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P自然语言处理之文本分类项目实战TextCNN

项目背景

情感分类,新闻分类,主题分类、问答匹配、意图识别、推断等领域都使用了文本分类的技术。文本分类任务的难点在于(⑴)语言的复杂性(2)评测函数的设计

解决方案设计

算法工程师常用的工作流程。

第一步:问题建模。

第二步:数据准备。

第三步:框架、模型选择

  1. 模型选择和训练
    • 传统机器学习模型:如朴素贝叶斯、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决策树等。
    • 深度学习模型:如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Transformer架构及其变体(如BERT、GPT等)。
  2. 模型评估与优化
    • 使用验证集或测试集来评估模型的性能,主要指标包括准确率、召回率、F1分数和混淆矩阵等。
    •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模型参数或选择不同的模型进行优化。

模型选择是文本分类任务中的关键环节,需要根据具体任务需求和数据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模型。

  1. 传统机器学习模型
    • 优点:实现简单,计算资源需求较低。
    • 适用场景:适用于小规模数据集或特征较为明显的文本分类任务。
  2. 深度学习模型
    • CNN:擅长捕捉局部特征,适用于文本分类中的关键词或短语识别。
    • RNN/LSTM:能够处理序列数据中的长期依赖关系,适用于长文本分类。
    • Transformer及其变体(如BERT、GPT等):利用自注意力机制,能够捕捉文本中的复杂模式和依赖关系,在多种文本分类任务中表现出色。
    • 优点:能够自动学习文本特征,处理大规模数据集时性能优越。
    • 适用场景:适用于大规模数据集或需要高度准确性的文本分类任务。

第四步︰数据预处理

数据预处理是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它指的是在将数据用于模型训练或分析之前,对数据进行的一系列准备和转换工作。数据预处理的目标是改善数据质量,使其更适合后续的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或统计建模任务。数据预处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数据清洗(Data Cleaning)
    • 缺失值处理:识别并处理数据中的缺失值,方法包括删除含有缺失值的记录、使用统计值(如均值、中位数、众数)填充、使用模型预测缺失值等。
    • 噪声数据处理:识别并修正或删除数据中的噪声(异常值或错误值)。
    • 数据一致性检查:确保数据在不同来源或不同时间的一致性,如日期格式、单位统一等。
  2. 数据集成(Data Integration)
    • 合并多个数据源的数据,处理数据冗余和数据冲突。
    • 转换和统一不同数据源的格式和编码。
  3. 数据转换(Data Transformation)
    • 数据标准化或归一化:将数据按比例缩放,使之落入一个小的特定区间,如[0, 1]或[-1, 1],以消除不同量纲的影响。
    • 数据离散化:将连续数据转换为离散值,如将年龄分段。
    • 编码处理:将文本数据转换为数值数据,如使用独热编码(One-Hot Encoding)、标签编码(Label Encoding)或词嵌入(Word Embedding)等方法。
  4. 数据规约(Data Reduction)
    • 维度规约:通过主成分分析(PCA)、特征选择等方法减少数据集的维度,以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效果。
    • 数值规约:通过数据聚合、抽样等技术减少数据量,同时尽可能保持数据的完整性。
  5. 数据离散化
    • 将连续属性转换为离散属性或区间标签,这有助于处理某些特定的机器学习算法,如决策树、朴素贝叶斯等。
  6. 特征工程(Feature Engineering)
    • 构造新的特征,这些特征可能是原始特征的组合或转换,以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

数据预处理是确保机器学习模型性能的关键步骤,因为"垃圾进,垃圾出"的原则在数据科学中同样适用。有效的数据预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

第五步︰模型训练及推理

第六步:模型评测

设计评测函数。

第七步︰模型上线

第八步︰模型迭代化


机器学习模型

范式:人工特征工程+浅层分类模型

文本特征工程:文本预处理、特征提取、文本表示三个部分

分类器:Naive Bayes,KNN,SVM,最大熵。

深度学习模型

·深度学习VS传统:

