小时前
【zookeeper01】消息队列与微服务之zookeeper工作原理
运维·分布式·微服务·zookeeper·云原生·架构·消息队列
菠萝咕噜肉i5 小时前
超详细:Redis分布式锁
数据库·redis·分布式·缓存·分布式锁
只因在人海中多看了你一眼8 小时前
分布式缓存 + 数据存储 + 消息队列知识体系
分布式·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