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LOv10-1.1部分代码阅读笔记-val.py

val.py

ultralytics\models\yolov10\val.py

目录

val.py

1.所需的库和模块

[2.class YOLOv10DetectionValidator(DetectionValidator):](#2.class YOLOv10DetectionValidator(DetectionValidator):)


1.所需的库和模块

python 复制代码
from ultralytics.models.yolo.detect import DetectionValidator
from ultralytics.utils import ops
import torch

2.class YOLOv10DetectionValidator(DetectionValidator):

python 复制代码
# 这段代码定义了一个名为 YOLOv10DetectionValidator 的类,用于验证 YOLOv10 检测模型的性能。
# 定义了一个名为 YOLOv10DetectionValidator 的类,它继承自 DetectionValidator 。这表明该类继承了父类 DetectionValidator 的所有属性和方法,并可以覆盖或扩展一些特定于 YOLOv10 模型验证的功能。
class YOLOv10DetectionValidator(DetectionValidator):
    # 定义了 YOLOv10DetectionValidator 类的初始化方法。 *args 和 **kwargs 表示该方法可以接受任意数量的位置参数和关键字参数,这些参数会被传递给父类的初始化方法。
    def __init__(self, *args, **kwargs):
        # 调用父类 DetectionValidator 的初始化方法,将传入的参数传递给父类。这是继承机制中的常见做法,用于确保父类的初始化逻辑得以执行。
        super().__init__(*args, **kwargs)
        # 将 self.is_coco 的布尔值与 self.args.save_json 进行位或运算( |= )。
        # 如果 self.is_coco 为 True ,则 self.args.save_json 会被设置为 True 。
        # 这表示当验证的数据集是 COCO 数据集时,需要将验证结果保存为 JSON 格式。
        self.args.save_json |= self.is_coco

    # 定义了一个名为 postprocess 的方法,用于对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后处理。
    # 1.preds :是模型输出的预测结果。
    def postprocess(self, preds):
        # 如果 preds 是一个字典,且字典中包含键 "one2one" 。
        if isinstance(preds, dict):
            # 则提取该键对应的值作为新的 preds 。这是因为模型的输出是一个包含多个字段的字典,而 "one2one" 是我们需要处理的预测结果部分。
            preds = preds["one2one"]

        # 如果 preds 是一个列表或元组。
        if isinstance(preds, (list, tuple)):
            # 则取其第一个元素作为新的 preds 。这是因为模型的输出是一个包含多个预测结果的列表或元组,而我们只需要处理第一个结果。
            preds = preds[0]
        
        # 对 preds 进行维度交换操作,交换最后两个维度。这是因为模型的输出维度顺序与后续处理所需的维度顺序不一致。
        preds = preds.transpose(-1, -2)
        # 调用 ops.v10postprocess 函数对 preds 进行后处理,提取边界框( boxes )、置信度( scores )和类别标签( labels )。 self.args.max_det 和 self.nc 分别是最大检测数量和类别数量,这些参数可能用于控制后处理的逻辑。
        # def v10postprocess(preds, max_det, nc=80):
        # -> 用于对目标检测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后处理。这个函数的主要作用是提取预测框(boxes)、置信度(scores)和类别标签(labels),并根据最大检测数(max_det)进行筛选。返回处理后的 预测框 、 置信度 和 类别标签 。
        # -> return boxes, scores, labels
        boxes, scores, labels = ops.v10postprocess(preds, self.args.max_det, self.nc)
        # 调用 ops.xywh2xyxy 函数将边界框从 (x, y, w, h) 格式转换为 (x1, y1, x2, y2) 格式。这是目标检测中常见的边界框格式转换,方便后续处理。
        bboxes = ops.xywh2xyxy(boxes)
        # 将处理后的边界框、置信度和类别标签拼接成一个张量并返回。 scores.unsqueeze(-1) 和 labels.unsqueeze(-1) 是将 scores 和 labels 增加一个维度,以便与 bboxes 在最后一个维度上进行拼接。
        return torch.cat([bboxes, scores.unsqueeze(-1), labels.unsqueeze(-1)], dim=-1)
# 这段代码定义了一个 YOLOv10DetectionValidator 类,用于验证 YOLOv10 检测模型的性能。主要功能包括。初始化方法:继承父类的初始化逻辑,并根据是否是 COCO 数据集设置保存 JSON 的标志。后处理方法:对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后处理,包括提取边界框、置信度和类别标签,并将边界框格式从 (x, y, w, h) 转换为 (x1, y1, x2, y2) ,最后将所有结果拼接成一个张量。通过继承 DetectionValidator ,该类可以复用父类的一些通用验证逻辑,同时通过覆盖 postprocess 方法,实现了针对 YOLOv10 模型预测结果的特定后处理流程。
相关推荐
AI棒棒牛4 分钟前
论文精读系列:Retinanet——目标检测领域中的SCI对比实验算法介绍!可一键跑通的对比实验,极大节省小伙伴的时间!!!
yolo·目标检测·计算机视觉·对比实验·1024程序员节·创新·rtdter
Cathy Bryant1 小时前
线性代数直觉(四):找到特征向量
笔记·神经网络·考研·机器学习·数学建模
遇雪长安1 小时前
深度学习YOLO实战:4、模型的三要素:任务、类别与规模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yolo
012925202 小时前
1.1 笔记 html 基础 初认识
前端·笔记·html
红宝村村长2 小时前
【学习笔记】大模型
深度学习·1024程序员节
DKPT2 小时前
JVM直接内存和堆内存比例如何设置?
java·jvm·笔记·学习·spring
武子康3 小时前
DeepSeek-OCR 原理剖析|上下文光学压缩、Gundam 动态分辨率与并发预期 附代码
深度学习·aigc·deepseek
sulikey3 小时前
Qt 入门简洁笔记:信号与槽
前端·c++·笔记·qt·前端框架·1024程序员节·qt框架
StarPrayers.3 小时前
神经网络中的 HWC→CHW 格式转换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神经网络
报错小能手4 小时前
项目——基于C/S架构的预约系统平台(2)
linux·c语言·笔记·学习·架构