·解决了文本表示

·利用CNN/RNN等网络结构自动获取特征表示

·文本的表示表示︰ 词向量(word embedding)的构建

·深度学习文本分类模型:TextCNN、TextRNN、TextRNN + Attention

深度学习模型TextCNN。


TexCNN介绍

TextCNN 是一种用于文本分类的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由 Kim Yoon 在 2014 年提出。它在处理自然语言处理任务(如情感分析、主题分类等)中表现出色。以下是对 TextCNN 的简要介绍:

1. 模型架构

  • 嵌入层(Embedding Layer):输入的文本首先被转换为词向量(通常使用预训练的词向量,如 Word2Vec 或 GloVe)。每个单词通过嵌入层转化为一个固定维度的向量。
  • 卷积层(Convolutional Layer):模型应用多个一维卷积核来提取文本中的局部特征。卷积核的窗口大小可以不同,以捕获不同范围的n-gram特征(如二元组、三元组等)。
  • 最大池化层(Max-Pooling Layer):卷积操作后,模型通过最大池化层从每个卷积输出中提取最重要的特征。这一步帮助模型减少特征维度,同时保留最显著的信息。
  • 全连接层(Fully Connected Layer):池化后的特征向量被展平并传递给全连接层,进一步进行特征组合与分类。
  • 输出层(Output Layer):最后通过一个softmax层输出每个类别的概率,用于最终的分类任务。

2. 特点

  • 简单高效:TextCNN 架构相对简单,但在文本分类任务中表现出色。它不依赖复杂的序列处理机制,因而计算速度快,适合大规模数据的快速处理。
  • 多通道卷积:通过使用不同窗口大小的卷积核,TextCNN 能够从文本的不同尺度提取特征,这对捕捉短语级别的语义信息尤其有用。
  • 对输入顺序不敏感:虽然卷积神经网络本质上是对局部特征进行卷积,但其不太依赖于文本的顺序,这对某些文本分类任务(如情感分析)是有利的。

3. 应用场景

  • 情感分析:根据用户评论或社交媒体文本来判断情感倾向(如积极、消极、中性)。
  • 新闻分类:根据新闻内容自动分类成不同的主题或类别(如体育、政治、科技等)。
  • 垃圾邮件检测:识别电子邮件或消息是否为垃圾邮件。

4. 优势与局限

  • 优势:计算效率高,适合处理短文本和固定长度的输入;架构简单,易于实现和调试。
  • 局限:对长文本的全局语义信息捕捉能力较弱;对文本的顺序信息不敏感,可能会忽略某些依赖于上下文顺序的特征。

总的来说,TextCNN 是一个强大而简单的文本分类工具,尤其适用于处理中短文本的分类任务。


N-gram介绍

N-gram 是自然语言处理(NLP)中的一个基本概念,用于表示文本中连续出现的 N 个词或字符的序列。它是分析语言模式和进行文本处理的基础工具之一。

1. N-gram 的定义

  • Unigram (1-gram):每个词或字符被单独看作一个单位。例如,"I love NLP" 的 unigram 是 "I"、"love"、"NLP"。
  • Bigram (2-gram):两个相邻的词或字符被看作一个单位。例如,"I love NLP" 的 bigram 是 "I love" 和 "love NLP"。
  • Trigram (3-gram):三个相邻的词或字符被看作一个单位。例如,"I love NLP" 的 trigram 是 "I love NLP"。

N-gram 的 N 值可以是任意整数,N 越大,表示的语言序列越长。

2. N-gram 的用途

  • 语言建模:N-gram 常用于构建语言模型,预测一个词或字符的出现概率。通过统计训练语料中出现的 N-gram 的频率,模型可以估计给定上下文下一个词的概率。
  • 文本分类:在文本分类中,N-gram 特征可以帮助模型捕捉文本中的局部上下文信息,比如二元词组(bigram)"not good" 表示负面情感,而单独的词 "good" 可能表示正面情感。
  • 信息检索:N-gram 被用来增强搜索引擎的性能,通过匹配查询和文档中的 n-gram,可以提高搜索结果的相关性。

