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研究由我的独断和偏见选出,单位仅标注第一单位/通讯单位;本篇为 12.3~12.10 期间我感兴趣的研究摘要;取名创意来自「科技爱好者周刊」
注:相比前几期以认知神经研究为主,本期收录了很多有趣的行为实验,希望这个时代能有更多的研究人员设计出精巧的心理学实验,而非一窝蜂地做脑数据。
目录
- 在学习后休息期间,慢频增加以及 α 和 β 功率降低预示着更好的长期记忆(静息态EEG)
- 想象与记忆(跳伞活动)共同与独特的神经机制(fMRI研究)
- 情绪评估具有记忆 - 体验差距(线上便利样本重复测量)
- 真实与虚构的自传体记忆对心率的影响(电生理研究)
- 有利不平等促进亲社会行为------正义敏感性和罪恶感的作用(行为实验)
- 当个人冒险的决策被打乱时,社会从众是一种启发式方法(脑损伤患者行为实验)
- 跨期同理心下降:对未来他人的痛苦感到痛苦减少(行为实验)
- 人们虽有亲社会偏向,但并非总会为增加自身收益而放弃行动(行为实验)
- 在负面情绪和冲动的情境下,心智游移会催生反刍思维(抑郁症患者行为实验)
- 视觉和听觉审美有不同的神经基础(fMRI研究)
- 审美体验的感官评估解释(综述)
- 大脑活动:广泛而统一的 β 网络(研究介绍)
- 跨脑同步(综述)
- 对说话者频谱变化的皮层跟踪可预测选择性聆听(EEG研究)
- Theta 振荡优化了相位编码神经元的速度-精度权衡(动物神经模型)
- 维度的维度(综述)
- 关于假设检验的贝叶斯因子(统计方法-含R包)
- 使用自然主义研究设计建立动态行为测量的构建效度(生态实验)
- 证据稀疏或间接的科学领域的理论经验(哲学方法论)
- 情绪的主要特点:基于语言的统一评估(元分析)
- 解构自我和重塑感知:高阶冥想期间洞察阶段的神经现象学(7T MRI 个案研究)
记忆
1 在学习后休息期间,慢频增加以及 α 和 β 功率降低预示着长期记忆的成功(Cortex)
**单位:**匈牙利 HUN-REN 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10945224003253
摘要: 情景记忆的形成与学习、练习和学习后休息期间的皮质 - 海马体相互作用有关,尽管皮质活动本身在此类过程中的作用仍不明确。从行为上看,情景记忆的长期保持已被证明可受益于多种涉及记忆重遇(memory reencounters)的练习策略,如重复检索和重复学习。在一项为期两场的静息态脑电图(EEG)实验中,利用68名参与者的数据,我们研究了在学习后发生此类记忆重遇的情况下,长期记忆成功的电生理预测因素。参与者学习单词对,随后在被试间设计中通过线索回忆或重复学习进行练习。在学习前(基线)和练习后的15分钟休息期间记录参与者的皮质活动。测量7天后的长期记忆保持情况。为评估皮质活动,我们分析了从学习前基线到练习后静息态记录的频谱功率变化。从基线到练习后,α和β功率的变化呈负相关,而低频功率变化与长期记忆表现呈正相关,且与练习策略无关 。这些结果与先前指出特定频段在记忆形成中的作用的观察结果一致,并将其扩展到学习后发生记忆重遇的情况。我们的结果还强调,重复测试练习的有效性似乎独立于脑电图频率功率变化所反映的有益神经机制。
2 贝叶斯和多变量分析揭示了想象和记住同一独特事件的共享和独特神经机制(Cerebral Cortex)
**单位:**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心理学系
链接: https://academic.oup.com/cercor/article-abstract/34/12/bhae469/7916244
摘要: 研究表明,那些有助于我们记忆过去的大脑区域,同样也参与对未来的想象 。鉴于大脑活动存在这种相似性,大脑活动究竟是如何区分想象和记忆的,目前仍不清楚。 在当前这项研究中,我们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参与者进行了扫描,扫描时间分别安排在他们进行一项极具独特性且精心策划的活动(即他们人生中首次跳伞 )之前和之后。我们运用多变量模式分析、贝叶斯推理以及严格受控的实验设计,来识别那些能够区分对相同事件的记忆和想象的神经活动 。 结果显示,默认模式网络中的大片区域在回忆和想象时呈现出相同的活动模式;而若干额叶区域参与了想象活动(但在回忆过程中未参与)。表征相似性分析表明,左侧腹侧楔前叶在记忆和想象时展现出不同的活动模式。进一步的检测发现,这一亚区对于特定事件的回忆可能尤为重要。 这些结果增进了我们对于过去与未来之间的关键区别是如何在大脑中体现出来的理解。
3 情感方面的「记忆 - 体验差距」并非体现出一种高估过往情感的普遍记忆偏差(Emotion)
作者:Anvari, F., Moeck, E. K., Franco, V. R., Elson, M., & Schneider, I. K.
