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Redis高可用概述
1.简介
- 在web服务器中,高可用是指服务器可以正常访问的时间,衡量的标准是在多长时间内可以提供正常服务(99.9%、99.99%、99.999%等等)
- 但是在Redis语境中,高可用的含义似乎要宽泛一些,除了保证提供正常服务( 如主从分离、快速容灾技术),还需要考虑数据容量的扩展、数据安全不会丢失等
2.高可用技术
在Redis中,实现高可用的技术主要包括持久化、主从复制、哨兵和cluster集群,下面分别说明它
们的作用,以及解决了什么样的问题
- 持久化: 持久化是最简单的高可用方法(有时甚至不被归为高可用的手段),主要作用是数据备份,即将数据存储在硬盘,保证数据不会因进程退出而丢失
- 主从复制 : 主从复制是高可用Redis的基础,哨兵和集群都是在主从复制基础上实现高可用的。主从复制主要实现了数据的多机备份(和同步),以及对于读操作的负载均衡和简单的故障恢复
- 缺陷:故障恢复无法自动化;写操作无法负载均衡;存储能力受到单机的限制
- 哨兵 : 在主从复制的基础上,哨兵实现了自动化的故障恢复。(主挂了,找一个从成为新的主,哨兵节点进行监控)
- 缺陷:写操作无法负载均衡;存储能力受到单机的限制
- Cluster集群: 通过集群,Redis解决了写操作无法负载均衡,以及存储能力受到单机限制的问题,实现了较为完善的高可用方案。(6台起步,成双成对,3主3从)
3.持久化功能
持久化的功能:Redis是内存数据库,数据都是存储在内存中,为了避免服务器断电等原因导致
Redis进程异常退出后数据的永久丢失,需要定期将Redis中的数据以某种形式(数据或命令)从内
存保存到硬盘;当下次Redis重启时,利用持久化文件实现数据恢复。除此之外,为了进行灾难备
份,可以将持久化文件拷贝到一个远程位置
二.Redis持久化
持久化的功能:Redis是内存数据库,数据都是存储在内存中,为了避免服务器断电等原因导Redis
进程异常退出后数据的永久丢失,需要定期将Redis中的数据以某种形式(数据或命令)从内存保存
到硬盘;当下次Redis重启时,利用持久化文件实现数据恢复。除此之外,为了进行灾难备份,可
以将持久化文件拷贝到一个远程位置
Redis 提供两种方式进行持久化
- RDB 持久化:原理是将 Redis 在内存中的数据库记录定时保存到磁盘上
- AOF 持久化:原理是将 Redis 的操作日志以追加的方式写入文件,类似MySQL的binlog
- 混合持久化
由于AOF持久化的实时性更好,即当进程意外退出时丢失的数据更少,因此AOF是目前主流的持
久化方式,不过RDB持久化仍然有其用武之地
1.RDB持久化
RDB持久化是指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将内存中当前进程中的数据生成快照保存到硬盘(因此也称作快照持久化),用二进制压缩存储,保存的文件后缀是rdb;当Redis重新启动时,可以读取快照文件恢复数据
1.1.触发方式
触发条件
RDB持久化的触发分为手动触发和自动触发两种
- 手动触发
- save命令和bgsave命令都可以生成RDB文件
- save命令会阻塞Redis服务器进程,直到RDB文件创建完毕为止,在Redis服务器阻塞期间,服务器不能处理任何命令请求
- 而bgsave命令会创建一个子进程,由子进程来负责创建RDB文件,父进程(即Redis主进程)则继续处理请求
- bgsave命令执行过程中,只有fork子进程时会阻塞服务器,而对于save命令,整个过程都会阻塞服务器,因此save已基本被废弃,线上环境要杜绝save的使用
- 自动触发
-
在自动触发RDB持久化时,Redis 也会选择bgsave而不是save来进行持久化
-
自动触发最常见的情况是在配置文件中通过 save m n 指定当m秒内发生n次变化时,会触发bgsave进行快照
vim /etc/redis/6379.conf #编辑配置文件
----219行--以下三个save条件满足任意一一个时,都会引起bgsave的调用
save 900 1 #当时间到900秒时,如果redis数据发生了至少1次变化,则执行bgsave
save 300 10 #当时间到300秒时,如果redis数据发生了至少10次变化,则执行bgsave
save 60 10000 #当时间到60秒时,如果redis数据发生了至少10000次变化, 则执行bgsave
----242行--是否开启RDB文件压缩
rdbcompression yes
----254行--指定RDB文件名
dbfilename dump.rdb
----264行--指定RDB文件和AOF文件所在目录
dir /var/lib/redis/6379
- 其他触发机制
除了savemn以外,还有一些其他情况会触发bgsave
在主从复制场景下,如果从节点执行全量复制操作,则主节点会执行bgsave命令,并将rdb文件发送给从节点。
执行shutdown命令时,自动执行rdb持久化
1.2.bgsave执行流程
Redis父进程首先判断:当前是否在执行save,或bgsave/bgrewriteaof的子进程.如果在执行则bgsave命令直接返回。 bgsave/bgrewriteaof的子进程不能同时执行,主要是基于性能方面的考虑:两个并发的子进程同时执行大量的磁盘写操作,可能引起严重的性能问题.
