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该文总结自AI菩萨Andrej Karpathy在youtube发布的演讲视频。
原视频连接:State of GPT | BRK216HFS
基础知识:
How to train your (Chat)GPT Assistant?
四个主要阶段:预训练(Pretraining)、监督微调(Supervised Finetuning)、奖励建模(Reward Modeling)、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
四个阶段按照先后顺序进行。Pretraining是99%的计算发生的地方,可能花费数月的时间进行训练;其余三个阶段都属于Finetuning,花费的算力与时间都较小。
Pretraining
在训练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获取训练所需要的数据。混合多种来源的数据(已有数据集、Github、维基百科...)按照一定的算法进行采样等数据处理,形成了GPT的数据集。
在训练之前,还有一个重要的步骤,即为Tokenization(词元化),目的在于将所有的文本变换成整数的列表。词元的划分方式有所不同,GPT采用的是一种subword的方式。
在Pretraining阶段,我们一般会发生哪些步骤呢?
这里其实考验的就是Transformer的知识点了。因为之前已经讲过,我在这里就不赘述。如果不了解的同学可以去看一下我之前发的博客,里面也给了一些老师的视频链接。这是基础。
那么我们就是在Transformer的基础上训练一个模型。将我们(B,T)的词元输入到Transformer中并进行训练。如图所示 B=4, T=10。当然实际的长度会长的多。
总而言之,模型的输入是一长串的上下文数字序列,输出的是预测的下一个token。并行训练计算并不断地调整权重。
Supervised Finetuning
在经过漫长的预训练过程后,我们得到了一个强大的,能够进行广泛表达的模型。接下来我们就需要通过一些有监督的小型数据集进行微调,以至于让大模型能够更好的帮助进行下游任务。(GPT1)
预训练模型能够通过提示完成任务。例如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存在一些段落,然后提供一些QA,QA,QA,这就也被称为Few-show prompt,然后我们完成Q,GPT在补充文档的过程中帮助我们回答了A的答案。这就是基于模型的提示工程的示例。
然后,Karpathy说了,目前最好用的Base Model 可能是Leta的LLaMA系列,虽然其参数量不大,但是其训练的数据更好。有更多的词元。
但是,总而言之,Base models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助手,其只是帮助我们预测下一个Token是什么,并完成它目前认为的文档。
因此我们进入了Supervised Finetuning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获取的是少量但是高质量的数据集(Prompt,Response...)。我们依然要进行语言建模并进行训练,得到一个SFT模型。这样我们就得到了真正的助手,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发挥作用。
Reward Modeling && Reinforcement learning
微调过后,我们就可以进入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 from human feedback)了。其包括Reward modeling && reinforcement learning。
在reward modeling过程中,我们需要把数据收集转换成比较的形式。
在训练的过程中,我们的数据集大概是如上的样式,我们生成了3段一摸一样的的提示词,然后利用Fine tuning中训练的SFT模型生成结果。生成结果后,我们通过人工的判断进行打分。这样我们就得到了自己的数据集。
我们把提示词和生成的回答以及打分都进行词元化,并将reward作为预测的结果进行训练。这样我们就可以让模型自己判断生成结果的好坏,并要求输出的结果必须远高于其他的结果。
但是在完成了奖励模型后,可能是由于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奖励模型的效果欠佳,所以人们逐渐探索出强化学习的道路,并发现奖励模型在强化模型中应用效果非常好。因此逐渐对奖励模型进行强化学习。
这里不得不提一嘴,关于Finetuning后面的部分,我个人其实也不是很了解技术层面。因此若有问题,还是欢迎大家提出批评 :)
接下来我们就利用奖励模型得到的评分,进行强化学习。具体思路大概如下:评分越高,我生成completion中的token概率就会越高,反而就会越低。这样能够提升我们生成高质量回答的概率。
最后我们就可以获得一个可以部署的模型(RHLF模型)。当然市面上目前有的大多数模型是Base Model, SFT Model 与 RHLF Model。
RHLF对于专业知识的效果更好,但是会失去一些熵,这就意味着,base model的生成多样性可能是更好的。
Applications
人们在应用的过程中发现,尤其是有关于需要推理的问题,模型很少能够完成复杂的问题。这并不是模型能力不够,而是复杂的推理过程可能无法在一个token中展现出来。因此用户们尝试着让模型对任务步骤进行分解,分成多个阶段进行处理,这样可以大大提升处理任务的成功率。这种方法也被称为chain of thought。
让模型使用工具
利用记忆帮助完成任务。
强制约束LLM的输出
更改模型的权重。
以上就是关于内容的总结。欢迎大家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