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
Redis中的索引数据结构
Redis使用的索引结构是哈希表(Hash Table)。Redis的键值对中的key就是字符串对象,而value就是Redis的数据类型,可以是String、List、Hash、Set、Zset等。Redis底层使用了一个全局哈希表保存所有键值对,哈希表的最大好处是O(1)的时间复杂度快速查找到键值对。哈希表其实就是一个数组,数组中的元素叫做哈希桶。当出现哈希冲突时,Redis会使用链表来解决冲突,将冲突的元素保存到同一个哈希桶中
MySQL
MySQL的索引的数据结构是B+Tree。特点是所有的数据都会出现在叶子节点,叶子节点形成一个单向链表,非叶子节点仅仅起到索引数据作用,具体的数据都是在叶子节点存放的。
在MySQL中,使用InnoDB存储引擎时,非主键索引(也称为二级索引或辅助索引)的B+树结构与主键索引的B+树结构有所不同。对于非主键索引的B+树,其叶子节点存储的是索引键值和对应的行数据的地址(即主键值)。
具体来说,非主键索引的B+树叶子节点包含以下两部分:
- 索引键值:这是非主键索引的键值,例如,如果有一个索引是建立在某个字段column_name上,那么这个字段的值就是索引键值。
- 主键值:由于InnoDB存储引擎使用聚簇索引(即主键索引),数据行是按照主键顺序存放的。因此,非主键索引的叶子节点除了存储索引键值外,还会存储一个指向对应数据行的逻辑指针,这个指针实际上是数据行的主键值。当通过非主键索引查找数据时,InnoDB存储引擎会先在非主键索引的B+树中找到对应的主键值,然后再用这个主键值去主键索引的B+树中查找具体的数据行。
这种设计使得InnoDB存储引擎在通过非主键索引查找数据时需要两次索引查找:第一次是在非主键索引中找到主键值,第二次是在主键索引中找到具体的数据行。这个过程被称为"索引的二次查找"。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查询只需要使用到索引键值,而不需要实际的数据行,这种查询被称为"索引覆盖扫描",它可以避免二次查找,提高查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