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完了canvas,本来想去系统学3D的,但是转念一想,还是先去复习HTML+CSS吧。
不看不知道,系统学的,跟我这种想一出是一出的学习方式还是有很多区别的。
还是那句话:
翻烂一本书,胜过敲键盘。
今天才发现这么多有意思的、很多课程不会告知的小细节,那么现在咱们一起唠唠吧。
1.某个网站的404页面,自动跳转到指定位置。
我以前一直以为这个功能的实现必须要配合JS来使用,但是没想到,居然还有一种很古早的方式:
使用meta属性
只能是,学海无涯啊。
怎么实现?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时间;路径">
把这句话加入到HTML文件的head标签里面即可。
对了,http-equiv的值不能用replace,要不然无效。
content里面直接写时间即可,不需要加单位,路径一般都是相对路径。
为什么要相对路径?
这跟网站上线是有很大关联的,就不展开说了。
但实际上,很多时候都需要配合倒计时来使用的,比如说提示用户多少秒之后跳转,所以这个被优化掉是有道理的。
2.网络卡的时候,HTML结构先展示出来
这也是我一直没搞懂的地方,现在很多小程序都是这么做的。
先展示结构,再去做内容替换或者是CSS的覆盖。
我们知道CSS的加载方式有三种:
外联式
内联式
行内式
!important就少用吧。
但实际上,还有一种很少人用的东西:
@import
突然想起,这™不是Java吗?
好熟悉的感觉,又回到了痛苦的Java学习路程,想起来我也很久没写Java了。。。
不知道以后有没有机会继续深耕前端行业了。
@import和link都是外联式的一种。
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加载的顺序。
@import是先加载HTML再加载CSS,而link则恰好相反,先加载CSS再加载HTML。
所以网络卡的时候,你就可以大概猜出这个网址是先加载什么的了。
无聊的知识又增加了,真的好棒呢。
别的暂时没想到有啥,遇到了再说吧。
对了,为了语义化、SEO等因素,看看一些基础知识还是必须要去看的。
比如说,table里面的thead、tbody、tfoot是有语义的,但是它们有没有对于表格的展示来说,其实都没有太大关系。
也就是说,写不写对于展示都没有任何问题。
But,
代码是给浏览器看的,语义化好的网页,才能更好地被浏览器读懂,减少代码量。
最重要的是------SEO的优化。
SEO才是前端开发的最后选择吗?
再比如说,我以前使用input来做单选,搞不懂name是什么意思。
直到去翻书了,才知道name有多大作用,少了个name简直是要老命了。
在看书的过程中,突然把我之前学的,全部串起来了。
Node.js中的form为什么要用method、为什么要用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