- 父进程执行fork操作创建子进程,这个过程中父进程是阻塞的,Redis不能执行来自客户端的任何命令.
- 父进程fork后,bgsave命令返回"Background saving started"信息,不再阻塞父进程,并可以响应其他命令.
- 子进程创建RDB文件,根据父进程内存快照生成临时快照文件,完成后对原有文件进行原子替换.
- 子进程发送信号给父进程表示完成,父进程更新统计信息
总结
redis父进程会fork子进程来进行RDB持久化快照保存内存数据到硬盘里,文件名:dump.rdb
1.3.启动时加载
- RDB文件的载入工作是在服务器启动时自动执行的,并没有专门的命令。但是由于AOF的优先级更高,因此当AOF开启时,Redis会优先载入AOF文件来恢复数据;只有当AOF关闭时,才会在Redis服务器启动时检测RDB文件,并自动载入。服务器载入RDB文件期间处于阻塞状态,直到载入完成为止
- Redis载入RDB文件时,会对RDB文件进行校验,如果文件损坏,则日志中会打印错误,Redis启动失败
2.AOF持久化
- RDB持久化是将进程数据写入文件,而AOF持久化,则是将Redis执行的每次写、删除命令记录到单独的日志文件中,查询操作不会记录(与mysql的binlog类似); 当Redis重启时再次执行AOF文件中的命令来恢复数据
- 与RDB相比,AOF的实时性更好,因此已成为主流的持久化方案
2.1.AOF开启配置
Redis服务器默认开启RDB,关闭AOF;要开启AOF,需要在配置文件中配置
vim /usr/local/redis/conf/redis.conf
--1380行--修改,开启AOF
appendonly yes
--1407行--指定AOF文件名称
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1505行--是否忽略最后一条可能存在问题的指令
aof-load-truncated yes
systemctl restart redis-server.service
2.2.执行流程
- 命令追加(append):将Redis的写命令追加到缓冲区aof_buf;
- 文件写入(write)和文件同步(sync):根据不同的同步策略将aof_buf中的内容同步到硬盘;
- 文件重写(rewrite):定期重写AOF文件,达到压缩的目的
命令追加
Redis先将写命令追加到缓冲区,而不是直接写入文件,主要是为了避免每次有写命令都直接写入硬盘,导致硬盘IO成为Redis负载的瓶颈
命令追加的格式是Redis命令请求的协议格式,它是一种纯文本格式,具有兼容性好、可读性强、容易处理、操作简单避免二次开销等优点
在AOF文件中,除了用于指定数据库的select命令(如select 0为选中0号数据库)是由Redis添加的, 其他都是客户端发送来的写命令
文件写入和文件同步
Redis提供了多种AOF缓存区的同步文件策略,策略涉及到操作系统的write函数和fsync函数,说明
如下:
为了提高文件写入效率,在现代操作系统中,当用户调用write函数将数据写入文件时,操作系统通常会将数据暂存到一个内存缓冲区里,当缓冲区被填满或超过了指定时限后,才真正将缓冲区的数据写入到硬盘里
这样的操作虽然提高了效率,但也带来了安全问题:如果计算机停机,内存缓冲区中的数据会丢失。因此系统同时提供了fsync、fdatasync等同步函数,可以强制操作系统立刻将缓冲区中的数据写入到硬盘里,从而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AOF缓存区的同步文件策略存在三种同步方式,它们分别是
- appendfsync always:命令写入aof_buf后立即调用系统fsync操作同步到AOF文件。安全性高,性能低
- appendfsync no:当缓冲区被填满或超过了指定时限后(默认30秒),才将缓冲区的数据写入到硬盘里。性能高,但安全性低
- appendfsync everysec:每秒同步一次,是性能和数据安全性的平衡,因此是Redis的默认配置
文件重写
- 随着时间流逝,Redis服务器执行的写命令越来越多,AOF文件也会越来越大;过大的AOF文件不仅会影响服务器的正常运行,也会导致数据恢复需要的时间过长。
- 文件重写是指定期重写AOF文件,减小AOF文件的体积。需要注意的是,AOF 重写是把Redis进程内的数据转化为写命令,同步到新的AOF文件;不会对旧的AOF文件进行任何读取、写入操作!