链接 :https://psycnet.apa.org/doiLanding?doi=10.1037%2Femo0001404
摘要 :回顾性自我报告被广泛用于衡量情感和幸福感。但长期以来,研究人员一直假定人们在进行回顾时会高估情感体验 ,因而回顾性自我报告存在偏差。这是由于「记忆---体验差异」现象导致的,即在较长时间段内的回顾性评级会高于较短时间段内重复评级的平均值 。这种差异是一些理论的基础,这些理论涉及有些人可能普遍高估自己过去的感受以及回顾性自我报告存在偏差的情况。 然而,这种差异可能并非源于记忆偏差,而是由于人们在不同时间段内总结自身感受的方式存在差异。为消除这一混淆因素,我们采用了一个线上便利样本,在一周时间内对不同时间段的情感(样本量N = 399,于2022年收集)以及对过去同一时间段内情感的记忆进行了测量。无论是消极情感还是积极情感,较长时间段(例如,一周)的评级都高于较短时间段(例如,该周内每天评级的平均值),这体现了「记忆---体验差异」现象。但在周末凭借记忆对每天所做的评级,要低于当周每天实际给出的评级。因此,仅基于记忆的评级与「记忆---体验差异」现象的方向是相反的。 这使得一些研究人员所做的**「记忆---体验差异」反映了回顾性自我报告中的记忆偏差这一假定受到质疑**。其对其他方法设计、构念以及人群的可推广性还需要进行检验。
4 负面自传记忆与虚构的事件记忆对心率的影响(Memory & Cognition)
**单位:**意大利巴里大学教育、心理学、传播系
链接: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3758/s13421-024-01663-z
摘要: 虽然人们已经明确知道,真实的带有情感的自传式记忆会引发生理反应,但研究表明,编造的自传式记忆也可能引发此类生理反应。然而,当考虑到两个研究领域时,由于意识差异会产生一些难题:记忆研究中的参与者可能并不知道自己正在生成虚假记忆,而说谎者则清楚自己是在编造虚假事件。 因此,在两项实验中,我们对真实自传式记忆与编造的记忆叙述的心理生理模式进行了对比 。我们使用无创生物测量设备来测量心率(HR)和皮肤电导率水平(SCL),要求参与者以书面(实验1)和口头(实验2)的方式回忆真实的以及编造的负面和中性的自传式经历。 在实验1中,不同回忆类型下参与者的生理反应并未检测出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 ,而在实验2中,我们发现与真实中性记忆以及编造的记忆叙述相比,在回忆真实负面记忆时心率反应更高。后面这些发现证实了,当以口头方式回忆负面自传式记忆时,其可能与心率反应增强有关。此外,这些发现还表明,人们对记忆真实性的认知(即回忆真实事件还是编造事件)可能与特定回忆相关的相应生理反应存在关联。
社会认知
5 为什么有利的不平等会促进亲社会行为?正义敏感性和罪恶感的作用(Acta Psychologica)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01691824004980
摘要 :先前的研究表明,有利的不平等会促进亲社会行为。然而,人们对导致这种现象的潜在机制知之甚少。本研究调查了正义敏感性和情感 作为这一过程中关键机制的潜在作用。使用包括四个分量表(受害者敏感性、观察者敏感性、受益人敏感性和肇事者敏感性)的司法敏感性量表,招募大学生作为参与者,分为两组:高正义敏感性 (N = 44) 和低正义敏感性 (N = 51)。结果显示,与正义敏感性低的人相比,在有利的不平等下,正义敏感性高的人更倾向于以自己的代价增加伴侣的回报 。在情感上,参与者在面对有利的不平等时主要体验到内疚和同理心,而不是愤怒、羞愧或高兴。有调节的中介分析显示,与正义敏感性低的参与者相比,正义敏感性高的人在有利的不平等下表现出更大的内疚感(而不是同理心)的倾向,这随后导致亲社会行为增加。这些发现强调了正义敏感性和内疚感在有利的不平等背景下塑造亲社会行为中的作用。
