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代码实现、源码级别应用、使用场景)

提示:观察者模式的代码实现、观察者模式的使用场景、观察者模式源码级别的应用、观察者模式的优点、

文章目录


前言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现在越来越感觉自己的代码不够优雅了,相信有一部分博友跟我有同样的困扰,因此决定再学习记录一下相关的设计模式。今天就介绍一下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


一、定义

模式定义:定义了对象之间的一对多依赖,让多个观察者对象同时监听某一个主题对象,当主题对象发生变化时,他的所有依赖者都会收到通知并更新。

二、类图

  • 其中subject 代表着主题对象。subject中的attach代表着添加观察者的方法(需要观察这个对象的时候加进来,不需要的时候移除)、detach代表着删除观察者的方法(不感兴趣的时候可以移除这个观察者)、notify代表着观察着发生变化的方法。
  • observer代表着观察着对象。他的update方法,就是主题对象改变了以后,观察者对象要改变的方法

三、代码实现

代码如下:

c 复制代码
package com.zheng.observer;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List;

/**
 * @author: ztl
 * @date: 2024/09/19 22:20
 * @desc: 观察着模式,测试类
 */
public class Observer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ySuject subject = new MySuject();
        TaskAObserver taskAObserver = new TaskAObserver();
        TaskBObserver taskBObserver = new TaskBObserver();
        subject.addObserver(taskAObserver);
        subject.addObserver(taskBObserver);

//        subject.notifyObserver("被观察的对象发生了改变"); // TaskAObserver start  TaskBObserver start
        subject.removeObserver(taskBObserver);
        // 把B的task从监听的中去掉了,所以只有a继续观察了
        subject.notifyObserver("被观察的对象发生了改变"); // TaskAObserver start
    }
}

/**
 * 定义一个类,这个就是被观察的对象
 */
class MySuject{
    // 容器(也就是所有观察这个对象的观察者)
    private List<MyObserver> list = new ArrayList<>();
    // add
    public void addObserver(MyObserver myObserver){
        list.add(myObserver);
    }
    // remove
    public void removeObserver(MyObserver myObserver){
        list.remove(myObserver);
    }
    // 具体的改变方法,就是被观察的对象发生改变的方法,
    public void notifyObserver(Object object){
        for (MyObserver myObserver : list){
            myObserver.update();
        }
    }
}

/**
 * 观察者模式的接口,他下面可以有多少实现
 */
interface MyObserver{
    void update();
}

/**
 * 观察者的第一个实现类
 */
class TaskAObserver implements MyObserver{

    @Override
    public void update() {
        System.out.println("TaskAObserver start");
    }
}

/**
 * 观察者的第二个实现类
 */
class TaskBObserver implements MyObserver{

    @Override
    public void update() {
        System.out.println("TaskBObserver start");
    }
}

四、应用场景

当更改一个对象的状态可能需要更改其他对象,并且实际的对象集事先未知或动态更改时,倾使用观察者模式

优点:

1.符合开闭原则

2.可以在运行时简历对象之间的关系

五、源码级别的应用

c 复制代码
JDK中:
java util.Observable;

Spring中: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pplicationListener

总结

今天跟媳妇儿聊天的时候,就随口一提:现在看spring源码看的我瞌睡,昏昏沉沉的。媳妇儿问我,那你之前不困吗?我答:不,我之前不看源码(手动狗头)

相关推荐
小林up1 天前
【C语言设计模式学习笔记1】面向接口编程/简单工厂模式/多态
c语言·设计模式
大耳朵土土垚1 天前
【Linux】日志设计模式与实现
linux·运维·设计模式
小王子10241 天前
设计模式Python版 组合模式
python·设计模式·组合模式
linwq81 天前
设计模式学习(二)
java·学习·设计模式
小王子10243 天前
设计模式Python版 桥接模式
python·设计模式·桥接模式
Cikiss3 天前
「全网最细 + 实战源码案例」设计模式——桥接模式
java·后端·设计模式·桥接模式
纪元A梦3 天前
Java设计模式:行为型模式→观察者模式
java·观察者模式·设计模式
荣--3 天前
DAB实现中用到的主要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dab
mofei121383 天前
Python设计模式 - 组合模式
python·设计模式·组合模式
小王子10243 天前
设计模式Python版 抽象工厂模式
python·设计模式·抽象工厂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