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路过教学楼,冷峭的月光从梧桐树杈的缝隙中流下来,斑驳的洒在我的脚面上。道路旁铺满了落叶,抬眼望去,那细枝末节上残存着逐渐落尽的枯叶,就像今年剩下的时光,已然不多了。
终究2024年过去了。
这一年,是焦虑探索的一年,是充实奋进的一年,也将是灵光岿然,昭示来者的一年。
关于节奏------不惜以今日之我,难昔日之我
太阳升起又落下,但是今天的一切似乎又有些不同了
与周围绝大多数人不同,我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进入了新的阶段,没有多少的积淀,更为重要的,客观上的安排迫使自己不得不去开辟全新的方向,不管是大的领域跨越还是全新领域所需要的储备,这个过程所带来的困难也是根本性的。
记得最初,在几乎没有外力帮助的情况下进行不断地尝试,探索过程中的弯路和碰壁带来了太多的焦虑和憔悴。尤记得在做第一个Task时,因为理解上的肤浅和DDL的紧张,不管是在和周围人的交流,亦或是在每一次的汇报中,总有很多的心虚和出现尴尬的时刻。即便是在一年后的今天,回想起走过的那些过往,也时不时会有恍若隔世的感觉。当然,这一年的探索也是心力憔悴的,自己已经数不清熬过多少夜和通过多少宵,不过庆幸的是,在一次次的积累、尴尬、探讨、尝试、继续积累、继续尴尬、继续探讨和尝试之后,终于对自己所面对的任务和从事的方向、领域有了一定的感悟,终于进入自己相对认可的状态,也终于对自己面对的前路有了自我掌控的底气和外界的认可。我认为真实的历程应该是从"清晰到漫漶",再从"漫漶到清晰"的历程,而不管所从事的领域有着各自怎样的师承和来路,总要达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心境,才能拥有面对新任务时的从容、坚切、刚毅和果决。
物理学中的熵增定律提到,"在一个孤立的系统中,如果没有外力做功,其混乱程度将会不断地增大,以至于最终达到一个无序的状态",而每个人在人类社会中所从事的每项工作和做的每次功,都是在创造负熵以抵御混乱和无序。食物是一种负熵,生命靠食物对抗死亡;学习是一种负熵,个体靠学习对抗无知;创作是一种负熵,艺术家靠作品否定野蛮,建构意义。负熵自然需要个体贡献时间和精力,但并非付出就一定能够实现有效的负熵。不过,我们更应该坚信,世间之事,不是有希望了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会有希望。正如那句歌词所唱,"不是因为寂寞才想你,而是因为想你才寂寞"。
2024年第一篇A录用,算是对自己2023下半年-2024上半年工作的一个总结。但不管怎样,从肤浅裹挟的心虚到如今的勇于正视,使自己有更多的战略定力和耐心去面对将来的任务,这些积淀和转变才是真正的收获。
溪流成河,河入海流,历程所有的痛苦和挣扎仿佛有了明确的答案,有了固定的方向...
关于阅读------正视自己的浅薄 承认思想的偏颇
凡是敢于挑战权威的人都有三个特点:深厚的学识、高超的见识和非凡的胆识
这一年,我读了一部分书,既包括小说、人物自传也包括历史和散文。
对于小说,记忆深刻的是毛姆的《人性的枷锁》和《平凡的世界》。菲利普从自卑,敏感的少年慢慢成长为一个接受自己的不足,做回真实的自己,认知人生的真正意义的人。人生的意义究竟何在?我们与菲利普一同走过了那段少年时偏执的友情,走过了青年时期那种扭曲的爱情观,穿越了做会计职员和学习绘画过程中无数次的自我怀疑。我们见证了他在贫困中挣扎,几乎与饥饿与死亡为伍的医学岁月,最终,他从那片无尽黑暗中走了出来,成为了一名医生。这一路的成长,我们看到的,不是所谓的伟大与崇高,而是一个凡人真实的内心旅程。与我们每个人一样,菲利普也不得不面对被赤裸裸的人性枷锁束缚的无奈------那些宗教的枷锁、道德的枷锁、爱情的枷锁,甚至是最后他所形成的人生观。它们冷酷且真实,像影子一样,始终如一,挥之不去。在一次又一次希望挣脱这些枷锁的过程中,菲利普不断质疑:人生的意义究竟何在?最终,他得出了一个让人沉痛的结论:人生本没有意义。既然人生本无意义,那么我们便可以摒弃那些不必要的枷锁,做回最真实的自己。人生就像那条波斯地毯,我们每天的经历,无论是悲是喜,最终都会化作地毯上每一笔每一划的精美图案。这些图案,最终汇聚成一幅完整的图景,成就了我们的一生。因此,我们无需刻意去追寻那所谓的"人生意义"。它并不是某种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你赋予它的那个意义。只需用心去感受每一段经历,让每一刻都成为生命的组成部分,这便是人生的意义。