6 当个人冒险的决策被打乱时,社会从众是一种启发式方法(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
单位:弗吉尼亚理工大学
链接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compbiol/article?id=10.1371/journal.pcbi.1012602
摘要 :在社会情境中做出有风险的选择时,人类通常会将社会信息与个人对相关选项的偏好结合起来。但目前尚不清楚,当这些偏好无法获取或受到干扰时(比如个人面对全新选项或经历认知障碍时就可能出现 这种情况),人们是如何做出此类决策的。 因此,我们对岛叶或背侧前扣带回皮质有损伤的参与者 进行了研究,这两个脑区是与风险决策密切相关的关键区域。这些参与者参与了一项赌博任务,他们既要独自做出选择,也要在观察他人选择之后再做选择。 两个损伤组的参与者在运用基于标准效用的计算方法来处理风险选项时都表现出了紊乱的情况。在基于社会情境做决策时,这些参与者表现出了更强的从众性,会跟随他人的选择,且这种从众行为与基于社会效用的计算无关。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在社会情境中,当基于效用的风险处理过程受到干扰时,跟随他人的选择可能会成为一种决策启发法。
7 跨期同理心下降:对未来他人的痛苦感到痛苦减少(Emotion)
**单位:**美国东北大学心理学系
链接: https://psycnet.apa.org/fulltext/2025-16038-001.html
摘要: 个人以及整个社会当下的行为会对后代的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道德哲学家们已经探讨过人们应当如何重视后代的福祉。然而,相较于当下,人们在考虑未来他人的困境时实际感受如何,这一问题仍缺乏充分的研究。 在四项实验(样本量N = 4698)中,我们证实了跨期共情下降的证据,即相较于当下,人们对他人未来所遭受的痛苦共情更少 (研究1至4),尽管他们预测所感受到的痛苦程度是相同的(研究1至2)。即便如此,想象他人未来所遭受的痛苦会让人们更加重视后代的福祉(研究2)。我们还表明,这种跨期共情下降会使人们向同类型的面向未来的慈善机构捐款的数额少于面向当下的慈善机构 (研究3)。最后,我们发现,促使人们更生动地想象他人未来所遭受的痛苦,能够缓解跨期共情的下降(研究4)。 总之,这项研究将共情认定为一种存在当下偏向的心理障碍,它阻碍了面向未来的亲社会行为。
8 超越亲社会性的二元理论(PNAS)
单位:阿尔托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链接 :https://www.pnas.org/doi/abs/10.1073/pnas.2412195121
摘要 :程式化实验,比如公共物品博弈及其各种变体实验,让我们了解到一个奇特且可重现的事实:人类往往比基于经济理性假设所预期的更倾向于合作 (或者说更愿意为共享资源做出贡献)。 对于这一现象,存在两种相互对立的解释:++要么合作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特质(亲社会偏好假说),要么合作只是在学习该博弈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暂时性效应(困惑学习者假说)++ 。 我们运用来自一项实验设计的两人版公共物品博弈(即囚徒困境)的大规模实验数据,来对这两种假说加以区分。通过监测"狂热者"(始终选择合作的机器人)所产生的影响,并改变参与者对它们的认知程度,我们发现了一个远比此前所报道的更为复杂的情况。 人们确实存在亲社会偏向,但还没到总是放弃采取行动来增加自身收益的程度。尽管我们的研究结果终结了关于亲社会性的简单化理论推测,但观察到的人们对"狂热者"所做出的积极、合作的反应具有可付诸实践的政策含义。
精神/心理障碍
9 思绪会飘向黑暗之处:在负面情绪和冲动的情境下,心智游移会催生反刍思维(Emotion)