3. N-gram 的优缺点

  • 优点
    • 简单有效:N-gram 是一种直接、易理解的文本表示方法,能够有效捕捉短语级别的语义信息。
    • 可扩展:通过调节 N 的大小,可以捕捉到不同长度的上下文信息。
  • 缺点
    • 数据稀疏性:随着 N 的增加,可能的 N-gram 组合数会迅速增多,导致数据稀疏性问题,即很多 N-gram 在训练数据中没有出现过。
    • 上下文局限:N-gram 只能捕捉有限范围内的上下文信息,对于依赖长距离上下文的语义信息可能无法准确建模。

4. 举例

  • 对句子 "I love NLP" 进行不同的 N-gram 分析:
    • Unigram: "I", "love", "NLP"
    • Bigram: "I love", "love NLP"
    • Trigram: "I love NLP"

N-gram 是文本处理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方法,尤其在早期的 NLP 模型中,它帮助模型理解文本的局部结构和模式。

防止过拟合(Overfitting)是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过拟合指的是模型在训练数据上表现得非常好,但在未见过的测试数据或实际应用中表现不佳。防止过拟合的目的是使模型不仅在训练数据上有良好的表现,还能在新数据上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


文本分类中的文本预处理

文本预处理是文本分类任务中的关键步骤,旨在将原始文本转换为适合模型处理的格式和特征。在文本分类中,良好的预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模型的性能和泛化能力。以下是常见的文本预处理步骤:

1. 文本清洗

  • 去除噪声:删除文本中的噪声字符,如HTML标签、标点符号、特殊符号(如 @ # $ % 等)。
  • 去除空格和多余空行:删除文本中的多余空格和空行,使文本更加整洁。
  • 去除数字:在某些情况下,数字可能对分类任务没有帮助,可以选择删除它们。
  • 拼写纠正:如果文本中有明显的拼写错误,可以使用拼写纠正工具进行修正。

2. 文本规范化

  • 小写转换:将所有文本转换为小写,以消除大小写带来的差异。例如,"Apple"和"apple"在小写转换后都是"apple"。
  • 词干提取(Stemming):将单词还原为它的词干形式,即去掉词尾的变化。例如,"running"变为"run",使得相同词根的词汇统一处理。
  • 词形还原(Lemmatization):类似于词干提取,但词形还原考虑了单词的词性和上下文,能够将单词还原为词典中的基本形式。例如,"better"还原为"good"。

3. 去除停用词

  • 停用词(Stop Words):停用词是指在文本中频繁出现但通常对分类任务贡献较少的词语,如"the"、"is"、"in"等。去除这些词可以减少模型的计算量,聚焦于更有意义的词汇。

4. 标记化(Tokenization)

  • 单词标记化:将文本分割为单个词语或标记(token)。例如,将句子 "I love NLP" 分割为 ["I", "love", "NLP"]。
  • 字符标记化:将文本分割为单个字符,通常用于细粒度的文本分析任务。

5. 文本向量化

  • 词袋模型(Bag of Words, BOW):将文本转换为词频向量,表示每个单词在文本中出现的次数。
  • TF-IDF(Term Frequency-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一种改进的词袋模型,考虑了单词在文档和整个语料库中的出现频率。TF-IDF可以降低常见词汇的权重,提高稀有词汇的重要性。
  • 词向量(Word Embeddings):使用预训练的词向量模型(如 Word2Vec、GloVe)或上下文敏感的词向量模型(如 BERT)将文本转换为低维度的向量表示,捕捉词语的语义信息。

6. 处理不均衡数据

  • 下采样(Under-sampling):减少多数类样本的数量,使其与少数类样本平衡。
  • 上采样(Over-sampling):通过复制或生成新的少数类样本来增加它们的数量。
  • 生成对抗网络(GAN):使用生成对抗网络合成新的少数类样本,提升分类效果。

7. 序列化

  • 序列填充(Padding):当输入文本的长度不一时,需要对短文本进行填充,使所有文本具有相同的长度。常见的填充方法是添加零(0)到文本的末尾或开头。
  • 截断(Truncation):对于过长的文本,可以截断到指定的长度,以便统一处理。

