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学习(13)计算机网络基础概论

本节学习内容

1.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互联网、IP地址、MAC地址、常用网络协议)

2.网络分层模型(OS的7层模型与tcp/ip协议族体系4层结构、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3.网络应用程序通信流程

一、网络的基本概念

1.网络

(1)概念:网络是由若干结点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组成,网络中的结点可以是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

(2)网络设备有: 交换机、路由器、集线器

(3)传输介质有: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网络示意简图如下

2.互联网

概念:多个网络连接起来构成互联网。目前最大的互联网为因特网。

3.IP地址(可以改)

(1)概念:IP地址就是给因特网的每个主机(或路由器)的接口分配一个世界范围内唯一的标识符

(2)ip地址的作用:在网络中唯一标识一台主机

(3)ip地址分为IPV4和IPV6两种类别格式

IPV4: 地址32位,以"."分成四段,每段8位(0-255) 例如:"192.123.2.1"

IPV6: 地址128位,以":"分成8段,每段16位(六进制表示)

例如:"0301:2bd3:546a:5670:56af:a780:0233:2011"

(4)ip地址由网络号和主机号构成

ip=网络号+主机号

(5)ip地址的分类

A类地址ip范围:0.0.0.0~127.255.255.255

B类地址ip范围:128.0.0.0~191.255.255.255

C类地址ip范围:192.0.0.0~223.255.255.255

D、E类地址一般不使用

(5)ifconfig查看ip地址

4.MAC地址(不能改)

概念:硬件地址又称物理地址或MAC地址,长度位48位

5.端口号(不会改变,pid会改变号)

应用程序的代号

进程间通讯:ip1+端口号1<->ip2+端口号2

6.常用网络协议

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

FTP: 文件传输协议

TELNET: 是 internet 远程登陆服务的标准协议。

TCP: 传输控制协议(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

UDP : 用户数据报协议

IP: Internet Protocol简称IP, 又译为网际协议或互联网协议

ICMP : 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

ARP: 地址解析协议, 是根据IP 地址获取 MAC 地址的协议

RARP: 逆地址解析协议

二、网络分层模型

1.OS的7层模型与tcp/ip协议族体系4层结构

1.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作用:相邻两个节点数据的可靠传输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是: 通过各种控制协议,将有差错的物理信道变为无差错的、能可靠传输数据帧的数据链路。
在计算机网络中由于各种干扰的存在,物理链路是不可靠的。因此,这一层的主要功能是在物理层提供的比特流的基础上,通过差错控制, 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为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即提供可靠的通过物理介质传输数据的方法。
该层通常又被分为介质访问控制(MAC) 和逻辑链路控制 (LLC) 两个子层。
MAC子层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共享型网络中多用户对信道竞争的问题, 完成网络介质的访问控制;
LLC子层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和维护网络连接,执行差错校验、流量控制和链路控制。

TCP/IP协议体系结构中,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描述为实现网卡接口的网络驱动程序, 以处理数据在物理媒介上的传输,不同的物理网络具有不同的电气特性,网络驱动程序隐藏了这些细节,为上层协议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接口。这一层主要关注的三个基本问题是:封装成帧, 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

2.网络层

网络层作用:不相邻两个节点数据的传输

网络层实现数据包的选路和转发。广域网或者说互联网通常使用众多分级的路由器来连接分散的主机或者局域网,因此,通信的两台主机一般不是直接相连的,而是通过多个中间结点(路由器) 连接的。网络层的任务就是选择这些中间结点, 以确定两台主机之间的通信路径。同时,网络层对上层协议隐藏了网络拓扑连接的细节, 使得在传输层和网络应用程序看来, 通信的双方是直接相连的。
网络层最核心的协议是IP 协议( Internet Protocol,因特网协议)。IP 协议根据数据包的目的IP 地址来决定何如投递它。如果数据包不能直接发送给目标主机,那么IP 协议就是为它寻找一个合适的吓一跳路由器,并将数据包交付给该路由器来转发。多次重复这一过程,数据包最终到达目标主机,或者由于发送失败而被丢弃。可见, IP 协议使用逐跳的方式确定通信路径。

网络层另外一个重要的协议是ICMP协议(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它是IP 协议的重要补充, 主要用于检测网络连接。

