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orch】张量求导

笔者看到了这篇文章,可以很好的解释张量的求导问题:

看到了上面这张图,可以说很好的表示了前向和反向的过程了。

补充几个细节

之前看李沐的d2l,一直不懂为什么矩阵计算时的一些奇奇怪怪的规定,比如为什么一个行向量对另一个行向量作微分的结果是每一行都对第二个向量的每个元素都进行偏微分,然后拼成一个矩阵。按照作者提到的,首先将y中的每个元素都对向量进行微分,然后再拼成一个矩阵。

另外一个就是:为什么两个向量微分之后的形状是两个向量的形状直接拼起来,从文中作者的解释也可以看出,每个元素都对第二个向量作微分,形状和第二个向量相同,而每个结果都会作为第一个向量的元素,因为最后一维往往就是元素,所以效果就相当于两个向量拼起来。

作者没更矩阵部分的内容,好可惜哦。

相关推荐
kupeThinkPoem1 分钟前
vscode中continue插件介绍
人工智能
程序员爱钓鱼6 分钟前
Python 编程实战 · 进阶与职业发展:Web 全栈(Django / FastAPI)
后端·python·trae
小殊小殊8 分钟前
【论文笔记】Video-RAG:开源视频理解模型也能媲美GPT-4o
人工智能·语音识别·论文笔记
人工智能训练14 分钟前
前端框架选型破局指南:Vue、React、Next.js 从差异到落地全解析
运维·javascript·人工智能·前端框架·vue·react·next.js
IT_陈寒30 分钟前
90%的Python开发者不知道:这5个内置函数让你的代码效率提升300%
前端·人工智能·后端
吴法刚30 分钟前
Gemini cli 源码分析之Chat-ContentGenerator生成式 AI 模型交互
人工智能·microsoft·ai·gemini·ai编码
拾零吖36 分钟前
CS336 Lecture_03
人工智能·pytorch·深度学习
斯文~37 分钟前
【AI论文速递】RAG-GUI:轻量VLM用SFT/RSF提升GUI性能
人工智能·ai·agent·rag·ai读论文·ai论文速递
盼小辉丶40 分钟前
视觉Transformer实战 | Token-to-Token Vision Transformer(T2T-ViT)详解与实现
pytorch·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transfor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