**作者:**Xu, E. P., Li, J., Zapetis, S. L., Trull, T. J., & Stange, J. P.
链接 :https://psycnet.apa.org/doiLanding?doi=10.1037%2Femo0001397
摘要 :自发性的走神现象在理论上被认为会增加反刍思维的易感性,进而增加患重度抑郁症(MDD)的风险。弄清楚走神是否以及在何种情况下会导致反刍思维,有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降低出现反刍后遗症的风险。 我们利用从2018年至2022年收集的、涉及44名处于缓解期的重度抑郁症年轻患者和38名健康志愿者的密集采样数据(总共1558次观测),开展了多层模型分析 ,以研究++走神与反刍思维之间的时间关联++ 。我们还将情境因素(例如,负面情绪的强度、瞬间的冲动性)以及个体因素(例如,抑郁症病史)作为这些关联的调节因素进行了考察。走神预示着反刍思维的增加,然而反刍思维却并不预示走神现象的增多。当个体所经历的负面情绪比平常更强烈或者行为比平常更冲动时,他们走神与随后出现的反刍思维之间的关联就更强 。抑郁症病史并未对走神与反刍思维之间的时间关联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 自发性走神可能会转变为反刍思维,尤其是在人们经历比平常更多的负面情绪或冲动性的时刻 。在这些时刻实施干预措施,能够降低出现反刍后遗症的风险。研究表明,无论是否有抑郁症病史,针对走神而产生反刍思维的倾向都是一致的,这意味着++反刍思维作为走神可能导致的一种后果,具有跨诊断和维度性的特点++。未来还需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以确定这些关联是否适用于整个生命周期。
审美
10 视觉艺术和音乐诱导的审美体验的独特神经基础(Neuroimage)
单位:深圳大学心理学院
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053811924004592
摘要 :审美体验的特点在于,人们能有意识地从对某一刺激物审美特质的感知中获得情感及享乐方面的回馈,并且人们认为审美体验源于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独特结合。 在本研究中,为了精准确定审美体验的神经关联,我们基于现有的、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开展的视觉艺术(包含34项实验,692名参与者)及音乐(包含34项实验,718名参与者)艺术鉴赏研究进行了一系列元分析 。激活似然估计(ALE)分析显示,在视觉艺术引发的审美体验中,额极(FP)、腹内侧前额叶皮质(vmPFC)以及额下回(IFG)通常会被激活;而在音乐鉴赏过程中,双侧颞上回(STG)以及纹状体区域通常会被激活。 此外,与任务无关的静息态功能连接(RSFC)分析、依赖任务的元分析连接建模(MACM)分析以及激活网络建模(ANM)进一步表明,++视觉艺术和音乐所涉及的大脑网络截然不同++。 我们的研究结果支持了审美鉴赏具有领域特异性这一观点,并对审美体验在不同领域存在一种通用的"共同神经机制"这一观念发起了挑战。
左:视觉审美区域;右:音乐审美区域
11 审美体验的感官评估解释(nature reviews psychology)
单位:西班牙帕尔马巴利阿里群岛大学人类进化与认知研究组
链接 :The sensory valuation account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 Nature Reviews Psychology
摘要 :传统上,审美体验一直被认为是人类所独有的,具有鲜明特征,并且是在人们以特定态度接触感官对象时才会产生。然而,当代研究表明,审美体验植根于对物体进行享乐性评估时所共有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之中,而且其他动物也具备这种机制 。这些研究结果要求我们对传统的审美体验观进行重新概念化。 在这篇前瞻性文章中,我们首先综合了来自心理美学和神经美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而提出了一种不同的审美体验概念化观点。感官评价是指将感官信息传递至奖赏系统,这会促使人们对积极或消极的享乐价值以及动机倾向产生预期并使其生成 。这一过程受到执行系统、语义系统以及生理调节系统的调控。因此,评价结果并非仅仅由刺激物的特性所决定,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行为主体已习得的经验、生理状态以及正在进行的行为情境++的影响。
