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思想
插入排序通过构建有序序列,对于未排序的数据,在已排序序列中从后向前扫描,找到相应位置并插入。它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所有数据都被处理过。
二、示例
java
public class Insertion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9, 5, 1, 4, 3};
insertionSort(arr);
for (int num : arr) {
System.out.print(num + " ");
}
}
public static void insertionSort(int[] arr) {
// 遍历数组中的每一个元素
for (int i = 1; i < arr.length; i++) {
int key = arr[i]; // 当前需要插入到前面正确位置的元素
int j = i - 1;
// 将key与已排序部分的元素进行比较
while (j >= 0 && arr[j] > key) {
arr[j + 1] = arr[j]; // 如果当前元素大于key,则向右移动一位
j--;
}
arr[j + 1] = key; // 在正确的位置插入key
}
}
}
三、代码解析
- 初始化 :定义一个整数数组
arr
作为待排序的数据。 - 外部循环 :使用变量
i
从数组的第二个元素开始遍历(索引为1)。 - 内部循环 :使用变量
j
表示当前元素的前一个位置。如果arr[j]
大于key
(即arr[i]
),则将arr[j]
向右移动一位。 - 插入操作 :当找到合适的位置时(
arr[j] <= key
或j < 0
),将key
插入到arr[j + 1]
处。 - 打印结果:排序完成后,输出整个数组来验证排序是否正确。
四、时间复杂度
插入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取决于输入数据的初始顺序。我们可以从最好、最坏和平均情况来分析它的时间复杂度。
- 最好情况:O(n),当输入数组已经是排序好的。
- 条件:当输入数组已经是完全有序时,每个元素都不需要移动,只需要进行一次比较即可。
- 解释:在每一轮迭代中,当前元素与前一个元素比较后发现不需要交换位置,因此每次迭代只进行了一次比较操作。由于总共要处理 n-1 个元素(第一个元素视为已排序),所以总的比较次数为 n-1,即 O(n)。
- 最坏情况:O(n^2),当输入数组完全逆序。
- 条件:当输入数组是逆序排列时,每个新元素都需要与所有已经排序的元素进行比较,并且每次都需要移动之前的所有元素。
- 解释:对于第 i 个元素,最多可能需要比较 i 次并移动 i-1 个元素。因此,总的操作次数可以表示为 1 + 2 + ... + (n-1),这是一个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其结果为 (n-1)n/2,简化后得到 O(n^2)。
- 平均情况:O(n^2)。
- 解释:平均情况下,每个元素大约需要与一半的已排序元素进行比较。尽管实际的比较和移动次数会少于最坏情况,但总体上仍然接近于 O(n^2) 的时间复杂度。
五、空间复杂度
空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额外空间大小,通常以输入数据规模 n 的函数形式表示。在分析空间复杂度时,我们主要关注的是除了输入本身之外所使用的辅助空间。
- 插入排序是一种原地排序算法,因此它的空间复杂度是O(1)。
- O(1) 表示算法所需的额外空间是一个常数,与输入数据的大小无关。
- O(n) 表示算法所需的额外空间随输入数据的大小线性增长。
- 更高的阶数如 O(n^2)、O(n log n) 等,则表示随着输入数据的增长,所需的空间也呈相应的增长趋势。
六、适用场景
- 插入排序特别适合小规模或部分有序的数据集。
- 对于大规模数据集来说,由于其时间效率较低,通常不推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