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桥接模式

C++ 桥接模式(Bridge Pattern)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它的主要目的是将抽象部分与它的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可以独立地变化。

一、桥接模式的结构和组成部分

1. 抽象类(Abstraction)

  • 定义:
    抽象类定义了抽象部分的接口,它包含一个指向实现类接口的指针。这个抽象类为客户端提供了高层次的操作接口,同时将具体的实现委托给实现类。
  • 示例代码片段:
cpp 复制代码
class Implementor;

class Abstraction {
protected:
    Implementor* implementor;

public:
    Abstraction(Implementor* impl) : implementor(impl) {}

    virtual void operation() = 0;
    virtual ~Abstraction() {
        delete implementor;
    }
};
  • 作用:
    为客户端提供统一的操作接口,通过关联实现类来将具体的实现细节分离出去,使得抽象部分和实现部分可以独立变化,客户端不需要了解实现的具体细节,只需要调用抽象类的接口即可。

2. 扩展抽象类(RefinedAbstraction)

  • 定义:
    扩展抽象类是对抽象类的细化,它通常继承自抽象类,在抽象类的基础上添加了更具体的操作方法或对抽象类的操作方法进行了重写,以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
  • 示例代码片段:
cpp 复制代码
class RefinedAbstraction : public Abstraction {
public:
    RefinedAbstraction(Implementor* impl) : Abstraction(impl) {}

    void operation() override {
        implementor->operationImpl();
    }
};
  • 作用:
    在抽象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定制功能,提供更丰富的业务逻辑,不同的扩展抽象类可以对应不同的业务场景,通过继承抽象类并关联不同的实现类,可以实现多种不同的功能组合。

3. 实现类接口(Implementor)

  • 定义:
    实现类接口定义了实现部分的操作接口,这个接口是抽象类和扩展抽象类所依赖的基础接口,所有的实现类都需要实现这个接口。
  • 示例代码片段:
cpp 复制代码
class Implementor {
public:
    virtual void operationImpl() = 0;
    virtual ~Implementor() {}
};
  • 作用:
    将实现部分的操作抽象出来,使得不同的实现类可以遵循相同的接口规范,保证了实现部分的一致性,同时也为抽象类和扩展抽象类提供了统一的调用接口,是连接抽象部分和实现部分的桥梁接口。

4. 具体实现类(ConcreteImplementor)

  • 定义:
    具体实现类实现了实现类接口,它提供了具体的操作实现。在桥接模式中,可以有多个不同的具体实现类,每个实现类对应一种不同的实现方式。
  • 示例代码片段:
cpp 复制代码
class ConcreteImplementorA : public Implementor {
public:
    void operationImpl() override {
        std::cout << "ConcreteImplementorA operation." << std::endl;
    }
};

class ConcreteImplementorB : public Implementor {
public:
    void operationImpl() override {
        std::cout << "ConcreteImplementorB operation." << std::endl;
    }
};
  • 作用:
    真正实现了实现类接口中定义的操作,是桥接模式中实现部分的具体执行者,不同的具体实现类可以提供不同的实现逻辑,从而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

二、桥接模式的应用场景

1. 跨平台开发

  • 解释:
    在跨平台软件开发中,软件的抽象功能(如界面显示、文件操作等)是固定的,但在不同的平台(如 Windows、Linux、Mac 等)上实现这些功能的方式不同。桥接模式可以将软件的抽象功能与平台相关的实现分离,通过创建不同的具体实现类来对应不同的平台,而抽象类和扩展抽象类则保持不变。
  • 示例:
    一个图形绘制程序,抽象类定义了绘制图形的基本操作,如绘制直线、圆形等。在 Windows 平台上的具体实现类按照 Windows 的图形绘制 API 来实现这些操作,在 Linux 平台上的具体实现类则按照 Linux 的图形绘制 API 来实现,通过桥接模式可以轻松地在不同平台上实现相同的图形绘制功能。

2. 多数据库支持

  • 解释:
    当一个应用程序需要支持多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库(如 MySQL、Oracle、SQLite 等)时,桥接模式可以将数据访问的抽象逻辑与具体的数据库操作实现分离。抽象类定义了数据访问的通用操作,如查询、插入、删除等,不同的数据库对应不同的具体实现类,这些实现类根据各自数据库的特点来实现数据访问操作。
  • 示例:
    在一个企业级应用程序中,数据访问层的抽象类定义了数据存储和检索的基本操作。MySQL 实现类按照 MySQL 的语法和协议来实现这些操作,Oracle 实现类则按照 Oracle 的语法和协议来实现。这样,应用程序可以通过切换不同的具体实现类来适应不同的数据库环境,而不需要修改抽象类和上层业务逻辑。

三、桥接模式的优缺点

1. 优点

  • 分离抽象和实现:
    使得抽象部分和实现部分可以独立变化,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当需要修改抽象部分的功能或实现部分的细节时,只需要在各自的类层次结构中进行修改,不会影响到其他部分。
  • 可扩展性好:
    可以方便地添加新的抽象类或具体实现类。例如,在跨平台开发中,如果要支持新的平台,只需要创建一个新的具体实现类即可,不会对现有的抽象类和其他平台的实现类产生影响。
  • 符合开闭原则:
    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当需要扩展系统功能时,通过添加新的抽象类或具体实现类来实现,而不需要修改现有的代码。

2. 缺点

  • 增加设计复杂度:
    引入了更多的类和接口,使得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变得更加复杂,对于简单的系统可能会造成过度设计的问题。
  • 客户端理解成本高:
    客户端需要理解抽象类和实现类之间的关系,对于不熟悉桥接模式的开发人员来说,可能会增加代码的理解和使用难度。

桥接模式在处理抽象和实现的分离以及应对复杂的多平台、多实现方式的场景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在应用时需要综合考虑系统的复杂性和实际需求。

相关推荐
乐迪信息1 小时前
乐迪信息:基于AI算法的煤矿作业人员安全规范智能监测与预警系统
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安全·视觉检测·推荐算法
hsjkdhs2 小时前
C++之多层继承、多源继承、菱形继承
开发语言·c++·算法
立志成为大牛的小牛2 小时前
数据结构——十七、线索二叉树找前驱与后继(王道408)
数据结构·笔记·学习·程序人生·考研·算法
星空下的曙光2 小时前
Node.js crypto模块所有 API 详解 + 常用 API + 使用场景
算法·node.js·哈希算法
StarPrayers.4 小时前
旅行商问题(TSP)(2)(heuristics.py)(TSP 的两种贪心启发式算法实现)
前端·人工智能·python·算法·pycharm·启发式算法
爱吃橘的橘猫4 小时前
嵌入式系统与嵌入式 C 语言(2)
c语言·算法·嵌入式
235164 小时前
【LeetCode】146. LRU 缓存
java·后端·算法·leetcode·链表·缓存·职场和发展
Deschen5 小时前
设计模式-工厂模式
设计模式·简单工厂模式
阿无,5 小时前
Java设计模式之工厂模式
java·开发语言·设计模式
weixin_307779135 小时前
使用Python高效读取ZIP压缩文件中的UTF-8 JSON数据到Pandas和PySpark DataFrame
开发语言·python·算法·自动化·j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