一般脑/mind特征
12 大脑活动:广泛而统一的 β 网络(eLife)
单位:德国吕贝克大学大脑、行为和新陈代谢中心
链接 :Brain Activity: Unifying networks of a rhythm | eLife
AI 总结 :大脑接收并响应周围世界信息依赖神经元网络通信和神经递质释放,表现为不同频率振荡的大脑节律,但理解大脑区域间通信是神经科学的重大挑战。研究团队采用基于多模态病变网络映射的创新方法,整合不同类型成像数据在标准大脑映射框架中,利用 106 名癫痫患者的电生理记录确定强 β 振荡的大脑区域,再结合多种成像技术构建网络地图并整合。结果发现 β 活动在大脑中广泛存在**,仅 21 个电极未检测到 β 振荡** ,最强区域在大脑额叶、扣带回和岛叶,该区域在功能和结构上都有连接,且与多巴胺受体高密度区域正相关,有助于统一与 β 节律相关的大脑网络。该研究对理解与 β 活动改变相关的电路级病理生理学以及多巴胺对帕金森病等运动障碍的影响有重要意义,也暗示改进脑深部刺激技术可能增强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但该技术在表征和缓解患者症状及预测干预反应方面仍需未来研究
13 跨脑同步(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单位:德国慕尼黑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医学院
链接 :Synchrony Across Brains | Annual Reviews
摘要 :第二人称神经科学专注于研究单个大脑内部以及相互作用的多个大脑之间实时社会互动的行为及神经元机制。在这篇综述文章中,我们阐述了为研究社会互动现象所开展的各项进展,这些进展有助于聚焦于那些跨越互动双方的行为及神经生物学过程 。 更具体而言,我们着重关注大脑间的同步性在促成、促进社会互动与交流以及塑造社会协调和学习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并且我们还思考了大脑间同步性降低如何可能构成精神病理学的一个核心特征。
14 对说话者频谱变化的皮层跟踪可预测选择性聆听(Cerebral Cortex)
单位:乌拉圭共和国大学学院
链接 :https://academic.oup.com/cercor/article-abstract/34/12/bhae472/7916243
摘要 :被当人们能够区分开来时,社交场景就会包含格外丰富的信息。要想在"鸡尾酒会"般嘈杂的交谈中听清某人说话,我们会自动对其声音进行甄别定位。这种能力有赖于对语音的声谱轮廓进行并行处理 ,但这一过程在大脑皮层中是如何发生的,目前尚未明确。我们利用脑电图来研究大脑对语音中缓慢频率调制的单次试验神经追踪情况。 参与者会简短聆听陌生的单人讲话,此外,他们还需完成一项鸡尾酒会理解任务。通过刺激重建方法进行量化分析后发现,在针对第四和第五共振峰频段(相当于 3.5k~5k Hz 可听范围)内频率轮廓的缓慢(delta-theta 频段)调制所产生的神经反应中,存在明显且稳定的追踪现象。相邻瞬时频率轮廓之间的频谱间距(ΔF)同样能够提供来自声道的标志性信息,而且也是可以被解码的。 此外,脑电图所体现出的听者频谱追踪能力方面的证据,能够预测他们在面对两人语音混合情况时进行选择性聆听的成功概率。 总之,研究结果表明,在交流过程中,大脑能够依靠将皮层节律锁定在由声道上部共振所引发的主要变化上。相应地,其发音机制会持续提供一种基本的参照特征,供听者实时锁定目标。
15 Theta 振荡优化了相位编码神经元的速度-精度权衡(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
单位:荷兰奈梅亨大学大脑、认知和行为研究所
链接: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compbiol/article?id=10.1371/journal.pcbi.1012628
摘要 :哺乳动物海马体中的θ波段振荡(3 - 8 Hz)构建了皮质输入的时间结构 ,由此产生了一种相位编码,这种编码使得能够对情景记忆形成和空间导航所需的输入进行节律性采样 。然而,目前尚不清楚是什么进化压力促使生物选择了θ波段,而非那些有可能提供更高输入采样分辨率的更高频率波段。 在此,我们通过引入一个++将高效编码和神经振荡采样假说相结合的理论框架++ 来探讨这一问题,重点关注相位编码神经元的信息速率(比特/秒)。我们证实,符合生理实际的噪声水平会在由振荡频率决定的输入采样速度和啮齿动物海马体神经元的编码精度之间形成一种权衡关系。这种速度 - 精度权衡关系使得θ频率波段内的信息速率最高可达约1 - 2比特/秒,从而将最优振荡频率限制在了频谱的低端。 我们还表明,这一框架能够解释海马体的一些关键特征,比如尽管存在生理梯度变化,但沿背腹轴θ波段仍得以保留,以及θ频率和振幅会受奔跑速度的调节。将分析拓展到海马体之外,我们提出,θ振荡或许也能支持视觉皮层和嗅球中的有效刺激编码。更广泛地讲,我们的框架为研究诸如噪声等系统特征如何限制生物大脑和人工大脑中的最优采样频率奠定了基础。