- 关于文件重写需要注意的另一点是:对于AOF持久化来说,文件重写虽然是强烈推荐的,但并不是必须的;即使没有文件重写,数据也可以被持久化并在Redis启动的时候导入。因此在一些现实中,会关闭自动的文件重写,然后通过定时任务在每天的某一时刻定时执行。
注意:
重写会消耗性能,影响业务,不能在业务高峰期进行重写。所以一般会关闭自动重写,由定时任务
在每天的某一时刻定时执行重写功能
文件重写压缩AOF文件的原因过期的数据不再写入文件
无效的命令不再写入文件:如有些数据被重复设值(set mykey v1, set mykey v2)、 有些数据被删除了(set myset vl, del myset)等
多条命令可以合并为一个:如sadd myset v1, sadd myset v2, sadd myset v3可以合并为sadd myset v1 v2 v3。(sadd添加集合)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由于重写后AOF执行的命令减少了,文件重写既可以减少文件占用的空
间,也可以加快恢复速度
2.3.文件重写触发方式
文件重写的触发,分为手动触发和自动触发
- 手动触发:直接调用bgrewriteaof命令,该命令的执行与bgsave有些类似:都是fork子进程进行具体的工作,且都只有在fork时阻塞
- 自动触发:通过设置auto-aof-rewrite-min-size选项和auto-aof-rewrite-percentage选项来自动执行BGREWRITEAOF。 只有当auto-aof-rewrite-min-size和auto-aof-rewrite-percentage两个选项同时满足时,才会自动触发AOF重写,即bgrewriteaof操作
2.4.文件重写流程
- (1)Redis父进程首先判断当前是否存在正在执行bgsave/bgrewriteaof的子进程,如果存在
- bgrewriteaof子进程,则直接返回;如果存在bgsave命令,则等bgsave执行完成后再执行
- (2)父进程执行fork操作创建子进程,这个过程中父进程是阻塞的
- (3.1)父进程fork后,bgrewriteaof命令返回"Background append only file rewrite started"信息并不再阻塞父进程, 并可以响应其他命令。Redis的所有写命令依然写入AOF缓冲区,并根据appendfsync策略同步到硬盘,保证原有AOF机制的正确
- (3.2)由于fork操作使用重写复制技术,子进程只能共享fork操作时的内存数据。由于父进程依然在响应命令,因此Redis使用AOF重写缓冲区(aof_rewrite_buf)保存这部分数据,防止新AOF文件生成期间丢失这部分数据。也就是说,bgrewriteaof执行期间,Redis的写命令同时追加到aof_buf和aof_rewirte_buf两个缓冲区
- (4)子进程根据内存快照,按照命令合并规则写入到新的AOF文件
- (5.1)子进程写完新的AOF文件后,向父进程发信号,父进程更新统计信息,具体可以通过info
- persistence查看
- (5.2)父进程把AOF重写缓冲区的数据写入到新的AOF文件,这样就保证了新AOF文件所保存的
- 数据库状态和服务器当前状态一致
- (5.3)使用新的AOF文件替换老文件,完成AOF重写
2.5.启动时加载
当AOF开启时,Redis启动时会优先载入AOF文件来恢复数据;只有当AOF关闭时,才会载入RDB文件恢复数据当AOF开启,但AOF文件不存在时,即使RDB文件存在也不会加载。Redis载入AOF文件时,会对AOF文件进行校验,如果文件损坏,则日志中会打印错误,Redis启动失败。但如果是AOF文件结尾不完整(机器突然宕机等容易导致文件尾部不完整),且aof-load-truncated参数开启,则日志中会输出警告,Redis忽略掉AOF文件的尾部,启动成功。aof-load-truncated参数默认是开启的
3.RDB和AOF优缺点
3.1.RDB优点
RDB文件紧凑,体积小,网络传输快,适合全量复制;恢复速度比AOF快很多。当然,与AOF相比,RDB最重要的优点之一是对性能的影响相对较小
3.2.RDB缺点
实时性不如AOF,兼容性较差,持久化期间在fork子进程时会阻塞redis父进程
3.3.AOF优点
与RDB持久化相对应,AOF的优点在于支持秒级持久化、兼容性好,缺点是文件大、恢复速度
慢、对性能影响大
3.4.AOF缺点
持久化保存的文件占用空间更大,恢复速度更慢,性能影响更大,AOF文件重写期间在fork子进程
时也会阻塞redis父进程,且IO压力更大
4.RDB和AOF区别
- 工作方式:RDB是定时将内存中的数据快照,压缩保存到硬盘中;而AOF则是以命令追加的形
