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是什么?设备管理的目标有哪些?设备管理模式又是个啥?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意义以及我们该如何进行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本文将对"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及"设备全生命周期费用管理"作出详细讲解。全文7100字干货,读完这篇文章,相信你会收获满满!建议先点赞收藏~

一、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1、概述
1-1、传统设备管理
传统的设备管理(Equipment management)
设备在役期间的运行维修管理,其出发点是设备可靠性的角度出发,具有为保障设备稳定可靠运行而进行的维修管理的相关内涵。包括设备资产的物质运动形态,即设备的安装、使用、维修直至拆换,体现出的是设备的物质运动状态。
设备资产管理(Asset management)
侧重于整个设备相关价值运动状态,其覆盖购置投资、折旧、维修支出、报废等一系列资产寿命周期的概念,其出发点是整个企业运营的经济性,具有为降低运营成本,增加收入而管理的内涵,体现出的是资产的价值运动状态。
1-2、设备管理的模式
前苏联模式
前苏联管理模式是计划预修体制,为了防止生产设备发生故障,根据预定的计划而进行的预防性修理,根据实际情况分成大修、中修和小修。
- 理论基础------摩擦学
- 管理理念------周期性的预防和检查,最大限度的降低故障的发生率
美国模式
美国模式由预防维修转变为生产维修,既要以预防维修为关键,又要考虑生产的综合管理方法。
- 理论基础------后勤工程学
- 管理理念------强调设备在整个生产过程的支持作用,追求产品、设备等周期性费用的经济性
英国模式
英国模式注重设备寿命周期各个阶段的消息反馈,充分利用系统论,对设备寿命周期的技术经济管理进行研究。
- 理论基础------设备综合工程学
- 模式理念------追求费用最经济,从技术、管理和经济三个角度的设备综合管理
日本模式
日本模式又称为TPM模式,将最大的设备综合效率作为追求目标,构建能够管理设备整个生命周期的生产维修系统。
- 理论基础------借鉴英美维修理论
- 模式理念------全员参与,全系统运行,最求设备综合效率最大化
1-3、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设备综合管理是现代设备管理的重要特点,目前在国内外设备管理模式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英国模式和日本模式,这两种模式都强调以设备全生命周期为管理对象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涵盖资产和设备管理,也可以称为设备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Equipment-Asset life-cycle management)它包含了资产和设备管理的全过程从采购、安装、使用、维修、报废等一系列过程,即包括设备管理,也渗透着其全过程的价值变动过程,因此考虑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要综合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以生产经营为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选型、购置、安装、使用、维护、维修、改造、更新、报废、再制造、再使用、再报废的全过程进行管理。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意义:
- 有效研究设备生命周期的故障性和维修性,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 有效研究磨损的经济规律,对设备的投资、修理和更新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实现投入少、产出多、效益高
- 强调设备一生的管理和控制,将设备设计、制造和使用三者相结合的动态管理,实现实时的信息反馈,实现设备的综合管理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目标: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设备综合产能最高。
2、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从什么时候开始?
2-1、设备前期管理
前期管理是指从生产线规划到设备购入投产的全部设备管理过程。
把设备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克服传统管理中设备前期与后期管理脱节,或者只抓设备后期使用、维修管理的弊端为设备的后期管理创造先决条件,以减少运行过程中的故障次数和重大不良问题的发生率。
前期管理分成规划、设计、采购、安装、验收五个阶段。
- 规划:规划阶段重点针对项目可行性分析和周期费用估算两方面的工作。
- 设计:设计阶段包含设备的设计和制造,从设备的可靠性、可维修性、节能性、通用性、安全性、环保性等方面开展设备的设计和制造工作。
- 采购:采购阶段根据规划和设计阶段的需求和要求开展设备选型、采购等工作。
- 安装:安装阶段涵盖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注重安装质量如地基建设、水平调整等。
- 验收:验收阶段涵盖设备验收、设备试运行及初期设备数据收集等工作。

前期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 合理付出设备的设置费用
- 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 提高设备中期设备的稳定性