16 维度的维度(TiCS)
**单位:**伦敦大学学院实验心理学系
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6466132400189X
摘要: 认知科学家常常从数据中推断多维表征。无论数据涉及文本、神经影像、神经网络还是人类判断,研究人员都会频繁地推断并分析潜在表征空间(即嵌入) 。然而,潜在表征的属性(例如预测性能、可解释性、紧凑性)取决于推断程序,而推断程序在不同的研究工作中可能差异很大。例如,++维度并非总是能从整体上进行解释,而且不同嵌入的维度可能也不容易进行比较++。 此外,多维空间与据称更丰富的表征形式(如图形表征)之间的二分法具有误导性。我们回顾了认知科学中不同维度概念对于这些潜在表征应如何使用和解释所蕴含的意义。
方法
17 关于假设检验的贝叶斯因子(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单位:**弗莱堡阿尔伯特·路德维希大学心理学系
链接: On Bayes factors for hypothesis tests |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摘要 :我们开发了几类可供选择的贝叶斯因子,用于假设检验,以此作为广受欢迎的默认贝叶斯因子的替代方案。这些可供选择的贝叶斯因子是针对心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统计分析推导出来的,包括单样本和双样本t检验、回归分析以及方差分析。它们具备与默认贝叶斯因子相同的理想理论与实践特性,并且满足额外的理论期望,++同时还缓解了我们认为默认先验中不太合理的两个特征++ 。它们可以通过我们提供的R 包 便捷地进行计算。 此外,我们将基于贝叶斯因子的假设检验与基于显著性检验的假设检验进行了对比。通过这一讨论,我们认识到默认贝叶斯因子以及可供选择的贝叶斯因子等同于约翰逊提出的基于检验统计量的贝叶斯因子。我们着重强调基于检验统计量的贝叶斯因子是一种计算贝叶斯因子的通用方法,该方法适用于许多已提出效应量度量且能计算检验功效的假设检验问题。
18 使用自然主义研究设计建立动态行为测量的构建效度(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单位:**印第安纳大学心理与脑科学系
链接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3758/s13428-024-02519-9
摘要 :近来,自然主义研究方法在心理学和神经科学领域大量涌现,用于评估复杂的课题。这类方法因其生态效度有所提高而备受赞誉,旨在弥合高度受控的实验设计与纯粹的观察性研究之间的差距。 然而,这些方法在确立构念效度方面存在挑战 。心理理论研究领域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心理理论指的是推断他人想法和情绪的能力。传统的测量方法采用刻板的方式,存在天花板效应,可能无法全面捕捉个体在日常互动中运用心理理论的情况。 在本研究中,我们对一种利用自然主义任务来评估心理理论的新方法进行了验证和测试 。参与者观看一部伪纪录片风格的节目,同时使用操纵杆来提供连续、实时的心理理论判断。我们利用一个基准样本的评分来为这些判断确立一个"基本事实"标准。然后将来自不同的年轻人样本和老年人样本的评分与这个"基本事实"标准进行对比,从而得出相似度分数。接着将这个相似度分数与两项独立的任务进行比较,以评估构念效度:一项是基于外显判断表现的范式,另一项是通过神经成像范式来评估对静态心理理论测量的反应。 该相似度指标不存在天花板效应,且与基于表现的测量以及神经学测量都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它还重现了其他心理理论测量所显示出的年龄效应。总之,我们这种多模态的研究方法提供了趋同的证据,表明动态行为测量能够对复杂的心理过程进行稳健且严谨的评估。
哲学方法论
19 证据稀疏或间接的科学领域的理论经验(Computational Brain & Behavior)
