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时间 《Redis核心技术与实战》01 | 基本架构:一个键值数据库包含什么?知识总结

索引

Redis中的索引数据结构

Redis使用的索引结构是哈希表(Hash Table)。Redis的键值对中的key就是字符串对象,而value就是Redis的数据类型,可以是String、List、Hash、Set、Zset等。Redis底层使用了一个全局哈希表保存所有键值对,哈希表的最大好处是O(1)的时间复杂度快速查找到键值对。哈希表其实就是一个数组,数组中的元素叫做哈希桶。当出现哈希冲突时,Redis会使用链表来解决冲突,将冲突的元素保存到同一个哈希桶中

MySQL

MySQL的索引的数据结构是B+Tree。特点是所有的数据都会出现在叶子节点,叶子节点形成一个单向链表,非叶子节点仅仅起到索引数据作用,具体的数据都是在叶子节点存放的。

在MySQL中,使用InnoDB存储引擎时,非主键索引(也称为二级索引或辅助索引)的B+树结构与主键索引的B+树结构有所不同。对于非主键索引的B+树,其叶子节点存储的是索引键值和对应的行数据的地址(即主键值)。

具体来说,非主键索引的B+树叶子节点包含以下两部分:

  1. 索引键值:这是非主键索引的键值,例如,如果有一个索引是建立在某个字段column_name上,那么这个字段的值就是索引键值。
  2. 主键值:由于InnoDB存储引擎使用聚簇索引(即主键索引),数据行是按照主键顺序存放的。因此,非主键索引的叶子节点除了存储索引键值外,还会存储一个指向对应数据行的逻辑指针,这个指针实际上是数据行的主键值。当通过非主键索引查找数据时,InnoDB存储引擎会先在非主键索引的B+树中找到对应的主键值,然后再用这个主键值去主键索引的B+树中查找具体的数据行。

这种设计使得InnoDB存储引擎在通过非主键索引查找数据时需要两次索引查找:第一次是在非主键索引中找到主键值,第二次是在主键索引中找到具体的数据行。这个过程被称为"索引的二次查找"。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查询只需要使用到索引键值,而不需要实际的数据行,这种查询被称为"索引覆盖扫描",它可以避免二次查找,提高查询效率。

相关推荐
薛定谔的算法27 分钟前
phoneGPT:构建专业领域的检索增强型智能问答系统
前端·数据库·后端
NAGNIP2 小时前
Serverless 架构下的大模型框架落地实践
算法·架构
Databend2 小时前
Databend 亮相 RustChinaConf 2025,分享基于 Rust 构建商业化数仓平台的探索
数据库
brzhang2 小时前
为什么说低代码谎言的破灭,是AI原生开发的起点?
前端·后端·架构
得物技术3 小时前
破解gh-ost变更导致MySQL表膨胀之谜|得物技术
数据库·后端·mysql
kfyty7253 小时前
loveqq-bootstrap 和 springcloud-bootstrap 有什么区别
后端·架构
brzhang3 小时前
干翻 Docker?WebAssembly 3.0 的野心,远不止浏览器,来一起看看吧
前端·后端·架构
数据智能老司机6 小时前
精通 Python 设计模式——分布式系统模式
python·设计模式·架构
IT小番茄7 小时前
Docker容器间互联的Zabbix监控项目知识整理[十一]
架构
小刘大王7 小时前
while循环与死循环
架构·前端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