- 式,将命令写到缓冲区,然后再根据文件同步策略将文件写入和同步到磁盘中
- **实用性:**RDB的实时性不如AOF
- **磁盘占用:**RDB的磁盘占用较少,AOF的文件体积大
- **IO性能影响:**RDB对磁盘IO性能影响更小
- **兼容性:**RDB的保存格式在每个版本中不一定兼容,但是AOF是以纯文本格式保存,在所有版本上兼容
- **回复速度:**RDB比AOF更易恢复
三.Redis性能管理
1.查看Redis内存使用
(1) redis-cli
127.0.0.1:6379> info memory
(2) redis-cli info memory
2.内存碎片率
mem_fragmentation_ratio:内存碎片率
mem_fragmentation_ratio = used_memory_rss / used_memory
used_memory_rss: 是Redis向操作系统申请的内存
used_memory: 是Redis中的数据占用的内存
used_memory_peak: 是redis内存使用的峰值
2.1.内存碎片如何产生
- Redis内部有自己的内存管理器,为了提高内存使用的效率,来对内存的申请和释放进行管理
- Redis中的值删除的时候,并没有把内存直接释放,交还给操作系统,而是交给了Redis内部的内存管理器
- Redis在申请内存的时候,先看自己的内存管理器中是否有足够的内存可用
- Redis的这种机制,提高了内存的使用率,但是会使Redis中有部分自己没在用,却不释放的内存,导致了内存碎片的发生
- 内存碎片率 = 已分配的内存 / 实际使用的内存
- 内存碎片率在1到1.5之间是正常的,这个值表示内存碎片率比较低,也说明Redis没有发生内存交换。
- 内存碎片率超过1.5,说明Redis消耗了实际需要物理内存的150%,其中50%是内存碎片率。
- 内存碎片率低于1的,说明Redis内存分配超出了物理内存,操作系统正在进行内存交换。需要增加可用物理内存或减少Redis内存占用
2.2.解决碎片率大的问题
如果你的Redis版本是4.0以下的,需要在redis-cli工具上输入shutdown save命令,让Redis数据库
执行保存操作并关闭Redis服务,再重启服务器。Redis服务器重启后,Redis会将没用的内存归还
给操作系统,碎片率会降下来
Redis4.0版本开始,可以在不重启的情况下,线上整理内存碎片
config set activedefrag yes #自动碎片清理,内存就会自动清理了
memory purge #手动碎片清理
3.内存使用率
redis实例的内存使用率超过可用最大内存,操作系统将开始进行内存与swap空间交换
避免内存交换发生的方法
针对缓存数据大小,选择安装Redis实例
尽可能的使用Hash数据结构存储
设置key的过期时间
4.内回收key
内存数据淘汰策略,保证合理分配redis有限的内存资源
当达到设置的最大阀值时,需选择一种key的回收策略,默认情况下回收策略是禁止删除。
配置文件中修改maxmemory-policy属性值
vim /usr/local/redis/conf/redis.conf
--1149--
maxmemory-policy noenviction
volatile-lru
volatile-ttl
volatile-random
allkeys-lru
allkeys-random
noenviction
#####################
- volatile-lru: 使用LRU算法从已设置过期时间的数据集合中淘汰数据(移除最近最少使用的key,针对设置了TTL的key)
- volatile-ttl: 从已设置过期时间的数据集合中挑选即将过期的数据淘汰(移除最近过期的key)
- volatile-random: 从已设置过期时间的数据集合中随机挑选数据淘汰(在设置了TTL的key里随机移除)
- allkeys-lru: 使用LRU算法从所有数据集合中淘汰数据(移除最少使用的key,针对所有的key)
- allkeys-random: 从数据集合中任意选择数据淘汰(随机移除key)
- noenviction: 禁止淘汰数据(不删除直到写满时报错)
5.其他限制相关
- ●maxmemory
- 建议必须设置,否则,将内存占满,造成服务器宕机。
- 设置redis可以使用的内存量。一旦到达内存使用上限,redis将会试图移除内部数据,移除规则可以通过maxmemory-policy来指定。
- 如果redis无法根据移除规则来移除内存中的数据,或者设置了"不允许移除",那么redis则会针对那些需要申请内存的指令返回错误信息,比如SET、LPUSH等。
- 但是对于无内存申请的指令,仍然会正常响应,比如GET等。如果你的redis是主redis(说明redis集群有主从),那么在设置内存使用上限时,需要在系统中留出一些内存空间给同步队列缓存,只有在你设置的是"不移除"的情况下,才不用考虑这个因素。