**忽视设备前期管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比如:
- 盲目采购、设备积压
- 设备型号规格不适用
- 不能有效形成生产能力
- 设备技术水平低、质量差
- 设备故障、事故频繁
- .....
那么,如何开展设备前期管理呢?请继续往下。
2-2、设备前期规划
设备规划要服从企业总体规划的目标。为了保证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设备规划要把设备对企业竞争能力的作用放到首要地位,同时还应兼顾企业节约能源、环境保护、安全、资金能力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统筹平衡。通过可行性研究,减少企业投资的盲目性,避免由于事先考虑不周而出现重大的方案变动或返工所造成的损失,加强投资的可靠性。
寿命周期费用估算(如图):

寿命周期费用估算是项目规划阶段采用模拟已建成的同类项目或参照经验指标等方法估算设备生命周期的费用,对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的估算是对设备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的前提,追求寿命周期费用的经济性是现代设备管理的目标。
设备可行性分析(如图):

2-3、设备设计
- 可靠性:表示一台设备在规定时间内,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无故障发挥规定机能的程度。
- 可维修性:可维修性影响设备维护和修理的工作量和费用。维修性好的设备,维修的零部件可迅速拆卸、易于检查,易于操作,能够实现通用化和标准化,零件互换性强等。
- 节能性:节能性好的设备,热效率高能源利用率高、能源消耗量少,运行费用低。
- 通用性:同类型设备的机型越少,数量越多,对于设备的备用、检修、备件储备等管理十分有利。
设备设计阶段在设备规划阶段技术方案和技术特性的基础之上还需要考虑设备的通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等,该阶段直接影响设备中后期管理过程中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寿命及费用。
2-4、设备采购
根据规划阶段和设计阶段的分析,在设备采购时需要将可行性分析等内容形成技术方案作为设备采购招议标的技术要求,按照招议标的相关流程开展设备采购工作。

综合评标(如下图):

2-5、设备安装调试

安装阶段涵盖设备的开箱验收、安装、调试运行工作,该阶段为设备中期管理收集资料和数据,为设备中期管理奠定基础。
开箱验收:
- 检查设备外包装、清点核对设备型号、规格、零部件、工具、附件、备件、说明书、软硬件资料等是否齐全;
- 随机零部件、工具、附件、备件形成清单做好保存。

安装调试阶段需要设备管理及使用单位全程参与,设备维修和操作人员学习和掌握机床构造及运行原理,设备管理部门收集设备基础数据,为设备中期管理奠定基础。
2-6、设备验收及初期运行管理
验收注意事项:
- 法律法规:在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是否满足国家法律法规或标准化的要求
- 技术功能:是否满足设备设计功能要求(如几何精度、运行负荷等);是否满足产品加工功能要求;设备运转故障率、效率等是否满足要求
- 其他:资料是否齐全(设备合格证、试验数据、设备资料、设备厂家联系资料等);人员是否培训,是否达成培训效果;调试阶段设备缺陷是否全部解决;随机物件(随机配件易耗件、附属电机、随机工具等)是否与清单一致.....
设备初期运行需要重点关注设备运行参数记录、性能记录、故障记录、同时要注意设备的润滑、参数调整与紧固等,通过上述基础数据的收集可以有效的制定设备运行管理标准和要求,为规范设备中期管理起到关键作用。

随着设备管理模式的不断转变,设备前期的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下图可以看出设备前期管理的重要程度已经超过中期和后期管理的总和,经过不完全统计设备前期管理决定了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的90%以上,由此可见设备前期管理的必要性。
开展设备前期管理从设备规划一直到试运行各部门需通力合作,任何一个部门的脱节都会造成某个环节某个过程出现管理真空,为设备整个生命周期埋下隐患,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需要克服两个关键的问题:
- 前期管理与中期管理脱节
- 中期管理内部各环节之间的脱节
如何防止设备后半生管理内部各环节之间的脱节?请继续看下一章节。
3、设备运行维护管理
设备中期管理又称为设备运行维护管理,是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各阶段中周期最长,最为关键的一个过程。包括防止设备性能劣化而进行的日常维护保养,检查,监测,诊断以及修理,更新等管理,其目的是保证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处于良好技术状态,并有效地降低维修费用。

