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随笔之人工智能(上)

自打两年前ChatGPT一飞冲天,人工智能就再一次妥妥地站到了科技C位。

2023年以来,一边是美国科技企业屡创新高,一边是中国科技企业扎堆突围。人工智能及周边科技战的激烈程度和复杂性,远超其他领域,是当之无愧的焦点。

2025年刚开始,把我对于人工智能的观察和判断梳理一番。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今天这篇(上)从供给侧的视角谈人工智能企业的发展方向;下一篇将从使用者的角度,谈一谈在AI+时代我们要做什么准备。

【人工智能发展模式存有异议】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美国一直主导着全球的科技创新,一方面是冷战结束后大量科技向民用领域释放,另一方面是美西方主导的超级全球化,都使美国科技企业的成果不断创新,持续引领世界发展。

在这几十年中,中国的科技企业长期处于跟随状态,跑得快的能追上发展的步伐,跑得慢的也没那么焦虑,因为方向清晰、路径明确,只要吃苦耐劳,总有追上的时候。

渐渐地,我们在众多领域都追上了世界;渐渐地,我们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中后期,我们能够在一些领域进行了突破性创新。

习惯作为跟随者和追赶者的我们,如今多了许多困惑:前面没有标杆的时候,下一步该朝什么方向发展呢?

这样的问题,习惯"造不如买"的60后、长期"追赶先进"的70后可能很难有自己的答案。因为在这两代人心目中,美西方的科技水平是天花板,看不到领跑者就没了方向。

这样的问题,在开放体系里成长起来的80后、平视世界的90后,以及心无旁骛的00后们,才可能在充分释放自我的过程中,找到答案。

不可忽视的现实是:如果将科技与金融合在一起,热点科技的话语权仍在美国。所以把投资价值作为评估衡量企业的标准时,这个话语权由谁在掌控,显而易见。

继续追着美国人工智能的方向发展,谋求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看似这条发展路径依旧存在,所以一部分人认为:发展人工智能得继续朝资本认可的方向努力,而现在美国搞人工智能的企业市值不断攀升,证明他们的方向是正确的;而由于多种原因,中国的企业在这条路上走得慢了。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中国发展人工智能有自己的优势和应用场景,没有必要亦步亦趋地跟着走美国发展人工智能的道路。如今前行的中国企业,速度不慢,方向也不一定错哦。

【中美人工智能在向不同的方向发展】

由于有资本的强力支持,美国科技企业发展人工智能是高举高打,玩的是大力出奇迹的游戏。

当前美国资本市场仍然非常看好科技领域在人工智能方向上的发展,因此那些能在人工智能领域有动静的企业更受关注,向这些企业投资能获得更大回报。

因此,众多企业争相斥巨资买GPU,或者直接买智能算力服务,围绕通用大模型提升自己的AI能力,谁能取得进展,就可以在资本市场收获更多青睐。

因此,甭管OpenAI出多少负面新闻,都不妨碍人家能维持人工智能明星企业的地位,估值破千亿美金,尤其12月时连续12天直播,不断放大招,风头压过众多老牌科技公司。

因此,卖铲子的老黄将英伟达的热度持续到了年底,GPU供不应求,赚到盆满钵溢;股票自2022年以来飙升了800%以上。这还是因为中国企业严重受限,如果实现完全的自由贸易,业绩一定会更亮眼。

因此,处于英伟达产业链上游的台积电日子过得也不错,能做到出货量与售价同时上扬。由于掌握着近乎垄断的科技产品生产能力,台积电的市值已经突破万亿美金。

在这一整套自洽的逻辑下,美国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在过去的一年里大放异彩,带动了美国纳斯达克指数节节攀升,成为美国经济持续向好的重要证据。

如果拿这套逻辑来评估中国企业,那自然是差距越拉越大:高端芯片受限,估值受到打压,眼瞅着美国同行吃香的喝辣的,自己却受着夹板气还得强颜欢笑。

那些希望通过讨好投资人来实现暴富目标的中国科技企业,对此前的成功有路径依赖的,如今多是在唉声叹气、怨声载道。

我在去年初《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中美点开不同的科技树》一文中提出:惊艳的AIGC让个体能打造美好的虚拟世界,而中国则试图借助数字化能力的提升,不断优化实体世界,实现企业的降本增效,政府的有效运作,治理体系的高效协同,提升生产力和劳动效率。

也就是说,试图在中国发展人工智能的科技企业,尤其创业公司,首要目标是为实体经济服务,要立足于创造实际价值,通过创造产业增量来增加自身营收。

这样成长虽然会慢一些,但更扎实,也更符合中国当下的产业特征。

【对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走向的预判】

我在上一篇文章里,表达了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整体判断:美国在金融资本驱动下,可规模化复制性强的技术、应用范围广的通用大模型,以及颠覆性创新会有更好的发展机会;而在中国将人工智能落在实体经济的条件更有利,因此面向行业的模型/算法、连接运算执行一体化的智能体,以及实用性强的渐进式创新更受欢迎。

2023年,国内科技公司们开启百模大战,各类"大规模深度学习模型"在应用领域竞相发展。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沉淀,在行业大模型的演进方向上呈现出三种发展路径。

