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的7大基本原则

设计模式是解决问题的经验总结,是软件开发中常用的一种设计思想和方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遵循设计模式可以提高代码的可重用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设计模式的基本原则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指导方针,它们是在解决问题时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本文将介绍设计模式的7大基本原则,以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设计模式。

1. 单一职责原则(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

单一职责原则是指一个类只负责一项职责或功能。一个类只应该有一个引起它变化的原因。这个原则可以避免一个类的职责过于复杂,使得类更加可读、可维护和可扩展。

2. 开闭原则(Open-Closed Principle)

开闭原则是指软件实体(类、模块、函数等)应该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即在不修改现有代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扩展来增加新的功能。这个原则促使我们设计具有良好扩展性的软件系统。

3. 里氏替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里氏替换原则是指在引用父类对象的地方,可以使用其子类对象来替换,而不影响程序的正确性。子类应该尽量保持父类的行为,符合父类定义的约束条件。在遵守这个原则的前提下,可以为系统引入新的子类,提高代码的可扩展性。

4. 依赖倒置原则(Dependency Inversion Principle)

依赖倒置原则是指高层模块不应该依赖低层模块,二者都应该依赖其抽象。抽象不应该依赖具体实现,具体实现可以依赖抽象。这个原则可以降低模块之间的耦合度,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测试性。

5. 接口隔离原则(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

接口隔离原则是指一个类对另一个类的依赖应该建立在最小的接口上。一个类只与其需要的接口进行交互,不应该依赖于不需要的接口。这个原则可以避免一个类依赖不需要的方法,减少类之间的耦合度。

6. 迪米特法则(Law of Demeter)

迪米特法则是指一个对象应该对其他对象有尽可能少的了解,只与其直接的朋友通信。不要和陌生人讲话。通过减少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可以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测试性。

7. 合成复用原则(Composite Reuse Principle)

合成复用原则是指尽量使用对象组合,而不是继承来达到复用的目的。组合可以使系统更加灵活,降低类之间的耦合度。

以上就是设计模式的7大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指导着我们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设计和实现,帮助我们编写更加优秀、可维护和可扩展的代码。

参考资料:

  • 《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
  • 《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
相关推荐
摘星编程2 小时前
并发设计模式实战系列(3):工作队列
设计模式·并发编程
Pasregret3 小时前
访问者模式:分离数据结构与操作的设计模式
数据结构·设计模式·访问者模式
Aniugel5 小时前
JavaScript高级面试题
javascript·设计模式·面试
不当菜虚困6 小时前
JAVA设计模式——(四)门面模式
java·开发语言·设计模式
Niuguangshuo6 小时前
Python设计模式:MVC模式
python·设计模式·mvc
Lei活在当下6 小时前
【现代 Android APP 架构】01. APP 架构综述
android·设计模式·架构
前端大白话6 小时前
震惊!90%前端工程师都踩过的坑!computed属性vs methods到底该怎么选?一文揭秘高效开发密码
前端·vue.js·设计模式
前端大白话6 小时前
前端必看!figure标签在响应式图片排版中的王炸操作,grid/flex布局实战指南
前端·设计模式·html
ApeAssistant7 小时前
Spring + 设计模式 (十四) 行为型 - 观察者模式
spring·设计模式
ApeAssistant7 小时前
Spring + 设计模式 (十三) 行为型 - 策略模式
spring·设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