在设备运行和维修过程中,可采用现代化管理思想和方法,如行为科学、系统工程、价值工程、定置管理、信息管理与分析、使用和维修成本统计与分析、ABC分析、PDCA方法、网络技术虚拟技术、可靠性维修等。

3-1、建立台账
台账数据是进行设备优化配置管理的基础,反映企业设备基本信息及其资产状况:
- 静态数据主要有设备编号、名称、型号规格、厂商信息、所属单位、原值、主要性能参数等
- 动态数据如设备净值、折旧额、能耗费用、运行台时、故障台时、故障信息等
3-2、管理标准
如何制定设备管理标准?
根据设备管理的工作范围和属性,可以将设备管理的管理指标分成六大类,分别为管理流程规范类指标、员工士气和素质水平指标、生产(办公)现场状况指标、组织结果健全性指标、设备管理经济指标、信息与知识资产管理指标。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管理的需求制定设备管理的指标,同时制定与之匹配的管理制度支撑指标的运行,完善的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应包含以下四项内容:

为更好的执行设备管理制度,需要根据设备物理属性及技术参数固化设备作业标准因此可以通过制定设备标准作业指导书规范设备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标准。

管理标准图例:


3-3、设备运行管理
设备运行管理主要监控设备运行过程的物理特性和工作特性,即时时刻刻为设备开展体检工作,发现异常可以第一时间的予以解决。

3-4、设备维护管理
设备维护管理主要分成五个部分:点检、保养、润滑、预防性/预见性维修、故障维修,其中设备点检、保养、润滑为自主保全;设备预防性/预见性维修为计划保全;设备故障维修为专业保全。
设备点检(如图):


设备保养:
保养:通过防止劣化、排除隐患、消除故障,来维持设备原有的工艺性能,达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

设备润滑:
经过设备管理人员长期经验的积累,总结出设备润滑管理的"五定"工作法。润滑"五定"是对润滑管理工作从机制机构、工作方法到技术要求的综合反映和综合保证,具有明显的管理效果,它能使润滑管理工作做好经常化、规格化和制度化。

预防性/预见性维修:
- 预防性维修:通过对设备的系统检查、检测和定期更换以防止功能故障发生,使其保持在规定状态所进行的全部活动。
- 预见性维修:基于过程数据,通过预测可能的实效模式以避免维护性问题的活动。

预防性/预见性维修要求维修人员深入掌握设备及零部件的运行原理,在详细收集设备运行数据后制定的保全计划,用以提升设备MTBR和MTBF。
设备故障维修管理:


设备故障是由设备生产方法、使用方法、保养方法、保养方法不当而造成的。
设备故障管理,是对故障发生的要素,包括故障部位,现象,故障的程度,故障原因等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控制,分析,研究,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消除故障。设备故障管理是企业现场设备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维修管理的基础。


3-5、设备备件管理
设备备件是为了缩短设备维修停歇时间,事先组织采购、制造和储备的配件。备件是设备维修的物质基础,及时供应备件可以缩短修理时间,减少停机损失,提高设备可靠性备件管理的目标是最少的备件资金、合理的库存储备,保证设备维修的需要,不断提高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和经济性。

如何解决备件库存量与费用的关系?
备件的ABC管理法,是物资管理中ABC分类控制在备件管理中的应用。它是根据备件的品种规格、占用资金和各类备件库存时间、价格差异等因素,采用必要的分类原则而实行的库存管理办法。

3-6、设备档案管理
从设备生命周期最初的规划开始,规划分析、设计图纸、制造工艺、调试参数、运行参数等数据共同汇聚成设备的档案,一台设备的档案应该贯穿于生个生命周期,设备档案的管理,可以实现设备故障的可追溯性,有利于开展设备故障分析、设备备件采购及后期设备规划的参考。

3-7、设备状态管理
通过加强设备的基础管理,可以基本实现运行设备处于受控状态、检修设备处于计划状态、备用设备处于完好状态,使企业设备管理水平得以提高,生产状况保持稳定。

3-8、资产管理
设备资产管理是以设备资产为核心,以降低运行成本等企业战略管理为目的,集成采购管理、实物资产管理、耗材/备件管理等功能。

3-9、能源管理
工厂能源消耗90%以上来自于设备,能源消耗在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占据设备维持费用较大空间,因此开展设备能源管理工作对降低设备生命周期费用起到关键的作用。