第一种是基于通用大模型发展行业大模型,走这条路径的都是财大气粗的超大规模企业,先投入巨大的资源完成通用大模型的开发,然后再自研或借助生态合作伙伴的资源,拓展在行业落地,形成解决方案。

第二种是发展人工智能加持的行业应用,一般都是行业内部知名的中等规模企业,即便其中有些企业表面上与大厂形成联盟和协作关系,但合作相对松散,成功后往往认为是自己做成了行业大模型,与合作伙伴只是接入的关系。

第三种是基于行业数据和开源算法,在某些特定领域里搞自主研发。这么做的企业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执着于自研的央国企,或者对安全超级敏感的领域;另一类是规模小、资源有限,不得不深耕某一特定领域的创业公司。

目前来看,三种发展路径各有支持和反对的声音,也都有成功的案例和失败的情况,最终谁是主流,哪条路走不通,眼下难以达成共识。

人工智能领域另一个热门发展方向是智能体,Agent在2024年的发展有目共睹。

利用连接具有感知能力,通过运算形成思考能力,再加上输出形成行动力,创新的概念模式以及相关技术,可以大幅度提升AI的落地效果。

相对于通用性更强的大模型,智能体的体量规模可以小很多,而且更能贴近实际应用场景;而与定制化程度高的应用系统相比,智能体的产品化程度可以更高,这就意味着会大幅提升开发商可盈利能力。这些特征综合在一起,非常适合中国的中小规模的创业公司。

这一领域目前还处于早期,未来产业能发展到什么样,也得过一段时间才能看出端倪。但我的直觉是:智能体很像此前数据库与应用之间的中间件技术,因此可能会复现当年做中间件企业的成长路径。

当下的中国为优秀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先搞研发,再做产品,然后是市场拓展和产业生态建设,中国科技企业对这一番套路已不再陌生,期待在这片土壤中孵化出更多的行业领导者。

还有一类发展方向,是为行业甚至企业做定制化开发,提供AI加成的数字化能力,这个话题我会在下一篇文章中展开讲。

【人工智能发展之路并不平坦】

与国内众多行业一样,如今人工智能领域也是卷得一塌糊涂。

那些做算法的、做工具的、做产品的,一天到晚找能够落地的机会;

那些离行业和应用比较近的厂商,在为自己能力不足和效益低下而发愁;

好不容易找到的客户预算有限,只能冒着被白嫖的风险做事------机会原本就不多,不敢轻易丢掉啊。

相对而言,倒是那些纯搞技术的比较踏实,不需要像老板那样操心,可以专注于自己的工作。

总之,如今国内人工智能领域弥漫着浮躁的情绪,会带来不少问题:

一方面是人工智能产生的价值被严重高估,客户的期望值被抬高到非理性的程度,项目刚开始做就注定了达不成预期,从而引发对人工智能的质疑,以及在后续投资时的谨慎和保守。

另一方面是项目成果良莠不齐,如果AI纯度不高就拿些似是而非的内容来凑,这种人工智能项目让专业人士不住地摇头叹气,浪费的投资和项目机会不在少数。

从微观看,这些都是问题,很多地方需要优化、完善。

从宏观看,可能这就是中国企业成长的必然阶段,是粗放式发展必然付出的代价。

毕竟发展人工智能的势头不可挡,而且中国实体经济的产业规模这么大,对引入先进技术和新质生产力有强烈的诉求,在资源饱和式投放、人力过载性投入的状态下,必然会形成相当规模的成果。

2025年,中国要在产业界对AI失望之前解决好AI自身造血的问题,美国要尽量控制泡沫不要破裂,以及真出现产业衰退程度时尽量减少损失。大家的日子过得都不容易。

真不好预测最终谁能坚持到胜利的那一天,谁会是剩下的幸运儿,更难预料惨胜的代价有多大。

【相关链接】

岁末随笔之产业展望

岁末随笔之碎碎念

相关推荐
刘争Stanley21 分钟前
量子计算:从薛定谔的猫到你的生活
人工智能·yolo·搜索引擎·生活·scikit-learn·量子计算·dall·e 2
IT古董30 分钟前
【漫话机器学习系列】044.热点对特性的影响(Effect Of One Hot On Feature Importance)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微学AI42 分钟前
人工智能任务19-基于BERT、ELMO模型对诈骗信息文本进行识别与应用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bert
wit_@1 小时前
什么是docker?关于docker容器的全面详细介绍
人工智能·docker·容器·eureka·aigc·agi
科技前沿资讯1 小时前
走出实验室的人形机器人,将复刻ChatGPT之路?
人工智能
Cygra1 小时前
Next.js + Mediapipe 手势识别画板:前端玩转机器学习
前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顾道长生'1 小时前
(EMNLP-2023)预训练语言模型的稀疏低秩自适应
人工智能·语言模型·自然语言处理
顾道长生'2 小时前
(NIPS-2024)GAN 已死;GAN 万岁!现代基线 GAN
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生成对抗网络
打码人的日常分享2 小时前
智慧城市视联网一体化平台整体解决方案(Word原件)
大数据·数据库·人工智能·智慧城市·规格说明书
成都远石2 小时前
实景三维模型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实景三维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