从小,我们总是渴望不平凡的生活,或者是被父母寄予了那样的期许。每一个人都曾经历过那个年少轻狂、意气风发的时代,心中都曾藏着一个英雄的梦想。那时,我们心比天高,志比地厚,好像若不一鸣惊人、出类拔萃,就不配在这世上立足。燕雀岂知鸿鹄之志?我们常常心怀"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的豪情壮志,把拒绝平庸、追逐名望视作人生的至高标准,眼里只有要超越常人,追求卓越。然而,若深刻反思,是否真的有那么一刻,问过自己:我真的是那块能担当伟大梦想的料吗?曾在寂静的夜里,反复思考,才渐渐意识到,或许平淡而从容,才是人生真正的归宿。正如梁漱溟所言:"这个时代最大的骗局,就是把欲望当志气。"欲望驱使我们不断向前,却可能让我们迷失方向,忽视了生命中那些温暖、简单的真实。
对于历史,记忆深刻的是民国风云。作为上承封建文明下启现代社会的北洋时期,其文化交融、自由民主的氛围培植了一批又一批的英雄豪杰,他们如璀璨繁星,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既有着传统儒家教育所赋予的家国情怀,也具备睁眼看世界的心胸气魄。无论是军阀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王世珍、徐世昌、曹锟、蔡锷、唐继尧、张勋、吴佩孚、冯玉祥、阎锡山、孙传芳...,还是胡雪岩、辜鸿铭、杨度、陈寅恪、梁启超、顾维钧、鲁迅、老舍、沈从文...
正如鲁迅先生指出的那样,"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他们就是中国的脊梁,就是中国精神的支柱"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关于生活及感悟------孤独是自由的衍生品,遗憾是往事的纪念品
人生就像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中摆荡。我想我们就是在不断的摆荡中,在不同的阶发现了不同的意义
性格、气质、认知、禀性,是一个又一个生活细节的积累,是人生一次又一次磨砺的堆积。这背景决定着我们人生的底色和走向,决定着我们生活的态度和举手投足。
读博的这一年,虽然日复一日的重复着机械的、乏善可陈的生活,也还是在和周围环境的碰撞过程中发生了一些故事。往事如烟,不论是在日常工作中,还是在每一段感情中,我也逐渐的认识自己的不足和需求,能够更真实的审视自我。另外,不论一个人拥有怎样的社会地位、教育背景、财富状况、家庭环境、兴趣爱好、朋友爱人,他都只是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考卷与剧本,能定义我们是谁的人只有我们自己,而不是任何别的东西。
也许世间存在着诱惑、失望、忌刻与疑谤,但坚切,善良,博爱与敬畏却如晨钟暮鼓时时警醒着我们。世事艰难或许让许多人披上了心灵的铠甲,慢慢远离自己的内心,变得世故和冷漠,但太阳在照出影子的同时,却也使迎着阳光的一面熠熠生辉。
温总理说,他同情穷人,同情弱者,反对欺辱和压迫。他心目中的国家应该是一个充满公平正义的地方,那里永远有对人心,人道和人的本质的尊重,永远充满青春自由奋斗的气质,他为此呐喊过,奋斗过。
诚然,我们不该忘记自己走过的路,同情过的人,呼唤过的正义,渴求过的尊重,是这些东西构成了我们深植于生活世界的共通意义的根基。是这根基,让我们即便在日后形形色色的世界里体会了失落,品尝了诱惑,经历了幻灭,领受了嘲讽,也不会轻易洗去自己那层名叫"共情"的底色。
"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当生命的荒野催着流浪,有人一生野蛮,有人孤苦辗转,有人揣着良善说千金不换。愿我们看过人性凉薄,依然善良纯粹。
2024再见,2025你好。
祝读到这的朋友新年快乐,2025皆得所愿!
2025.01.01深夜
于六朝古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