3-10、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是运用大数据原理,通过数据分析方法工具的应用对设备档案的各种记录进行分析,计算出各阶段设备OEE、TEEP等指标,为改进设备管理提供方向,为后期项目的规划分析奠定基础。


设备中期管理主要是对设备的运行使用进行管理,通过有效的管理提升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此阶段是设备为企业创造价值的重要阶段,有效的管理,可以使设备创造最佳价值,企业获得最大收益。

4、设备轮换报废管理
4-1、设备轮换管理
轮换:对于部分可修复设备,设备定期进行轮换和离线修复保养,然后继续更换服役。此期间的管理对于降低购置及维修成本,重复利用设备具有一定的意义。

4-2、设备报废管理
报废:设备由于长期使用中的有形磨损,并达到规定使用年限,不能修复继续使用;由于技术改进的无形磨损,必须以新的、更先进的固定资产替换等原因造成的对原有固定资产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产权注销的行为。

5、设备再制造管理与流程
5-1、设备再制造管理
再制造是使报废产品经过拆卸、清洗、检验、翻新修理和再装配的过程,通过再制造使设备恢复或者接近于新设备的性能标准,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再制造和维修都可以使设备获得正常的使用功能,但是设备再制造与通常的设备维修在过程和特点上有着显著的区别。

5-2、设备再制造流程(如图):

5-3、设备再制造效益分析
设备再制造效益分成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采用再制造技术可以有效避免设备废气造成资源和附加价值的浪费,具有显著的节能、节材、减少环境污染的效果。
据统计:单价在100-500万元的设备,再制造改造费用为原价的40%。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二、设备全生命周期费用管理
1、设备全生命周期费用(概述)

设备寿命周期费用(LCC)是指设备在整个寿命周期内所用的总费用之和,包括设置费(AC)和维持费(SC)。

AC------设备设置费,包括研究费(规划/调研费)、设计所用费、制造所用费、设备购置费、运输费、安装调试费等;
SC------设备维持费,包括能源消耗费、维修费、操作工人工资、报废费及与设备有关的各种杂费和管理费。

AC具有不可再现性,即一次性,SC则具有再现性,非一次性。如果在设备运行使用中管理不当、维修不及时,都可能使这个再现性费用增加,有时竟能是购置费的几倍甚至几十倍。统计表明,影响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经济性的主要因素是运行及维修,这方面的费用可以占到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的一半或更高。
LCC由设备设置费用和维持费用组成,将其细化为投资费用、使用费用、维修费用、不可预测费用等,由此再一步步推导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可以看出影响LCC的因素贯穿着整个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

2、LCC管理
在设备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LCC工作的侧重点也不相同,具体如下:


设备规划阶段:
可以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综合评价法队LCC开展分析,将生产使用、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三者进行统一权衡,开展设备的选型工作,最终选择最优方案。

设备运行维护阶段(如下图):

设备报废更新:
设备更新应根据经济效益来确定,不能简单低按照设备的寿命来划分。什么时候更新最合适,应以经济有利为依据,其更新实际的选择应视具体条件有所不同。

结束语:
中国制造2025的钟声已经敲响,中国制造业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新形势下,企业对现代化设备的需求和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对现代化管理理念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各阶段管理内容的不断融合运用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为企业制定出优选的管理方式延长企业的设备使用寿命,实现企业最大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很多时候,合理有效地运用数字化工具,不仅可以让企业业务高效地运行,还能最大程度保证团队目标的达成。比如我司正在用的低代码平台:织信Informat,这个平台基于数据模型优先的设计理念,提供大量标准化的组件,内置AI助手、组件设计器、自动化(图形化编程)、脚本、工作流引擎(BPMN2.0)、自定义API、表单设计器、权限、仪表盘等功能,能帮助企业构建高度复杂核心的数字化系统。如设备、生产、仓库、产品、供应商、进销存、项目等多个应用场景,全面助力企业落地数字化转型战略目标。

不管说得再天花乱坠,都不能代替产品本身,好产品,值得大家切身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