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远阔,人间灯火——我的2024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路过教学楼,冷峭的月光从梧桐树杈的缝隙中流下来,斑驳的洒在我的脚面上。道路旁铺满了落叶,抬眼望去,那细枝末节上残存着逐渐落尽的枯叶,就像今年剩下的时光,已然不多了。

终究2024年过去了。

这一年,是焦虑探索的一年,是充实奋进的一年,也将是灵光岿然,昭示来者的一年。

关于节奏------不惜以今日之我,难昔日之我

太阳升起又落下,但是今天的一切似乎又有些不同了

与周围绝大多数人不同,我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进入了新的阶段,没有多少的积淀,更为重要的,客观上的安排迫使自己不得不去开辟全新的方向,不管是大的领域跨越还是全新领域所需要的储备,这个过程所带来的困难也是根本性的。

记得最初,在几乎没有外力帮助的情况下进行不断地尝试,探索过程中的弯路和碰壁带来了太多的焦虑和憔悴。尤记得在做第一个Task时,因为理解上的肤浅和DDL的紧张,不管是在和周围人的交流,亦或是在每一次的汇报中,总有很多的心虚和出现尴尬的时刻。即便是在一年后的今天,回想起走过的那些过往,也时不时会有恍若隔世的感觉。当然,这一年的探索也是心力憔悴的,自己已经数不清熬过多少夜和通过多少宵,不过庆幸的是,在一次次的积累、尴尬、探讨、尝试、继续积累、继续尴尬、继续探讨和尝试之后,终于对自己所面对的任务和从事的方向、领域有了一定的感悟,终于进入自己相对认可的状态,也终于对自己面对的前路有了自我掌控的底气和外界的认可。我认为真实的历程应该是从"清晰到漫漶",再从"漫漶到清晰"的历程,而不管所从事的领域有着各自怎样的师承和来路,总要达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心境,才能拥有面对新任务时的从容、坚切、刚毅和果决。

物理学中的熵增定律提到,"在一个孤立的系统中,如果没有外力做功,其混乱程度将会不断地增大,以至于最终达到一个无序的状态",而每个人在人类社会中所从事的每项工作和做的每次功,都是在创造负熵以抵御混乱和无序。食物是一种负熵,生命靠食物对抗死亡;学习是一种负熵,个体靠学习对抗无知;创作是一种负熵,艺术家靠作品否定野蛮,建构意义。负熵自然需要个体贡献时间和精力,但并非付出就一定能够实现有效的负熵。不过,我们更应该坚信,世间之事,不是有希望了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会有希望。正如那句歌词所唱,"不是因为寂寞才想你,而是因为想你才寂寞"。

2024年第一篇A录用,算是对自己2023下半年-2024上半年工作的一个总结。但不管怎样,从肤浅裹挟的心虚到如今的勇于正视,使自己有更多的战略定力和耐心去面对将来的任务,这些积淀和转变才是真正的收获。

溪流成河,河入海流,历程所有的痛苦和挣扎仿佛有了明确的答案,有了固定的方向...

关于阅读------正视自己的浅薄 承认思想的偏颇

凡是敢于挑战权威的人都有三个特点:深厚的学识、高超的见识和非凡的胆识

这一年,我读了一部分书,既包括小说、人物自传也包括历史和散文。

对于小说,记忆深刻的是毛姆的《人性的枷锁》和《平凡的世界》。菲利普从自卑,敏感的少年慢慢成长为一个接受自己的不足,做回真实的自己,认知人生的真正意义的人。人生的意义究竟何在?我们与菲利普一同走过了那段少年时偏执的友情,走过了青年时期那种扭曲的爱情观,穿越了做会计职员和学习绘画过程中无数次的自我怀疑。我们见证了他在贫困中挣扎,几乎与饥饿与死亡为伍的医学岁月,最终,他从那片无尽黑暗中走了出来,成为了一名医生。这一路的成长,我们看到的,不是所谓的伟大与崇高,而是一个凡人真实的内心旅程。与我们每个人一样,菲利普也不得不面对被赤裸裸的人性枷锁束缚的无奈------那些宗教的枷锁、道德的枷锁、爱情的枷锁,甚至是最后他所形成的人生观。它们冷酷且真实,像影子一样,始终如一,挥之不去。在一次又一次希望挣脱这些枷锁的过程中,菲利普不断质疑:人生的意义究竟何在?最终,他得出了一个让人沉痛的结论:人生本没有意义。既然人生本无意义,那么我们便可以摒弃那些不必要的枷锁,做回最真实的自己。人生就像那条波斯地毯,我们每天的经历,无论是悲是喜,最终都会化作地毯上每一笔每一划的精美图案。这些图案,最终汇聚成一幅完整的图景,成就了我们的一生。因此,我们无需刻意去追寻那所谓的"人生意义"。它并不是某种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你赋予它的那个意义。只需用心去感受每一段经历,让每一刻都成为生命的组成部分,这便是人生的意义。

