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基础12 虚拟局域网

第12章 虚拟局域网(VLAN)

1.分割广播域的方法:

物理分割、逻辑分割

2.VLAN的优势:***

控制广播、增强网络安全性、简化网络管理

3.VLAN的种类:***

1>静态VLAN:基于端口划分

2>动态VLAN:基于MAC地址划分

4.VLAN的号码范围:

1 默认

2-1001 正常

1025-4094 扩展

5.trunk:中继链路

用于连接交换机与交换机,交换机与路由器

实现不同交换机上相同vlan的通信

可以传输多个vlan,默认可以传输所有vlan

并对来自不同vlan的帧打vlan标签

6.access:接入链路

只能转发与自己在同一个vlan的数据帧

一般用于连接终端,如pc

7.创建VLAN的方法

(1)进入VLAN数据库,创建VLAN (老型号交换机)

switch#vlan database

switch(vlan)#vlan id name caiwu

switch(vlan)#exit

(2)全局配置模式下:(新型号交换机)

switch(config)#vlan id

switch(config-vlan)#name caiwu

8.删除VLAN

(1)在VLAN数据库模式下

switch#vlan database

switch(vlan)#no vlanid

switch(vlan)#exit

(2)全局配置模式下

switch(config)#no vlan id

9.交换机接口加入VLAN

(1)将单个接口加入vlan

switch(config)#int 接口

Switch(config-if)# switchport access vlan vlan-id

(2)将多个接口加入vlan

Switch(config)# interface range f0/1 -- 10

Switch(config-if-range)# switchport access vlan vlan-id

(3)还原接口为默认配置

Switch(config)#default int 接口

10.将接口从vlan中移除

Switch(config-if)# no switchport access vlan vlan-id

11.查看VLAN:***

Switch#show vlan #查看所有vlan信息

Switch#show vlan brief #查看摘要

Switch#show vlan id 10 #只查看VLAN 10

12.trunk打标签的方法:

1>ISL: 思科私有标准,仅限于纯思科交换机环境,标签占30字节

2>IEEE802.1q: dot1q 通用标准,任何品牌交换机都可使用,标签只占4字节

13.native vlan:

用于与不支持VLAN的交换机混合部署

允许交换机从Trunk端口上转发未被标记的帧

Cisco Catalyst交换机默认Native VLAN是VLAN 1

Trunk端口互联Native VLAN必须相同

14.交换机接口模式

access 永久的非中继模式(接入模式),并可向对方发送DTP请求

trunk 永久的中继模式,并可向对方发送DTP请求

动态企望 主动向对方申请成为中继

动态自动 不主动发送请求,但可以接受对方的请求

非协商 不接受对方的协商

15.DTP:动态中继协议

16.英语单词:

database:数据库

default:默认的

link:链路

remove:删除

相关推荐
java 乐山7 分钟前
蓝牙网关(备份)
linux·网络·算法
深圳市恒讯科技1 小时前
使用站群服务器做SEO,如何避免被搜索引擎判定为“站群作弊”?
服务器·搜索引擎·php
EasyGBS1 小时前
EasyGBS助力智慧医院打造全方位视频监控联网服务体系
网络·音视频
z10_141 小时前
海外住宅ip怎么区分干净程度以及怎么选择海外住宅ip
服务器·网络·网络协议·tcp/ip
进击的圆儿1 小时前
10个Tc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题目整理
网络·tcp/ip
KKKlucifer2 小时前
身份安全纵深防御:内网隐身、动态授权与全链路审计的协同技术方案
网络·安全
APIshop2 小时前
代码实战:PHP爬虫抓取信息及反爬虫API接口
开发语言·爬虫·php
沐浴露z3 小时前
详解 零拷贝(Zero Copy):mmap、sendfile、DMA gather、splice
java·网络·操作系统
进击的圆儿3 小时前
10个TCP可靠性与拥塞控制题目整理
网络·c++·tcp/ip
Better Bench3 小时前
【大模型RAG安全基准】安装和使用SafaRAG框架
网络·人工智能·安全·大模型·组件·r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