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4GB 显存下运行 LLM 基础开发环境

有 nvidia 4GB 显存的设备,就可以搭建一个用于 LLM 的基本开发环境。

比如这里使用的是 NVIDIA GeForce GTX 1650, 4GB 显存。

基本思路

  • 消耗显存主要是
    • LLM,大语言模型,如果使用 Qwen2:1.5b,大约消耗 2GB,如果是 Qwen2:0.5b,则更小
    • embedding,嵌入模型,bge-large-zh-v1.5@f16, 大约消耗 1.2GB
  • 基础开发环境用于测试程序是否能跑通,因此可以先用本地小模型
  • 如果需要更大的模型,可以再使用云端模型
  • 切换本地模型和云端模型很容易,因为使用 one-api 统一了本地和云端模型的调用接口
  • 调用模型调试代码,采用 JupyterLab 笔记
    • 这样调试很方便,也便于分享
    • 如果使用客户端方案,比如 Streamlit 或者 Gradio
      • 过程复杂了,没有专注在模型相关,可能涉及很多客户端细节
      • 团队可能有专门的前端,会有他们的基于 Vue 或者 React 解决方案
    • 将来很容易将笔记代码移植到比如 FastAPI 的服务器端模块

实现技术

  • 使用 docker 容器方式运行,通过 compose 管理 docker 容器
  • 使用 Ollama 加载本地模型
  • 使用 one-api 统一管理本地和云端模型,并提供统一的 OpenAI API 访问方式
  • 使用 JupyterLab 提供 Web 界面的开发编辑工具

使用效果展示

操作步骤

基础环境

  • Linux 环境,已经正确安装了 nvidia driver,并安装了 docker 和 compose
  • Windws 环境,WSL2 的 Linux 虚拟机,安装了 docker 和 compose

下载源代码

bash 复制代码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MarshalW/llm-proto.git

docker 设置代理

如果能直接访问 docker 官方 registry,则不需要这一步。

下面脚本为 docker 设置代理服务器。

bash 复制代码
# 代理配置
HTTP_PROXY="http://proxy.example.com:8080"
NO_PROXY="localhost,127.0.0.1,docker-registry.example.com,.corp"

# 配置文件路径
CONFIG_FILE="/etc/systemd/system/docker.service.d/http-proxy.conf"

# 创建目录(如果不存在)
mkdir -p "$(dirname "$CONFIG_FILE")"

# 写入配置文件
cat <<EOF | sudo tee "$CONFIG_FILE" > /dev/null
[Service]
Environment="HTTP_PROXY=$HTTP_PROXY"
Environment="HTTPS_PROXY=$HTTP_PROXY"
Environment="NO_PROXY=$NO_PROXY"
EOF

# 重新加载 systemd 配置
sudo systemctl daemon-reload

# 重启 Docker 服务
sudo systemctl restart docker

构建 JupyterLab docker 镜像

bash 复制代码
cd llm-proto/jupyterlab
./build.sh

启动服务

bash 复制代码
cd llm-proto
docker compose up -d

配置服务

Ollama 加载模型

bash 复制代码
# 进入 ollama 容器
docker exec -it llms bash

# 拉取模型
ollama pull qwen2:1.5b

# 验证拉取成功
ollama ls
NAME            ID              SIZE    MODIFIED
qwen2:1.5b      f6daf2b25194    934 MB  5 hours ago

配置 one-api

访问: http://IP:4000

登录账号/密码: root/123456

配置本地模型

添加渠道
测试渠道
添加令牌
复制令牌备用

配置云端模型

智谱 GLM 为例

创建渠道(需要设置访问密钥):

访问 jupyterlab

浏览器访问 http://IP:8888

密码是 password

编写笔记,参考 MarshalW/jupyterlab-demos/blob/main/simple-oneapi.ipynb

总结

通过上述步骤,即可建立一个最基本的 LLM 技术开发环境,用于调试基于模型的基础代码。

相关推荐
大千AI助手4 小时前
探索LoSA:动态低秩稀疏自适应——大模型高效微调的新突破
人工智能·神经网络·lora·大模型·llm·大千ai助手·稀疏微调
MrSYJ6 小时前
可以指定 Jupyter Notebook 使用的虚拟环境吗
python·llm·agent
智泊AI6 小时前
一文讲清:传统RAG和Agentic RAG实战差异
llm
大模型教程7 小时前
大模型“进修深造”(Fine-tuning):用微调打造“懂行”的智能客服
程序员·llm·agent
大模型教程7 小时前
30分钟内搞定!在本地电脑上部署属于你自己的大模型
llm·agent·ollama
Wilber的技术分享9 小时前
【大模型实战笔记 6】Prompt Engineering 提示词工程
人工智能·笔记·llm·prompt·大语言模型·提示词工程
AI大模型12 小时前
这个 GitHub 项目太炸了,RAG 知识库神器!
程序员·llm·agent
AI大模型12 小时前
保姆级教程:RAGFlow知识库参数全解析,让工程人AI助理更靠谱
程序员·llm·agent
kida_yuan13 小时前
【从零开始】18. 持续优化模型微调
后端·llm
hzp66614 小时前
基于大语言模型(LLM)的多智能体应用的新型服务框架——Tokencake
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大模型·llm·智能体·tokenc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