IP 协议为上层协议提供无状态、无连接、不可靠的服务。

无状态是指通信双方不同步传输数据的状态信息,因此所有IP数据报的发送、传输和接收都是相互独立、没有上下文关系的。这种服务最大的缺点是无法处理乱序和重复的IP数据报。虽然IP数据报头部提供了一个标识字段用以唯一标识一个IP 数据报, 但它是被用来处理IP分片和重组的,而不是用来指示接收顺序的。无状态的优点是简单、高效。无须为保持通信状态而分配一些内核资源,也无须再每次通信时携带状态信息。

无连接是指IP 通信双方都不长久地维持对方的任何信息。这样,上层协议每次发送数据的时候, 都必须明确指定对方的IP 地址。

不可靠是指IP 协议不能保证IP 数据报准确地到达接收端, 它只是承诺尽最大努力。

3.传输层

传输层:为应用程序(进程)提供进程间通信的功能

传输层为两台主机上的应用程序提供端到端的通信。与网络层使用的逐跳通信的方式不同, 传输层只关心通信的起始端和目的端, 而不在乎数据包的中转过程。
传输层协议主要有三个: TCP 协议、UDP 协议和SCTP 协议
TCP 协议(传输控制协议) 为应用层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和基于流的服务。TCP 协议使用超时重传、确认应答等方式来确保数据包被正确的发送至目的端, 因此 TCP 服务是可靠的。使用TCP 协议通信的双方必须先建立TCP 连接,并在内核中为该连接维持一些必要的数据结构,比如连接状态,读写缓冲区等。当通信结束时, 双方必须关闭连接以释放这些内核数据。TCP 服务是基于流的,基于流的数据没有边界(长度) 限制, 它源源不断地从通信地一端流入另一端。发送端可以逐个字节地向数据流中写入数据,接收端可以逐个字节地将它们读出。

UDP 协议(用户数据报协议) 则与TCP 协议完全相反, 它为应用层提供不可靠、无连接、基于数据报地服务。"不可靠"意味着UDP 协议无法保证数据从发送端正确地传送到目的端。如果数据在中途丢失,或者目的端通过数据校验发现数据错误而将其丢弃, 则UDP协议只是简单地通知应用程序发送失败。因此,如果要使UDP 协议可靠, 那么应用程序通常要自己处理数据确认、超时重传等逻辑。UDP 是无连接的, 即通信双发不保持一个长久的联系, 因此应用程序每次发送数据都要明确指定接收端的地址。基于数据报的服务, 是相对基于流的服务而言的。每次UDP数据报都有一个长度,接收端必须以该长度为最小单位将其所有内容一次性读出,否则数据将被截断。
SCTP 协议(流控制传输协议) 是一种相对较新的传输层协议, 它是为了在因特网上传输电话信号而设计的。

4.应用层

应用层负责处理应用程序的逻辑

三、网络应用程序的通信流程

e.g:程序A向程序B传输"hello"过程如下

由上到下依次为: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

程序A数据"hello"从应用层发送给传输层后,传输层在数据前加上tcp协议或udp协议的报头,将报文发送给网络层,网络层增添自己的IP报头,再将整条数据发送给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将数据封装成能在网络中独立传输的数据单元,即数据帧。封装好数据帧通过网络传输到另一个主机,然后在另一主机从下层依次向上拆包,将数据送往应用层,B程序就得到"hello"数据。

相关推荐
光而不耀@lgy几秒前
C++初登门槛
linux·开发语言·网络·c++·后端
偶尔微微一笑10 分钟前
AI网络渗透kali应用(gptshell)
linux·人工智能·python·自然语言处理·编辑器
Run1.20 分钟前
深入解析 Linux 中动静态库的加载机制:从原理到实践
linux·运维·服务器
The Mr.Nobody32 分钟前
STM32MPU开发之旅:从零开始构建嵌入式Linux镜像
linux·stm32·嵌入式硬件
老兵发新帖1 小时前
Ubuntu 上安装 Conda
linux·ubuntu·conda
秋秋秋秋秋雨1 小时前
linux安装单节点Elasticsearch(es),安装可视化工具kibana
linux·elasticsearch·jenkins
genggeng不会代码1 小时前
用于协同显著目标检测的小组协作学习 2021 GCoNet(总结)
学习
浩浩测试一下1 小时前
计算机网络中的DHCP是什么呀? 详情解答
android·网络·计算机网络·安全·web安全·网络安全·安全架构
码农hbk2 小时前
linux ptrace 图文详解(七) gdb、strace跟踪系统调用
linux·服务器
搞机小能手2 小时前
六个能够白嫖学习资料的网站
笔记·学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