8. 分词

  • 对于像中文这样的语言,需要进行分词操作,将连续的字符流切分成单独的词语。常用的中文分词工具包括 Jieba、THULAC、HanLP 等。

9. 特征选择

  • 低频词过滤:删除在整个语料库中出现频率非常低的词汇,这些词可能是噪声或无意义的词语。
  • 高频词过滤:删除在所有文档中出现频率极高的词汇,它们可能对区分文档类别帮助不大。

10. 数据增强

  • 通过随机替换、插入、删除或交换词语的方法,生成更多样的训练数据,提升模型的鲁棒性。


    常用分词器介绍

分词器(Tokenizer)是自然语言处理(NLP)任务中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在处理中文、日文等不以空格分词的语言时。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词器及其特点:

1. Jieba 分词

  • 特点
    • 中文分词工具中最常用的之一。
    • 支持三种分词模式:精确模式(精确地切分词语,适合文本分析)、全模式(扫描出所有可能的词语,适合关键词提取)、搜索引擎模式(在精确模式的基础上,对长词再进行切分,适合搜索引擎)。
    • 支持自定义词典,可以添加特定领域的词汇。
  • 适用场景:中文文本分词、关键词提取、文本分类。

2. HanLP

  • 特点
    • 支持多种语言的分词,尤其是中文。
    • 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语言处理功能,如词性标注、命名实体识别、依存句法分析等。
    • 支持使用自定义词典,可以进行细粒度的分词和领域特定的分词处理。
  • 适用场景:中文文本分词、高级自然语言处理任务(如命名实体识别)。

3. THULAC(清华大学中文分词系统)

  • 特点
    • 由清华大学自然语言处理与社会人文计算实验室开发,支持中文分词和词性标注。
    • 提供了高效和高精度的分词,适合大规模文本处理。
    • 具有一定的领域适应能力,可以通过自定义词典提高分词效果。
  • 适用场景:大规模中文文本处理、学术研究。

4. 结巴分词(Jieba Fast)

  • 特点

    • 基于 Jieba 的快速版本,提供了比原始 Jieba 更快的分词速度。
    • 适用于需要高效率处理大规模文本的场景。
  • 适用场景 :对分词速度有较高要求的大规模文本处理。


模型的训练与推理

模型的训练与推理是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中的两个关键阶段,分别涉及模型的构建、优化,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以下是详细的步骤和相关概念:

1. 模型训练

模型训练是指通过给定的训练数据和标签来调整模型参数,使其能够学习到数据中的模式,以便在新数据上进行有效的预测。

1.1 准备数据
  • 数据收集:从各种来源获取数据,例如数据库、API、文本文件等。
  • 数据清洗:处理缺失值、重复值、异常值,确保数据质量。
  • 数据预处理:对文本进行处理,如分词、向量化等;对数值数据进行归一化、标准化等处理。
  • 数据划分:将数据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通常,训练集用于模型训练,验证集用于调整模型超参数,测试集用于评估模型性能。
1.2 模型定义
  • 选择模型架构:根据任务选择合适的模型架构,如线性回归、决策树、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等。
  • 定义模型:使用深度学习框架(如 TensorFlow、PyTorch)定义模型的层结构、激活函数等。
  • 初始化参数:模型参数通常使用随机方法初始化,或者使用预训练模型的参数。
1.3 训练过程
  • 前向传播(Forward Propagation):将输入数据通过模型的各层计算出输出。
  • 计算损失(Loss Calculation):使用损失函数(如均方误差、交叉熵)计算模型输出与真实标签之间的差异。
  • 反向传播(Backward Propagation):通过链式法则计算损失相对于模型参数的梯度。
  • 参数更新:使用优化算法(如梯度下降、Adam)根据计算出的梯度更新模型参数。
  • 超参数调整:通过验证集调整模型的超参数,如学习率、批次大小、正则化系数等。
1.4 监控和保存
  • 监控性能:在训练过程中,监控训练损失和验证集的性能,防止过拟合。
  • 早停(Early Stopping):在验证集性能不再提升时提前停止训练,防止模型在训练数据上过度拟合。
  • 模型保存:保存训练好的模型,以便在推理阶段使用。

