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三大日志-Redo Log

Redo Log简介

事务中修改的任何数据,将最新的数据备份存储的位置(Redo Log),被称为重做日志。

Redo Log 的生成和释放

随着事务操作的执行,就会生成Redo Log,在事务提交时会将产生Redo Log写入Log Buffer,并不是随着事务的提交就立刻写入磁盘文件。等事务操作的脏页写入到磁盘之后,Redo Log 的使命也就完成了,Redo Log占用的空间就可以重用(循环写入)。

Redo Log工作原理

Redo Log 是为了实现事务的持久性而出现的产物。防止在发生故障的时间点,尚有脏页未写入表

的 IBD 文件中,在重启 MySQL 服务的时候,根据 Redo Log 进行重做,从而达到事务的未入磁盘

数据进行持久化这一特性。

Redo Log相关参数

每个InnoDB存储引擎至少有1个重做日志文件组(group),每个文件组至少有2个重做日志文

件,默认为ib_logfifile0和ib_logfifile1。

Redo Log写入机制

Redo Log 文件内容是以顺序循环的方式写入文件,写满时则回溯到第一个文件,进行覆盖写。

  • write pos

是当前记录的位置,一边写一边后移,写到最后一个文件末尾后就回到 0 号文件开头;

  • checkpoint

是当前要擦除的位置,也是往后推移并且循环的,擦除记录前要把记录更新到数据文件;

write pos 和 checkpoint 之间还空着的部分,可以用来记录新的操作。如果 write pos 追上

checkpoint,表示写满,这时候不能再执行新的更新,得停下来先擦掉一些记录,把 checkpoint

推进一下。

Redo Log刷盘机制

Redo Buffffer 持久化到 Redo Log 的策略,可通过 Innodb_flflush_log_at_trx_commit 设置:

  • 0:每秒提交 Redo buffer ->OS cache -> flush cache to disk,可能丢失一秒内的事务数

据。由后台Master线程每隔 1秒执行一次操作。

  • 1(默认值):每次事务提交执行 Redo Buffer -> OS cache -> flush cache to disk,最安

全,性能最差的方式。

  • 2:每次事务提交执行 Redo Buffer -> OS cache,然后由后台Master线程再每隔1秒执行OS

cache -> flush cache to disk 的操作。

相关推荐
poemyang4 小时前
十年大厂员工终明白:MySQL性能优化的尽头,是对B+树的极致理解
mysql·pagecache·顺序i/o·局部性原理·b tree·b+ tree
wyiyiyi5 小时前
【Web后端】Django、flask及其场景——以构建系统原型为例
前端·数据库·后端·python·django·flask
天宇_任6 小时前
Mysql数据库迁移到GaussDB注意事项
数据库·mysql·gaussdb
xiep14383335108 小时前
Ubuntu 安装带证书的 etcd 集群
数据库·etcd
Java小白程序员9 小时前
Spring Framework:Java 开发的基石与 Spring 生态的起点
java·数据库·spring
老虎062710 小时前
数据库基础—SQL语句总结及在开发时
数据库·sql·oracle
爱掘金的土拨鼠11 小时前
国产化dm数据库锁表解锁
数据库
花花无缺12 小时前
MySQL 的存储引擎-InnoDB 和 MyISAM的对比
mysql
苏琢玉12 小时前
如何让同事自己查数据?写一个零依赖 PHP SQL 查询工具就够了
mysql·php
庖丁解java12 小时前
N个Utils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