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工程方法总结

方法有以下这些,只要按照异常值缺失指处理-数据重编码-处理样本不均衡-特征衍生-特征筛选

首先看数据有没有重复值、缺失值情况

离散:独热

连续变量:离散化(也成为分箱)

作用:1.消除异常值影响

2.引入非线性因素,提升模型表现能力

3.缺点是会损失一些信息

怎么分:

1.根据业务指标分(比如>10000是高收入人群)

2.固定方法(等宽、等频、聚类、有监督)等宽就是没类数值区间长度一样

等频就是每个里面样本个数一致

一个矛盾点:等宽会受异常值影响,等频则完全忽略异常值影响,要兼顾则用聚类分箱,公认效果好(因为它会把异常值单独分成一类)

特征衍生:

1.分组统计法(即a特征根据b特征的不同取值求统计值,注意b特征得是离散的,且取值要多些。离散变量不要只用离散统计值。统计值结果可以和变量再做四则运算衍生)

2.时序特征:

先处理成datetime格式,然后用函数提取

a.提取其年月日为特征

b.季度特征,是否在周末等,周几

c.和关键时间点的差值

为什么有用:同一组内的用户表现出类似的特效,方便预测

如何做衍生:考虑自然周期和业务周期

特征筛选:(分为指标筛选、递归筛选、模型筛选)

1.方差分析法:

step1:提出两个相反的假设(两个群体的xx指标是否有差异)

step2:判断两个群体是否分部一致,转换为和整体分布是否一致,看统计量是否一致

step3:设计统计量(算出ssb和sse然后用F检验)

step4:计算F后查表看是否接受

注意,方差分析只是用到了F检验。方差分析能够同时检验多个样本,而t检验只能检验两个样本

2.RFE方法:(递归消除法)

计算特征重要度,每次删除最低的几个,循环计算

存在的问题:模型会过拟合且输出结果随机

解决方法:用一个已经训练好的模型去筛选(在全量样本上先训练一个),每轮筛选都训练一个新的,效果也会提升

注意:方差分析等一般用于指标初筛,RFE用于精筛

进一步优化:交叉验证

缺失值处理:

首先,要当心有些0就是缺失值,不一定是none或者np.nan

具体思路图如上

为什么要处理缺失值:

1.异常值可能有额外信息

2.有些算法不会自动填补缺失值,有些算法在sklearn里面不能填补

一.分层均值:先聚类,再按层的均值填补

热平台法:以点估点,用其他有值的类似点估计这个点(分为最近邻(用聚类求)、序贯(计算相关性后看)、随机)

二.模型法:KNN、决策树、随机森林、SVM,把缺失列作为目标列,没有缺失的作为训练集,缺失的作为测试集

当有多列都有缺失值时如何处理

整体思路:

三.多重插补

目前效果最好的是miceforest法:比如有三列有缺失值,先都随机填,然后用完整的bc列预测a列,再用ab列预测c,不断循环直到值不太变

以上讲了三种方法,那么如何选择呢?

这里的效率指运算效率

相关推荐
CoovallyAIHub2 小时前
中科大DSAI Lab团队多篇论文入选ICCV 2025,推动三维视觉与泛化感知技术突破
深度学习·算法·计算机视觉
NAGNIP3 小时前
Serverless 架构下的大模型框架落地实践
算法·架构
moonlifesudo3 小时前
半开区间和开区间的两个二分模版
算法
moonlifesudo3 小时前
300:最长递增子序列
算法
CoovallyAIHub8 小时前
港大&字节重磅发布DanceGRPO:突破视觉生成RLHF瓶颈,多项任务性能提升超180%!
深度学习·算法·计算机视觉
CoovallyAIHub9 小时前
英伟达ViPE重磅发布!解决3D感知难题,SLAM+深度学习完美融合(附带数据集下载地址)
深度学习·算法·计算机视觉
聚客AI1 天前
🙋‍♀️Transformer训练与推理全流程:从输入处理到输出生成
人工智能·算法·llm
大怪v1 天前
前端:人工智能?我也会啊!来个花活,😎😎😎“自动驾驶”整起!
前端·javascript·算法
惯导马工1 天前
【论文导读】ORB-SLAM3:An Accurate Open-Source Library for Visual, Visual-Inertial and
深度学习·算法
骑自行车的码农1 天前
【React用到的一些算法】游标和栈
算法·react.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