2. 模型推理

模型推理(Inference)是指使用训练好的模型在新数据上进行预测或分类的过程。

2.1 加载模型
  • 模型加载:从存储中加载训练好的模型,包括模型结构和已训练的权重参数。
2.2 准备输入
  • 输入预处理:对新数据进行与训练时相同的预处理操作,如分词、向量化、归一化等,以确保输入数据格式与模型预期一致。
  • 批处理:在推理过程中,将输入数据分成多个批次,以适应模型的计算能力和内存限制。
2.3 推理过程
  • 前向传播:将预处理后的输入数据通过模型,计算出输出。这与训练过程的前向传播相同,只是不进行反向传播和参数更新。
  • 输出解释:将模型输出转化为可理解的形式,如分类标签、回归值、概率分布等。
2.4 后处理
  • 输出后处理:根据具体任务对模型输出进行处理,如在分类任务中选择最高概率的类别、在回归任务中将预测值进行反归一化等。
  • 阈值设定:对于二分类问题,可能需要设置一个阈值来确定正负类的划分。
2.5 结果部署
  • 集成与部署:将模型集成到应用系统中,如嵌入到Web服务、移动应用或嵌入式设备中,以实时或批量方式提供预测服务。
  • 性能优化:为提高推理效率,可能需要进行模型压缩、量化或剪枝,优化推理速度和资源消耗。

3. 常见的挑战

  • 过拟合与欠拟合:训练时可能面临模型过拟合(在训练数据上表现很好但在新数据上表现差)或欠拟合(模型在训练数据上表现也不好)。
  • 计算资源需求:深度学习模型特别是在大数据集上训练时,可能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
  • 推理延迟:部署模型后,推理过程中的延迟可能影响用户体验,需要在准确性和推理速度之间找到平衡。

4. 总结

模型的训练与推理是构建和应用机器学习模型的核心环节。训练阶段侧重于模型的学习和优化,推理阶段侧重于应用和部署。在每个阶段,数据预处理、模型选择与调整、性能监控与优化都是关键步骤,直接影响模型的最终表现。

. TextCNN优缺点︰

·优点∶模型简单,训练速度快,效果不错,适合比较简单的任务

·缺点:TextCNN不太适合长文本

项目实战代码

基于TextCNN的文本分类实战代码部分,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dxMNP3XIfiLQp45RgWRxVg 提取码: 9tbq

相关推荐
小于小于大橙子3 小时前
视觉SLAM数学基础
人工智能·数码相机·自动化·自动驾驶·几何学
封步宇AIGC5 小时前
量化交易系统开发-实时行情自动化交易-3.4.2.Okex行情交易数据
人工智能·python·机器学习·数据挖掘
封步宇AIGC5 小时前
量化交易系统开发-实时行情自动化交易-2.技术栈
人工智能·python·机器学习·数据挖掘
陌上阳光5 小时前
动手学深度学习68 Transformer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transformer
OpenI启智社区5 小时前
共筑开源技术新篇章 | 2024 CCF中国开源大会盛大开幕
人工智能·开源·ccf中国开源大会·大湾区
AI服务老曹5 小时前
建立更及时、更有效的安全生产优化提升策略的智慧油站开源了
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开源·音视频
YRr YRr5 小时前
PyTorch:torchvision中的dataset的使用
人工智能
love_and_hope5 小时前
Pytorch学习--神经网络--完整的模型训练套路
人工智能·pytorch·python·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学习
思通数据6 小时前
AI与OCR:数字档案馆图像扫描与文字识别技术实现与项目案例
大数据·人工智能·目标检测·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ocr
兔老大的胡萝卜6 小时前
关于 3D Engine Design for Virtual Globes(三维数字地球引擎设计)
人工智能·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