**单位:**拉德堡德大学认知科学与人工智能系
摘要: 在许多科学领域,经验证据的匮乏与间接性给理论发展带来了根本性挑战 。人类认知进化理论就是一个具有指导意义的例子,其研究对象是发生在现代人类祖先身上的进化过程。在很多情况下,相关证据既十分匮乏又极为间接(例如,有关可能与语言能力进化相关的解剖结构变化的考古发现);在其他情况下,证据虽没那么匮乏,但仍然非常间接(例如,关于当代人类群体以及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文化传播的数据)。 从这一领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案例中,我们提炼出了科学家在证据匮乏或间接时应力求做到的五项有益做法 :(一)明确提出假设;(二)明晰可供选择的理论;(三)开展计算和形式建模;(四)寻求与相关现象理论的外部一致性;(五)对不同形式及来源的证据进行相互印证。 因此,证据的匮乏或间接性非但不会阻碍理论发展,反而能够起到促进作用。鉴于不同领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证据匮乏与间接性情况,而且此处所确定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总是适用的,那么这里提出的解决办法及优势或许可以推广到其他科学领域。
其他
20 情绪的主要特点:基于语言的统一评估(Acta Psychologica)
单位:波兰国家教育委员会大学神经认知心理学系心理研究所
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01691824005067
摘要: 各类科学著作都指出了情绪的不同特征,并将其作为判定属性。本文旨在通过借鉴多种理论方法,并利用语言尽可能多地识别出符合这些判定标准的状态,以此来确定情绪的关键特征 。 研究中采用了滚雪球式的研究程序。初始阶段涉及挑选关键文章(选取在科学网数据库中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文章)。最终选出了72个关于情绪的定义。对这些定义的内容进行了分析,以梳理出情绪的判定属性。通过这一分析,提出了八项标准,它们代表了依据所收集的定义而确定的情绪的基本特征。 接下来,尝试检验所确定的情绪判定属性在实际中的理解情况及适用性。七位评判人员审查了一份被公认为是情绪状态的详尽清单,并独立评估这些状态中哪些符合所有选定的标准 。在最后阶段,利用基于相关性的系数以及一个考虑到评判人员随机做出判定可能性的系数,来检验他们意见的一致性。 文章表明,利用语言有可能生成一份符合从多种理论方法中推导出来的标准的情绪清单。
21 解构自我和重塑感知:高级调查性洞察冥想期间洞察阶段的强化全脑 7T MRI 案例研究(Neuroimage)
单位: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精神病学系禅修研究项目
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053811924004658
摘要 :见地阶段(Stages of Insight,简称SoI)是通过高阶的内观禅修洞察(Advanced Investigative Insight Meditation,简称AIIM)所经历的一系列心理体悟。见地阶段为高阶内观禅修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结构化框架,有助于通过感知变化、自我体验、认知以及情绪处理 等方面的改变,来理解和评估基于见地的禅修发展情况。 然而,由于方法上的困难、合适的高阶禅修者较为稀少,以及当前研究主要侧重于基于注意力的禅修实践等原因,见地阶段的神经现象学尚未得到研究。 我们在一个深度采样的资深禅修者案例研究中对见地阶段的神经现象学进行了调研(在26次扫描中采集了时长为4小时的7T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数据,同时记录现象学情况 ),这位禅修者进行了见地阶段的禅修,并在之后立即对体验的特定方面进行了评级。我们运用线性混合模型和相关性分析来考察大脑皮层、皮层下组织、脑干、小脑与见地阶段现象学之间的关系。 我们发现了与特定见地阶段相关的独特全脑活动模式,且这些模式与两种非禅修的对照状态有所不同。见地阶段持续使涉及自我相关处理的脑区失活,包括内侧前额叶皮层和颞极,同时激活与觉察和感知相关的脑区,比如顶叶和视觉皮层、尾状核、若干脑干核团以及小脑。我们还识别出了与情感处理以及见地阶段现象学相关的大脑活动模式。 我们的研究首次提供了神经现象学方面的证据,表明见地阶段能够改变并解构与自我相关的感知及概念化,还能增强整体的觉察力以及感知的敏感度和敏锐度。我们的研究将见地阶段作为禅修调研尤其是高阶禅修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