从小,我们总是渴望不平凡的生活,或者是被父母寄予了那样的期许。每一个人都曾经历过那个年少轻狂、意气风发的时代,心中都曾藏着一个英雄的梦想。那时,我们心比天高,志比地厚,好像若不一鸣惊人、出类拔萃,就不配在这世上立足。燕雀岂知鸿鹄之志?我们常常心怀"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的豪情壮志,把拒绝平庸、追逐名望视作人生的至高标准,眼里只有要超越常人,追求卓越。然而,若深刻反思,是否真的有那么一刻,问过自己:我真的是那块能担当伟大梦想的料吗?曾在寂静的夜里,反复思考,才渐渐意识到,或许平淡而从容,才是人生真正的归宿。正如梁漱溟所言:"这个时代最大的骗局,就是把欲望当志气。"欲望驱使我们不断向前,却可能让我们迷失方向,忽视了生命中那些温暖、简单的真实。

对于历史,记忆深刻的是民国风云。作为上承封建文明下启现代社会的北洋时期,其文化交融、自由民主的氛围培植了一批又一批的英雄豪杰,他们如璀璨繁星,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既有着传统儒家教育所赋予的家国情怀,也具备睁眼看世界的心胸气魄。无论是军阀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王世珍、徐世昌、曹锟、蔡锷、唐继尧、张勋、吴佩孚、冯玉祥、阎锡山、孙传芳...,还是胡雪岩、辜鸿铭、杨度、陈寅恪、梁启超、顾维钧、鲁迅、老舍、沈从文...

正如鲁迅先生指出的那样,"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他们就是中国的脊梁,就是中国精神的支柱"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关于生活及感悟------孤独是自由的衍生品,遗憾是往事的纪念品

人生就像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中摆荡。我想我们就是在不断的摆荡中,在不同的阶发现了不同的意义

性格、气质、认知、禀性,是一个又一个生活细节的积累,是人生一次又一次磨砺的堆积。这背景决定着我们人生的底色和走向,决定着我们生活的态度和举手投足。

读博的这一年,虽然日复一日的重复着机械的、乏善可陈的生活,也还是在和周围环境的碰撞过程中发生了一些故事。往事如烟,不论是在日常工作中,还是在每一段感情中,我也逐渐的认识自己的不足和需求,能够更真实的审视自我。另外,不论一个人拥有怎样的社会地位、教育背景、财富状况、家庭环境、兴趣爱好、朋友爱人,他都只是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考卷与剧本,能定义我们是谁的人只有我们自己,而不是任何别的东西。

也许世间存在着诱惑、失望、忌刻与疑谤,但坚切,善良,博爱与敬畏却如晨钟暮鼓时时警醒着我们。世事艰难或许让许多人披上了心灵的铠甲,慢慢远离自己的内心,变得世故和冷漠,但太阳在照出影子的同时,却也使迎着阳光的一面熠熠生辉。

温总理说,他同情穷人,同情弱者,反对欺辱和压迫。他心目中的国家应该是一个充满公平正义的地方,那里永远有对人心,人道和人的本质的尊重,永远充满青春自由奋斗的气质,他为此呐喊过,奋斗过。

诚然,我们不该忘记自己走过的路,同情过的人,呼唤过的正义,渴求过的尊重,是这些东西构成了我们深植于生活世界的共通意义的根基。是这根基,让我们即便在日后形形色色的世界里体会了失落,品尝了诱惑,经历了幻灭,领受了嘲讽,也不会轻易洗去自己那层名叫"共情"的底色。

"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当生命的荒野催着流浪,有人一生野蛮,有人孤苦辗转,有人揣着良善说千金不换。愿我们看过人性凉薄,依然善良纯粹。

2024再见,2025你好。

祝读到这的朋友新年快乐,2025皆得所愿!

2025.01.01深夜

于六朝古都

相关推荐
兰亭妙微32 分钟前
用户体验的真正边界在哪里?对的 “认知负荷” 设计思考
人工智能·ux
13631676419侯37 分钟前
智慧物流与供应链追踪
人工智能·物联网
TomCode先生39 分钟前
MES 离散制造核心流程详解(含关键动作、角色与异常处理)
人工智能·制造·mes
zd2005721 小时前
AI辅助数据分析和学习了没?
人工智能·学习
johnny2331 小时前
强化学习RL
人工智能
乌恩大侠1 小时前
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人工智能·usrp
放羊郎1 小时前
基于萤火虫+Gmapping、分层+A*优化的导航方案
人工智能·slam·建图·激光slam
王哈哈^_^1 小时前
【数据集+完整源码】水稻病害数据集,yolov8水稻病害检测数据集 6715 张,目标检测水稻识别算法实战训推教程
人工智能·算法·yolo·目标检测·计算机视觉·视觉检测·毕业设计
SEOETC1 小时前
数字人技术:虚实交融的未来图景正在展开
人工智能
boonya2 小时前
从阿里云大模型服务平台百炼看AI应用集成与实践
人工智能·阿里云·云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