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代码模拟服务器实验1:阻塞IO

client.py

python 复制代码
import socket
import sys

# 创建一个TCP/IP套接字
client_socket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 连接服务器
server_address = ('localhost', 9090)

try:
    client_socket.connect(server_address)
except ConnectionRefusedError:
    print("Connection refused")
    sys.exit()

try:
    # 发送数据
    message = 'This is a test message.'
    print(f"Sending: {message}")
    client_socket.sendall(message.encode('utf-8'))

finally:
    # 发送FIN
    client_socket.close()

server.py

python 复制代码
import socket

# 创建一个TCP/IP套接字
server_socket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 绑定套接字到地址和端口
server_address = ('localhost', 9090)
server_socket.bind(server_address)

# 开始监听传入连接
server_socket.listen(1)

print("Server is waiting for a connection...")

# 阻塞等待客户端连接
connection, client_address = server_socket.accept()

try:
    print(f"Connection established with {client_address}")

    # 循环接收数据
    while True:
        data = connection.recv(1024)  # 阻塞等待接收数据
        if data:
            print(f"Received: {data.decode('utf-8')}")
        else:
            print("No more data from client, closing connection.")
            break

finally:
    connection.close()

在这个例子中,listen(1) 指定连接队列的最大长度为1,这意味着:

如果服务器正忙于处理当前连接,而另一个连接请求到来,那么这个新的连接请求将被放入队列中。

如果在这个时候有第三个客户端请求连接,由于队列长度已经达到 1,第三个请求可能会被拒绝,或者客户端会收到 ECONNREFUSED 错误。

实际使用建议:

在实际应用中,backlog 参数的值通常会设置得比1大,尤其是在处理多个客户端的情况下。例如,常见的值有 5、10 或者更高,这样可以确保服务器能处理更多并发的连接请求而不容易拒绝新的连接。

总结:server_socket.listen(1) 中的 1 是连接请求队列的最大长度,决定了在服务器处理当前连接时,可以有多少其他连接请求被挂起等待处理。

相关推荐
lsx20240615 分钟前
Vue.js 过渡 & 动画
开发语言
伊卡洛斯az16 分钟前
Linux veth
linux·服务器
wjs202426 分钟前
NumPy 位运算
开发语言
ZHE|张恒37 分钟前
设计模式(二)工厂方法模式 — 把创建权限下放给子类,像“可扩展的生产线”
java·开发语言·设计模式
阿伟实验室43 分钟前
debian10部署简易web服务器
运维·服务器·前端
报错小能手1 小时前
C++笔记 bind函数模板
开发语言·c++·笔记
FreeCode1 小时前
使用LangSmith追踪智能体运行
python·langchain·agent
2501_941112141 小时前
Python Web爬虫入门:使用Requests和BeautifulSoup
jvm·数据库·python
程序员晚枫1 小时前
Python文件类型大全:从.py到.pyd,你见过几种?
python
计算衎1 小时前
python的AI大模型之facebook/nllb-200-distilled-600M的介绍和使用
人工智能·python·facebook·huggingface_h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