- ●maxmemory-samples
- 设置样本数量,LRU算法和最小TTL算法都并非是精确的算法,而是估算值,所以你可以设置样本的大小,redis默认会检查这么多个key并选择其中LRU的那个。
- 一般设置3到7的数字,数值越小样本越不准确,但性能消耗越小。
- ●maxclients
- 设置redis同时可以与多少个客户端进行连接。
- 默认情况下为10000个客户端。
- 如果达到了此限制,redis则会拒绝新的连接请求,并且向这些连接请求方发出"max number of clients reached"以作回应。
四.Redis优化策略
设置 config set activedefrag yes 开启内存碎片自动清理,或者定时执行 memory purge 清理内存碎片
尽可能使用 hash 数据类型存储数据。因为 hash 类型的一个 key 可包含多个字段,该类型的数据占用空间较小
建议给 key 设置过期时间
精简 key 的键名和键值,控制 key 占用空间的大小,避免 bigkey 的产生(redis-cli --bigkeys 可用于查找bigKey)
修改配置 maxmemory 指定redis可占用的最大内存大小
maxmemory-policy 指定内存数据淘汰策略(key的回收策略),实现保证内存使用率不超过最大内存
maxmemory-samples 指定内存数据淘汰策略的样本数量,一般为3~7,值越大样本越精确
maxclients 指定最大客户端连接数
tcp-backlog 指定最大连接排队数
timeout 指定连接超时时间
lazyfree-lazy-expire yes 设置惰性删除,将删除过期key的操作放在后台中去执行,避免阻塞主线程
no-appendfsync-on-rewrite yes 设置AOF文件重写期间,AOF后台子进程不进行刷盘操作,避免AOF重写和fsync竞争磁盘IO资源,导致redis延迟增加
设置AOF持久化和主从复制来备份数据,采用哨兵或集群模式实现redis集群的高可用
建议设置 config set requirepass 或 修改配置 requirepass 来设置 redis 密码
五.Redis相关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案
redis的三大缓存问题
正常情况下,大部分的访问请求应该是先被redis响应的,在redis那里得不到响应的小部分访问请
求才会去请求MySQL数据库获取数据,这样MySQL数据库的负载压力是非常小的,且可以正常工
作。缓存雪崩/穿透/击穿三大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redis缓存命中率下降,大量请求会直接发送给
MySQL数据库,导致MySQL数据库压力过大而崩溃
1.雪崩
1.1.定义
redis中大量缓存key集体过期
1.2.过程
Redis 集群产生了大面积故障;
缓存失败,此时仍有大量请求去访问 Redis 缓存服务器;
在大量 Redis 请求失败后,这些请求将会去访问数据库;
由于应用的设计依赖于数据库和 Redis 服务,很快就会造成服务器集群的雪崩,最终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
1.3.解决方案
- 使用随机数设置key的过期时间,防止集体过期
- 设置缓存标记,如果缓存过期,则自动更新缓存
- 数据库使用排他锁,实现加锁等待
2.穿透
2.1.定义
大量请求访问redis和MySQL都不存在的资源
2.2.解决方案
- 对空值也进行缓存
- 使用布隆过滤器进行判断拦截一定不存在的无效请求
- 使用脚本实时监控,进行黑名单限制
3.击穿
3.1.定义
redis中一个热点key过期,此时又有大量用户访问这个热点key(redis-cli --hotkeys 可用于查找热Key)
3.2.解决方案
- 预先对热点数据进行缓存预热
- 监控数据,实时调整过期时长
- 数据库使用排他锁,实现加锁等待
六.如何保证MySQL和Redis的数据一致
- 读取数据时,先从redis读取数据,如果redis中没有,再从MySQL中读取,并将读取到的数据同步到redis缓存中
- 更新数据时,先更新MySQL数据库,再更新redis缓存
- 删除数据时,先删除redis缓存,再删除MySQL数据库
- 对于一些关键数据,可以使用MySQL的触发器来实现同步更新redis缓存。也可以使用定时任务,定时自动进行缓存预热,来定期同步MySQL和redis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